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市第四人民医院 , 四川 雅安 625000
作为衡量个人综合素质高低的核心要素,青少年心理素质的健康情况一直备受社会关注。健康心理素质对于个人潜力的发挥、社会机遇的把握都有着积极的作用,而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不仅会影响青少年自身的成长和发展,还会给家庭和社会制造诸多问题。所以,社会加强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正确引导,协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是有着积极意义的。
当前青少年存在的心理社会问题
1.1青少年在学习方面常见的心理社会问题
对于青少年来讲学习即为主业,其在学习中最为普遍的心理社会问题为厌学及对于考试的焦虑不安。打破大家传统认知的是,厌学和考试焦虑不仅存在于成绩差的学生身上,成绩优异的学生厌学的例子也比比皆是。大部分青少年表现为对学习丧失兴趣,学习动机差,学习上进心匮乏等。究其原因,成绩一般的学生在学习上通常自卑心理较为严重,且得不到老师和同学的重视和尊重,心理压力大;而学习成绩优异的同学往往好胜心比较强,而自卑的心态会与之形成内心的矛盾和拉扯。家庭因素也与之有着重要关联,在学校与众多学生竞争本来压力就大,部分父母还对孩子寄望过高,给孩子营造了巨大的压力氛围。除此之外,考试的竞争内核决定了其本身就是一件高压的事情,不少孩子一想到考试就如临大敌、紧张不已。
1.2青少年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的心理社会问题
千禧一代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的宠爱导致其在人际交往方面也存在着不少问题。首先,对于自己认知不足且自卑心理严重,无法对自己进行全面而客观的评价。其次,无法与同学、老师及社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部分成绩优异的同学在家里被宠爱,在学校有老师的表扬,养成了事事以自我为中心的认知模式,与人交往时普遍不能处理好关系;而一些成绩差的同学自卑心理过重,在跟其他人交往时不能充分表现自我,长此以往会产生不敢与他人交往的心理障碍,在人际相处时也会表现出沮丧或者抑郁等不良情绪。
1.3 青少每学生在情绪方面常见的心理社会问题
处在特定年龄段的青少年,情绪普遍强烈且多变,抗挫折能力差,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同时受制于社会经验不足的客观情况,缺乏必要的情绪调节的能力,常出现不稳定或者冲动的情绪。不仅会因为一点小事而情绪失控,也会因为一点小挫折而一蹶不振。不够稳定的情绪和心理状态,不仅使其在学习时无法专注,更不能处理好与周围人的关系。从而导致其在负面情绪面前处于被动地位,严重的甚至会造成犯罪。
青少年不良心理社会问题的成因
2.1 家庭因素。
目前的青少年多为千禧年之后出生的独生子女,在家受到父母及长辈的关注和宠爱,形成了过分关注自我、以自己为中心的认知;而成长在不健康家庭环境中的离异子女或者留守子女,内心敏感脆弱,因缺乏关爱而性格孤僻。除此之外,还有部分家长过于严厉,对于孩子的期待高于实际情况,给孩子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2.2 学校因素
虽然素质教育的已被广泛认可,但仍有不少的学校为了追求成绩和升学率,忽视学生的其他能力和兴趣培养,对于处在敏感时期的青少年的心理状况也没有及时关注和妥善处理。为人师表的老师也以成绩作为最终的导向,对于成绩好的孩子满口表扬,成绩差的孩子却得不到同等的尊重,导致一些孩子自卑和过于内向。
2.3 社会因素。
互联网普及的信息时代,青少年能通过网络获得海量信息,其中也有大量的不良信息,对于三观尚未成型、分辨能力差的青少年造成巨大的精神毒害;部分电视电影、视频传播机构、游戏等为了迎合市场,传播很多不良的画面信息,对青少年的身心产生不利的影响。
如何改变当前青少年的不良心理社会问题
3.1 加大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力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处于青少年阶段的少年普遍感情丰富、情绪波动较大,如果不能正确引导难免会走向叛逆、孤僻甚至犯罪的道路。目前,社会对于心理健康的重要程度认知不足,且存在一定程度的偏见,很多父母自身心理知识储备不足也难以对孩子形成正确的指引,学校的心理健康课程普及程度不够,所以很多青少年遇见问题时基本都处于无措的情境中。因此,作为青少年主要场所活动之一的学校,应主动承担起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责任,科学设置心理健康知识课堂,选聘专业的心理学教师,将心理课程知识列为考察科目;举办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宣传的讲座或者活动,引导学生和家长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设立心理咨询室,为每一位学生都设立心理健康档案,及时发现和关注心理出现问题的学生,并联合家长对其进行正确疏导,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2 社会、学校及家庭三位一体,为青少年营造全方位的、健康的成长环境
“孟母三迁”的事例为广泛传颂,除了母爱的伟大,更揭示了和谐、健康的环境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青少年活动的区位主要为家庭、学校和社会,假设这三个环境得到了升级和净化,那么将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虽然从目前的发展阶段来看,这种大和谐局面尚没有形成,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和人们觉知的不断加深,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情况将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更科学的指引。
3.3 引导学生挖掘潜能,从而积极的认识和评价自己
除了优良外部环境的打造,更应发挥青少年自己的“内因”作用,使其对心理健康问题有正确的认知。不但要积极与老师和家长沟通,获得对自身正向的、客观的评价,对于出现的心理问题也要及时向专业人员求助,将问题扼杀在萌芽期。除此之外,老师及家长应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和社会活动,不断挖掘潜能、拓展能力边界,让学生不不断树立学习和生活的信心。
结论
“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社会各界应对其进行积极的引导和培养,使其掌握科学的心理健康知识的同时,不断挖掘自己的潜力和发现自身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明朗健康、自信满怀的拥抱学习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