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中学 223200
摘要:对于高中生来说,正处于价值观发展的时期,因此,在这一阶段注重对学生价值观的培养是多么的重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通过教材中的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使学生们能够成长为对国家有贡献的人。基于此,本文章对刍议高中生历史价值观的培养策略 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高中生;历史价值观;培养策略
引言
高中历史教育教学中,存在价值观教育的缺失或不到位,价值观的教育意义重大,它关系着学生今后思想的发展走向。历史教师需要改变教学观念,然后努力提升历史教学效果,这样才能够将历史课中的价值观教育做到位,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为今后的人格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为社会培养了合格的接班人。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第一,社会观。我国是一个多元民族的国家,有很多历史悠久的文化瑰宝,需要我们去传承去发扬,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不能全部的拒绝,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为而为我国的文增添新的活力。第二,政治观。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都要牢记自己是中国人,从古到今,正是由于人民百姓始终坚定不移的政治立场才使得我们的国家走到今天,才会有今天的繁荣富强,人民的生活才会变的多姿多彩。第三,人生观。自古以来,我国就有舍己救人的优良传统,人民百姓奋勇抗敌的精神正是出于对国家的爱,正是因为正确的人生观才会促使国家变的富强。
二、高中生历史价值观的培养策略
(一)重视价值观教育的实践教学
实践方能出真知,知识的讲述无法让学生进一步深人了解历史,学生也就无法贴切的感受到真实情感。目前我国保存了很多历史文化遗产,包括战争年代的遗址以及古代的各种历史档案,很多博物馆都会对其进行展示。历史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多参观走访这些博物馆或者文明古迹,通过现场讲解让学生们真实感受到那个时代发生的事情,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目前的生活进行反思,或者开一个讨论会。当学生能够将价值观合理应用于现实生活,学生的价值观才会逐渐稳固,实现精神的升华。例如:教师在讲述“南京大屠杀”时,可以带领学生去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进行感受,让学生切身了解当时发生的事件,及时布置学生撰写小论文,题目是:作为一名中国当代青年如何看待这段惨痛的历史?让学生独立思考这段历史的意义,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利用多媒体,培养高中生的爱国主义价值观
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是当前普遍使用的一种教学模式,运用计算机来搜集相关的教材信息,给学生们播放丰富多彩的图片,使得教学的内容更加形象以及生动。例如在教学《难忘九一八》时,老师就应该提前准备好教学的课件,老师可以先给学生播放抗日战争相关的视频,将他们带人到激烈的抗战场面中,视频观看完以后,还要让学生写观看后的感受。其次结合课外的历史书籍,不仅丰富了教学的内容,使得他们能更全面的了解九一八事变。最后老师还要结合九一八事变的作战态度和根本原因给学生们留作业,让他们自己在网上查阅相关的资料,要求必须要有图片,然后下一次上历史课的时候,就可以让他们在课堂上讲述自己制作的作业,并说明自己的思路,采取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增强高中生的爱国主义价值观,还能够有效提高他们对历史问题的组织水平
(三)加强对价值观教育的重视程度
完成一件大事,首先需要对这件事给予重视,端正自身态度,只有正确的态度才会引导事情往正确的方向发展。学校上下都应该对价值观教育给予重视,不要将历史仅仅当做高考划定的教育学科,因为历史这门学科蕴含的意义远远超过课本本身。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高素质人才和社会主义接班人。所以,历史教师首先要有一个端正的心态,在课堂中积极引导学生,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高尚的人格,促进学生心灵的健康发展。
(四)创设问题情境,传递积极价值观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不仅能够考查学生在新情境下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迁移能力,同时也能够渗透、传递一定的价值观念。比利时教育家易克萨维耶·罗日叶指出:“一个情境的背景从来都不是中立的。主题、图片、支持工具、场所等都是设计者精心选择的,而这对学生的表现不可能没有影响。我们把情境放在一个暴力背景之中,还是放在一个和平的背景之中,是放在浪费自然资源的背景之中,还是放在保护环境的背景中,这些对学生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显然,情景创设的具体条件与成果呈现形式的不同,会导致所传播价值的巨大差异。当然,高考试题所选择的材料和创设的情境,都是在力图传递积极的、正向的价值观。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价值观的培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出现的问题,对教学的方法进行积极的创新和改善,这样有助于提高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毛多友.探讨核心素养下高中生历史价值观的养成[C].教师教育论坛(第三辑).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16-18.
[2]池晓姜.高中历史教学的价值观渗透策略分析[J].亚太教育,2019(02):47.
[3]凌洁.探讨核心素养下高中生历史价值观的养成[J].课程教育研究,2019(01):18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