德育教育融入大学英语教学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9
/ 2

德育教育 融入大学 英语教学 浅析

张丽娟

哈尔滨石油学院外国 语学院哈尔滨 150027


摘要:如何有效增强新时期高校德育教育实效性,是新时期德育研究的重要课题;经济全球化使得高校英语教学作用凸显,德育教育与英语教育相结合是高校提高德育教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德育教育,国之本。德育教育融入英语教学,教育之重任。

关键词:德育教育;大学英语教学;途径

1 前言

在应试教育的压制下,家庭、学校教育几乎清一色地重才智而轻德育,以至于无数人感慨当今的青少年是垮掉的一代,是不堪重任的一代。而德与才的孰重孰轻,坊间一度流传着这样几句话: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如果追溯,早在北宋时期司马光就曾给出了最为精辟的论断: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自古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也。《教育学》中明确指出: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和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政治、思想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的积极认识、体验和实践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

高校是人才培养和教育的重要阵地,大学生的德育状况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如何有效增强新时期高校德育实效性,切实提高新时期大学生的整体道德素养,是新时期德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时代赋予高校德育工作者新的历史使命。

2大学英语教学任重道远

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大学英语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大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大学英语课程是大多数非英语专业学生在本科教育阶段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大学英语在人才能力培养维度方面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在认知能力培养维度,强调学习者社会语言能力的培养;在功能能力维度,强调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发展的培养,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在策略能力维度,强调策略能力的培养。《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地提出了加强对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强调有效学习策略的重要性;在社会能力维度,《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提出了培养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随着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大学英语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习者的思辨、沟通和跨文化等能力。根据新的教学指南的制定原则,专家认为新的大学英语语言能力框架应包含以下几个维度和组成要素:认知能力(即语言知识),其组成要素包括语言能力、社会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功能能力(即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译;策略能力(即元能力),包括学习策略和自我学习能力;社会能力,其组成要素包括思辨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跨文化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使用信息、媒体与技术的能力等。以上所提出的大学英语语言能力框架既兼顾了学习者个人的现实需求,也兼顾了其面向未来社会与职业生涯发展的需求;既兼顾了学习者的语言知识和能力的发展,也兼顾了学习者语言技能的发展和表现;既关注了学习者个体需要发展的策略能力、自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也关注了学习者作为社会成员在21世纪所应发展的各种社会能力。

综上所述,大学英语培养目标和能力要求决定了其在我国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英语作为必修的主要学科,深深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发展,英语有其自身独特的风格,承担着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德育任务。因为任何语言包括英语都是思想、文化、信息的载体,英语除了语音语调优美,还有各种场合的礼貌用语、富有情感的爱国歌曲和具有时代感的范文,都具有感染,启迪,教育和人际关系的指导作用。通过事例所展示的社会人生画卷,帮助学生掌握和认识社会的发展规律,启迪学生对社会、对人生进行思考,在学习、欣赏中领悟到生活哲理。德育教育需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并注意要具有现实性。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发掘其内容的深层内涵与现实意义并给学生以深层次的启示就成为了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认真地挖掘,利用教材中的德育因素,以促进学生道德发展和教育为己任,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3德育教育途径

联合国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会议认为:世界第一位的挑战不是新技术革命,而是道德问题。专家们一致认为如果将来科学技术更进一步发达了,而领导权又掌握在没有道德的人手里,那就是人类的灾难了。正如当今世界反恐怖活动所反映出来的事实那样,如果道德沦丧,智商越高,对人类的危害越大。因此,当代世界各国都把国民德育作为一项紧迫的任务。德育教育可以有以下途径来实现:

(1)“理论教育模式”。即把一些具体的、相对稳定的产生规范和美德的理论灌输给学生,通过训练、榜样、惩罚等方式巩固和强化灌输效果。这种模式由赫尔巴特开始,经过裴斯泰洛齐、斯宾塞等人的发展而逐步形成。它具有明显的强制性和系统性的特点。

(2)“自我教育模式”。此模式主张摒弃灌输,重在发展学生自主性和道德能力,特别是道德判断能力。主张以一些人们共同认可的、相对稳定的道德行为规范,按照发展的自然方向,在学生身心发展许可范围内来对学生施加影响。强调通过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创造的良好的教育氛围,广泛开展各种教育活动,以使学生从内心认识、评判行为的好坏,从而主动取得进步。这类模式具体包括角色扮演法、情境模拟法、讨论法、对话法、自我教育法等,此模式由杜威经皮亚杰再到柯尔伯格发展而成。

(3)“新道德教育模式”。这种模式由美国弗里肯纳、英国威尔逊及前苏联一些教育家共同提出,它对前两种方法扬长避短,主张道德教育既要传授某些规范、美德,又要培养学生自主性和判断力。在教育实施过程中,主张既要开设一定的道德课程,又要广泛联系社会生活,全面进行道德教育。

条条大路通罗马,德育教育途径也不止前文三条,大学英语教师要实事求是地寻找适合学校和本校学生情况的途径,可以适当创新,方法会不同,但殊途同归,我们要在大学英语课堂播撒真善美的种子,我们要培养优秀的21世纪人才。

4总结

《英语课程标准》在描述英语课程的任务时,除了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外,主要是有关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培养要求。要完成这些任务,结合英语教学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渗透是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智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发展和充实智能,而且也在于形成高尚的道德和优美的品质。”高校英语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是实现德育教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道德教育不是一句空泛口号,是一项关系国家民族未来的重要工程。千里之提,毁于蚁穴,大学生道德素质是民族根基,大学英语教学又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将德育教育与英语教学有机融合,实现共赢双赢,培养德行高尚的新时代人才时势所趋。

参考文献

[1]候晓慧.浅议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才智, 2017(14).

[2]申平平.德育教育视域下大学英语教学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5(8).

[3]康红.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探索[J].前沿, 2013(9).

[4]李宜月.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J].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1(2).

[5]钱晓. 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渗透研究[J].学理论, 2013(11).

[6]吴亚萍. 德育在大学英语课文教学中的渗透[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