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江津区西城小学 重庆 402260
摘要:本文通过结合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两种不同版本的小学数学教材(以下分别简称西师版和人教版),在 “统计与概率”这一学习领域中编排理念、内容、顺序的异同,分析他们各自的优缺点,试图总结出教师在使用教材时应广泛阅读多种版本的教材,以达到优势互补,更好的完成教育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西师版;人教版;统计与概率
目前,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编写的小学数学教材有多种版本,其中人教版和西师版在西南特别是重庆地区使用范围最为广泛。许多专家学者和教师对人教版与北师大版、人教版与苏教版等教材都做了一定程度的研究,但是对于人教版与西师版的有针对性、代表性的比较研究尚不多见。
《标准》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学习领域。将“统计与概率”作为一个独立的学习领域进入小学数学教材还是第一次。因此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本文旨在通过对两个版本的教材“统计与概率”部分进行比较研究,试图归纳出两种教材在此领域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帮助教师理性的利用教材,取众家之长,博众家之彩,服务于教学,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一、 两种版本教材“统计与概率”部分的相同之处。
(一) 编写理念相同
这两种版本小学数学教材都以《标准》所规定的课程目标为依据。统计与概率部分的学习,强调通过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能从统计的角度思考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题。能通过收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作出合理的决策。
(二) 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
教材中的统计素材不仅来自报刊杂志、电视广播、计算机网络等,还提取了学生生活实际中感兴趣的问题,如对学校周围道路交通状况的调查、对本地资源与环境的调查,对班级喜爱的节目的统计、全国发生的时事等问题。这些素材能引导学生更多的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探索,理解概念的实际意义,在学习数学的同时更好地认识现实世界。
(三) 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此次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突破口。《标准》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了体现这一理念,两种版本的教材都注意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参与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探索、去实践、去交流和分享探索的结果。
二、 两种版本教材“统计与概率”部分的不同之处
(一)依据的实践基础不同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是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编写的,是全国各地教学最基本的教材。它重视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力求使教材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开放性。它坚持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的同时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与培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
西师版小学数学教材是在研究历次小学数学课程、教材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重庆地区的实际情况,做到反复实验,反复修改而完成的。它继承了人教版的知识体系,但勇于创新,重视学生数学思想的培养,实践能力的提高,努力体现教材的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它认为教科书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基本素材,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提供基本线索、基本内容和主要的数学活动机会。
(二)呈现方式不同
《标准》中指出: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教材题材宜多样化,呈现方式应丰富多彩。比较两个版本的教材,有以下的特点:
1. 西师版图文并茂,人教版略显沉闷
西师版教材图文并茂,色彩艳丽,非常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体验,善于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择学生所关注的事物和活动为探索对象,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相比之下,人教版虽然在这方面试图发生变化,但还是较为沉闷了一些,与学生生活联系不太紧密。
2. 西师版情境贴近学生,人教版情境设置吸引力不够
西师版每一课都创设了一个情境,大量的情境图都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历出发。由于事例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们感觉统计就在身边,从而愿学,乐学。如四年级上册,《可能性》教学中,创设的情境为抛硬币,每一个学生看见了都乐不可支,立即兴致盎然投入到游戏之中。人教版“可能性”情境设计:学生正在举行联谊会,学生猜测节目的种类,这个情景设置相对于西师版来说吸引力不够。
3. 西师版安排的数学活动比人教版形式更活泼多样
西师版教材在处理许多问题的过程中,敢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设计方法,找答案。例:三年级下册《统计》单元95页课堂活动,就是空白的记录表,需要学生去开展仰卧起坐这个活动,并做好记录填表。这样学生得到的数据及时,学习起来有亲切感,积极性很高。
(三)在农村地区,人教版教材比西师版教材实用性更强
人教版教材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由于面对的是全国的小学生,因此教材比较关注普遍学生的能力水平现状。不管是教材主题图的选取适用面广,还是知识难易循序渐进,人教版教材显得更加系统。
西师版许多内容的安排与例题的设计,均比以往学生的思维水平要求更高, 一些学困生,学起来就更吃力。此外,一些主题图和情境图素材不太适合农村地区、偏僻山村的教育现状。
三、 使用教材的建议
由以上几方面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两种版本的教材都在为体现课改新理念,打破旧的、落后的模式而进行创新。两种版本的教材在统计与概率部分各有优势又各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如果教师不以合理使用教材,选择合理的情境素材为前提,再好的教材也于事无补。
例如,在教学《游戏公平》这部分教材的“实践活动”时,某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掷瓶盖”的情境:掷出瓶盖后,盖面朝上,甲胜;盖面朝下,乙胜。并让学生思考:这个游戏对甲乙双方公平吗?学生分成甲、乙两队进行激烈的游戏比赛,时而甲队“屡试屡胜”,乙队“怨声载道”;时而乙队“一胜再胜”,甲队“高喊不公”……半节课过去了,孩子们却还没有得出“游戏公平”的结论。不少老师认为这个游戏是公平的,可学生在实验中却无法体会到“游戏是公平的”。原来,上课教师并没有考虑到用瓶盖作素材,在这里,瓶盖的整体结构是否匀称,形状是否规则,其盖面是否平整而能完全垂直于地面……这些都是情境设置中应当考虑到的问题。任何一个条件的偏差都可能导致“等可能性”无法出现,结果使教学在“等”中走向“无奈”,使学生在“无奈”中感受“不公”。选择这样不合理的情境素材将使课堂教学得不偿失,耽误了教师、学生宝贵的课堂时间。
应该承认,由于一些教师自身素质的缺陷和按部就班的教学模式,可能使教材的不足放大了。所以我们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应在教学中广泛阅读多种版本的教材,给自己和学生更广阔的学习与探索的空间,取众家之长,博众家之彩,真正做到合理地使用教材,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和,韩希塘等. 小学数学教师 [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1-12期.
[2] 卢江,杨刚等,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1-6年级各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 陈俊,人教版与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比较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006.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第 3 页 (共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