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美术学院 湖北省 410000
摘要
《红色的画室》是法国画家亨利·马蒂斯于1911年创作的油画,现藏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马蒂斯是法国画家。野兽派美术的代表人物,生于法国诺尔省。年轻时曾在巴黎装饰美术学校学习,1895年,在巴黎美术学院的莫罗画室学习,受到严格的基础训练。受过印象派影响,吸收了波斯细密画、非洲雕刻等东方艺术及非洲艺术的表现手法。他曾提出“纯粹绘画”的主张,并发表《画家笔记》表明其艺术观。其代表作有《红色的和谐》、《舞蹈》、《弹吉他者》、《画家的家庭》、《马蒂斯夫人像》等。他的作品造型夸张、构图宁静而有秩序感,多用单纯粗犷的线描和平涂色块组成装饰感的画风。使画面具有单纯、稚拙的装饰趣味。马蒂斯艺术风格和野兽主义的出现,标志着西方美术发展到“形式革命”阶段,推动了西方写实主义美术向写意化的转变。马蒂斯多才多艺,除油画外还作版画、装饰性壁画、壁挂、舞台美术、剪纸艺术和雕塑等,对西方现代美术影响很大。
一.简化形式
画下自己的工作场所是艺术家的传统,可以追溯到十七世纪的库尔贝,不同的是这幅作品中没有出现艺术家本人。相应地,他的形象由整个房间来反映,那就是他的画作。这些作品都是真实存在但又不是被完全复制在画上,他在赋予他作品新的主题和变化。同样是画室,马蒂斯的这幅作品看上去比其他画室类作品有趣的多,它看上去更加私人,更具哲思。画中几乎没有高光,也没有阴影,用简洁形体的线性塑造表现植物和椅子,每个物体都被简化。
二.淡化空间感和立体感
文艺复兴以来,西方艺术家按照科学的解剖学、透视学法则进行艺术创作,运用三维空间绘画方法真实地再现客观物象。与西方艺术家相比, 东方艺术家运用哲理、艺术抽象促使西方绘画透视、解剖原理的解构,他们注重在平面中进行艺术创造创作的灵感和欲望,使他们创作出表达内心真实感受和独特个性的艺术作品,为世界艺术注入了新的生命力。西方传统画作中的关键一直是给观者创造出空间感的直线透视,但是马蒂斯在这幅作品中没有使用,他用最大的幅度展示地板,却把墙角的线条刻意的抹去,给我们带来一种扁平感,这幅画本身似乎参与了这份扁平。他也在把玩纬度,在画面空间和画布平面之间平衡,反复的涂画让保留的线条看上去在顶层,但是实际上这些线条在底层。如果近看,可以发现这个桌子的潜在交点,这里给了一点空间感给观者。马蒂斯并没有完全的毁坏空间,而是尽其所能的拆解它,让我们察觉到他所做的这个决定,并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文艺复兴透视百年后,我们应该如何绘画?
三.表现主观色彩
色彩是空间的一部分,色彩往往能显得广无边界且不可捉摸。康定斯基在《艺术中的精神》一书中说过:和塞尚一样,马蒂斯的艺术,其意不在画物,而在画图,并要通过这些图画本身的渲染,营造艺术神韵。人也好,物也好,一旦入画,即为画所用,融汇于画中的形式与色彩中,有如造化天成。马蒂斯会过分强调色彩,观众看马蒂斯的作品,有时会看到其发自内心创作的一面,饱含强烈的内在生机;有时又看到其源于外在冲动的一面,沉溺在迷人表象中。马蒂斯的色彩,毕加索的形式,是两个伟大的路标,在艺术精神探索的畏途上为我们指引方向。在这幅画中红色几乎占据了整个画面,构成了画面的主色调,黄色和蓝色以装饰图案的形式出现在装饰品上,黑色极为有限,深绿色出现在前景植物的叶子上和后面作为背景的几幅画中。实际上马蒂斯原本想把画室描绘成原本看起来那样的蓝灰色,但是画面上一涂上这种蓝色,它所产生的色感不太符合他个人的“情感”,也就是他在这画室里所感受的那种情感,于是他把颜色改成了红色。为什么要这样做?他说他也无法解释,这种红色的色调更能表现他的感受。马蒂斯曾说过;“色彩从来不是数量的问题,而是选择的问题……色彩的泛滥造成了色的无力,色彩只有经过精心安排,只有符合艺术家的强烈情感,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他通过改变对象原有的色彩面貌,追求装饰和形式感,并选择涂上自己最喜欢的颜色。
总结
《红色的画室》是马蒂斯自己的立体主义画作开山作,马蒂斯利用一个红色覆盖整个画面以显示墙壁及地板,而以浅黄色的线条依一定的透视走向在上面描绘所有摆放物品的家具及雕塑架的轮廓,其它物品则以不同形式的色彩组合成具实感的各种造型。画面上虚实空间的对比,墙与地板的浑成一体,加强了画面的趣味性。马蒂斯为求表达平面的感觉,他放弃了描绘物体的阴影明暗,取而追求色彩与造型的变化。 由于摄影技术的发展和哲学思潮的涌动,十九世纪艺术开始关注个性,至此文艺复兴的绘画观念已渐渐消失,而一种个人化和装饰性浓厚的素质便出现了。《红色画室》这作品,重要的不是题材或所描绘场所的真实情形,而是造型、色彩、空间和结构的艺术组合。马蒂斯所选择表达造型的手法,表面看来像把真实的形象作出否定,但其实却是他心灵中的真实和完美的美学世界。
作者简介:谌倩波(1997.10.),女,汉族;籍贯:湖南益阳人,湖北美术学院,19级研究生在读,硕士学位,专业:版画,研究方向:版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