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创伤 骨科,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目的 探究纳米银离子敷料在慢性骨髓炎截骨术后不愈合伤口护理中的应用,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3月到2020年3月于本院创伤骨科就诊的80例慢性骨髓炎截骨术后伤口不愈合病人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40例,对照组40例,选取患者年龄为(30-60)岁,均排除糖尿病及导致免疫力低下疾病的患者。在预防及控制感染、改善组织循环等常规处理后,对照组采用普通敷料传统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给予纳米银离子敷料处理。于纳米银敷料使用前及使用2周后,分别对比两组患者进行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并对其进行视觉疼痛评分(VAS)和伤口创面评分(WBS)评分。结果 入院时,两组创面细菌检出率、VAS、WB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实验组经纳米银离子敷料处理,创面细菌检出率显著降低,且VAS及WB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慢性骨髓炎截骨术后伤口不愈合病人,纳米银离子敷料比普通敷料具有明显优势,能够降低感染风险、促进伤口的愈合,并减轻患者伤口疼痛。
关键词:纳米银离子敷料,慢性骨髓炎,伤口愈合
骨髓炎为一种骨的感染和破坏,可由需氧或厌氧菌,分枝杆菌及真菌引起。骨髓炎是骨科领域中的顽固病症,由于治疗不当,特别是抗生素耐药菌株增多,容易复发,发生严重的骨不连、骨缺损等并发症,形成慢性骨髓炎[1]。所以,早期的治疗对于治疗慢性骨髓炎具有重要的意义。治疗慢性骨髓炎的方法很多,主要治疗原则:清除病灶、加强抗感染、治疗并发症,提高修复能力。对慢性骨髓炎进行截骨的方法具有治疗复发率低、肢体功能恢复良好的优点,是慢性骨髓炎的最佳病灶清除标准。抗感染是治疗慢性骨髓炎最基本的方法[2, 3]。 银离子敷料是基于重金属离子对细菌蛋白质的变性作用,从而具有广谱杀菌和很少产生耐药菌的特点。纳米量级的银离子杀菌活性提高,并且可以避免银离子过度的沉积。纳米银离子敷料是一种湿性敷料,具有独特的吸收性能,在吸收渗液的同时能够释放银离子来杀菌。同时,它吸收能力强及透气性能良好,能够促进伤口上皮组织的愈合,适合于各种难愈合伤口局部感染的预防和治疗[4]。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期间收治的慢性骨髓炎截骨术后不愈合伤口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选取年龄为(30-60)岁,均排除糖尿病及导致免疫力低下疾病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经过一般临床资料对比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所有患者进行2周伤口创面护理,初诊时对其伤口进行清创处理,将其坏死、结痂、腐肉组织予以清除,尽量将伤口暴露出创面,进行伤口分泌物培养,测量伤口面积,并进行视觉疼痛评分(VAS)和伤口创面评分(WBS)。慢性骨髓炎截骨术后不愈合伤口,对照组采用普通敷料进行换药护理,具体方法:每2-3天,使用生理盐水对伤口创面清洗后,用合适大小的凡士林纱布覆盖创面,然后进行包扎;实验组采用纳米银离子敷料进行换药护理,具体方法:每2-3天,使用生理盐水清洗后,将纳米银离子敷料修剪成合适大小覆盖伤口创面,然后进行包扎。此外,两组患者均进行下列常规护理:根据分泌物病原微生物检查及药敏检查,适当应用抗生素。注意保温,禁止烟酒及刺激性食物,抬高患肢,以改善组织循环。进行疾病宣传,调整患者心理因素,鼓励进行积极健康的适当活动以促进康复[5]。
1.3效果评定
治疗前及两周治疗后对两组患者创面进行细菌培养检测[6]。细菌培养标本采集和培养方法: 于首诊和伤口处理2周后用无菌棉试子取伤口基底部的分泌物或伤口的清创组织及时送微生物室,采用血琼脂平板和麦康凯平板进行细菌培养。细菌培养结果≥1种病原菌判断为病原菌阳性,病原菌阳性率=细菌培养检出病原菌例数/患者例数×100%。
观察及记录两组患者敷料治疗前后的主观视觉疼痛评分(VAS)状况[7, 8] 。VAS评分标准:在纸上画一条长100mm的直线代表疼痛程度,一端标记为0表示“无痛”,另一端标记为100表示“无法忍受的疼痛”, 患者将自身感受的疼痛强度标记在直线上, 0点到标记点的长度代表其疼痛水平。
评价治疗前后伤口情况:进行WBS评分标准(表1) :满分16分, 分数越高, 伤口创面恢复越好[9]。根据治疗前及治疗后的伤口面积计算伤口愈合率。在伤口处理前后,用数码相机拍摄照片,利用Potoshop软件测量伤口面积。创面愈合率=(治疗前面积-治疗后面积)/创面原始面积×100%。
表1 伤口创面评分标准
评分项目 | 0分 | 1分 | 2分 |
边缘愈合 | 无 | 25-75% | >75% |
黑色结痂 | >25% | 0-25% | 无 |
深度/肉芽 | 深 | 中等 | 平坦 |
渗出 | 多 | 中等 | 少量或无 |
水肿 | 严重 | 中等 | 轻或无 |
周围皮肤炎症 | 严重 | 中等 | 轻或无 |
周围纤维组织 | 多 | 中等 | 少量 |
粉红色伤口面积 | 无 | 50%-75% | >75% |
1.4统计方法
实验数据资料均采用SPSS19.0软件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 (x±s) 表示, 两组间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纳米银离子敷料降低患者伤口病原菌阳性率
本研究80例患者均按规定完成了伤口病原菌检测。首诊时,对照组(30例,75.00%)与实验组(31例,77.50%)病原菌阳性率无明显区别。经治疗后,对照组(21例,52.5%)病原菌阳性率有所降低,而实验组(13例,32.5%)经银离子敷料换药护理后病原菌阳性率降低更显著,表明纳米银离子敷料较常规敷料具有更强的抗感染能力。
2.2 纳米银离子敷料可减轻患者疼痛
两组患者在就诊时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效果VAS、WBS评分比较
组别 n VAS WBS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 |||||
对照组 40 | 51.00±12.0 | 25.03±7.1 | | 5.50±2.01 | 10.44±2.13 |
实验组 40 | 53.20±9.50 | 15.50±5.2 | | 5.32±1.98 | 13.56±2.05 |
P | >0.05 | <0.05 | | >0.05 | <0.05 |
2.3 纳米银离子敷料有利于慢性骨髓炎伤口愈合
患者就诊时对照组与实验组WBS评分基本相同,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经两周治疗后,两组患者伤口都显著好转,且实验组WB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纳米银离子敷料比普通敷料更有利于伤口愈合(表2)。
与之相一致,经纳米银离子敷料护理两周后,实验组(50.67±10.45)比对照组(35.25±12.66)具有更高的伤口愈合率。
3讨论
慢性骨髓炎截骨术后伤口不愈合主要是由于感染未能完全控制或低毒性细菌感染引起,即使伤口短暂愈合,致病菌仍能通过破坏患者骨质、骨膜及周围软组织,引起急性发作,导致伤口创面反复发作。慢性骨髓炎患者感染的致病菌主要是革兰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常见),革兰阴性菌(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菌较为常见)[10]。 纳米银离子敷料具有抗菌功能, 活性银离子可有效抑制并杀灭伤口表面常见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等G+、G-致病菌,可大大降低外伤伤口及手术切口的感染率,减少抗生素的使用。纳米银离子敷料是施贵宝公司推出的伤口银离子敷料,它应用的理论基础是湿性愈合理论, 利用创面的湿润环境减少组织坏死、加速新生上皮形成、减轻治疗过程中病患的疼痛、强化各种生长因子对伤口内组织细胞的修复,具有抗感染,促进创面肉芽形成、上皮增生的作用,有利于慢性伤口的愈合
[5, 6]。
治疗前后数据表明,传统敷料与纳米银离子敷料都有利于伤口愈合。但两组间数据统计证实,纳米银离子敷料比传统敷料对于治疗慢性骨髓炎导致的创面不愈合具有更明显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其抑制和杀菌的作用可减少伤口病原菌感染率,并可更显著的减轻患者疼痛,改善创面条件,从而加速伤口的愈合。综上所诉,纳米银离子敷料对慢性骨髓炎截骨术后不愈合伤口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姜楠,覃承诃,余斌. 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诊断与治疗的研究进展[J].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15, 17(09): 764-769.
[2] 龙光桥. 慢性骨髓炎诊断与治疗[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 8(18): 128-130.
[3] 谢文鹏,张永奎,毕荣修,等. 基于MRI确定Cierny-Mader 4期慢性骨髓炎截骨范围的临床研究[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 38(07): 818-822.
[4] 王清华,苏秋妹. 湿性敷料治疗皮肤Ⅱ度烧伤的比较[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3, 17(08): 1513-1520.
[5] 刘韬,徐海栋. 银离子敷料促慢性创面愈合效应[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3, 17(42): 7494-7500.
[6] 郭春兰,席祖洋,邓红艳,等. 纳米银敷料用于体表慢性难愈合伤口的效果及安全性评价[J]. 广东医学. 2016, 37(22): 3477-3480.
[7] 高万露,汪小海. 患者疼痛评分法的术前选择及术后疼痛评估的效果分析[J]. 实用医学杂志. 2013, 29(23): 3892-3894.
[8] Franklin R W V D, H. I K, Judith F, et al. A new method to determine wound age in early vital skin injuries: A probability scoring system using expression levels of Fibronectin, CD62p and Factor VIII in wound hemorrhage[J]. Forensic Science International. 2014, 244.
[9] Vincent F, Liliana J S, Alexander O. Wound bed score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healing of chronic wounds[J]. Dermatologic Therapy. 2006, 19(6).
[10] 吕豪,刘书明,杨华山,等. 慢性骨髓炎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性研究[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6, 26(22): 5179-5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