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师范大学
摘要
为响应国家发展教育,实现农村、城市教育的均衡化发展的要求,2012年,我国提出了发展小学全科教师的政策,这一政策的出台,为许多农村小学输送了良好的师资,一定程度上平衡了教师结构。可全科教师的培养与全科教师的未来的发展都出现了一定的困境,全科教师的培养到底应该用怎样的模式?六年结束后,教师们又该何去何从?
关键词
全科师范 培养模式 培养困境 职业热情 未来发展
正文
政策背景
在我国,农村小学教师队伍长期存在着"总量超编,结构性失衡"和"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的双重困境,这使得"一师多班"、"一师多科"成为农村小学教学的常态。为解决农村小学教育面临的开足开齐开好规定课程的迫切需求, 以及音、体、美、英语等学科专任教师紧缺的现状,如何创新农村教师的补充机制已成为推动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在2012年,国家明确提出小学全科师范政策。
全科师范政策内容
2012年《关于大力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的文件中,明确要采取定向委托培养等特殊招生方式,扩大双语教师、音体美等紧缺薄弱学科和小学全科教师培养规模。
2014年《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的文件中,强调要分类推进卓越教师培养模式改革,在小学阶段重点探索全科教师培养模式,培养能胜任小学多学科教育教学需要的卓越小学教师。
即当年参加高考的考生自愿报考全科师范生专业,按照学校的培养模式,毕业后具有综合性的素质,能够在农村从教六年,六年之后,可以另寻出路。并且,国家给与全科教师两免一补的优惠,从教后直接拥有编制。
看起来,这样一个“香饽饽”,国家倾注了大量的心力。为了使义务教育阶段城乡教育的均衡化,人才的培养模式必然要是最优化的,培养出的人才也应是及具综合素养的。可现在,全科的人才培养模式并没有一个统一、优化的模式。
以我所在的重庆师范大学全科教师的培养为例,我们的培养模式是采用1+1+n的分科模式。在开学之前,学生选择理科或者文科方向,理科方向则是数学与科学,音体美三选一,即是数学+科学+音体美三选一。文科则是语文+英语+音体美三选一。这与全科政策最开始的培养模式不同,由最开始的全学,变成了现在的1+1+n分科模式,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全科生的学业难度。同时,现在的模式也让全科生更有选择性,选择自己较为擅长的,也更有利于全科生的专业发展。
为了解决义务教育阶段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的问题,当前的全科师范培养模式有存在着怎样的困境呢?(以我所在的学校为例)
小学全科教师身份、环境的不确定性
众所周知,全科师范生在选择就业时,往往不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学校缺什么,全科教师就教什么,可我们的培养模式是1+1+n的模式,如果你选择了理科方向,你就不学习英语和语文,选择了文科方向就不学习数学与科学。倘若,学校差语文教师,而“我”作为一名数学或者科学教师,就不能不去上语文课,教师就需要重新学习,在职后,一定程度也加大了教师的负担。以及可能会降低教学效果。
没有标准且优化的培养模式和方向
全科师范政策出台时间较近,因而,全科师范生的培养模式也都还处于探索阶段,各个学校之间有着之间的考量,因而各学校间的培养模式与方向不尽相同,各个地方之间的培养模式与方向也不尽相同。如:重庆、广西、湖南、河南、河北等地优先补充村小和教学点等小规模学校师资的需求浙江、江苏等地区则是培养卓越教师导向。我所在的学校,就是以补充村小和教学点等小规模学校师资的需求。因而,各地方、各学校所培养的全科生质量等不统一,将影响该政策的预期目标的实现。
性别差异明显
以我所见,全科师范生中,女生占了绝大多数,而男生占了少数,当走向工作岗位时,女性的比例较多,则更倾向于感性的、细腻的教学活动,男性倾向于抽象的思维、动手操作等能力较强,具有理想的思维能力。因而,女性较多时,也不利于小学生的发展。
全科生艺术素养明显不足
全科生在被学校录取时,没有一项规定是全科生必须有一定的艺术基础的。并且,在进校学习后,艺术类课程安排一般在一周一节到两节作业,这样少的课程,无法让一个没有艺术基础的人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极高的艺术素养。因而对小学生进行良好的艺术教育属实有些困难。
综合性的素养的培养的艰难性
在我校,分科培养模式之下,很难培养学会说呢过的综合性,其次,全科生的综合素养的培养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相当的课程,另外,全科生个人的努力也相当重要,有些学生认为自己是全科生,已经拥有稳定的工作,缺乏足够的学习热情,如何会形成综合性的素养呢?
再谈一谈我们全科生的职业热情
根据我的观察,我身边的全科师范生们,大都不是因为自己喜欢这个专业而报考这个专业的,他们大都是家长或者老师的推荐,稳定工作、免学费、有补助、或者是有编制等外在条件的引诱等原因才报考的。很少有同学是因为自己内心的热爱而选择的。即职业认同感较低。
因而,在职前学习阶段,有些同学会因为这些外在条件放松自己,放松学习,这样的人,很难说他有足够的热情。而有些同学,在学习时积极努力,充盈自己,并真正开始接纳这个职业,表现出一定的职业热情。
在职阶段,全科师范生将前往农村小学进行教学工作,开始时,大家都很稀奇,可时间过去了呢?一年?两年?三年?全科生是否还能保持高度的职业热情,是否会厌倦,毁约,想要回到城里的学校呢?那农村小学是否还会因为这样的情况而导致他们的师资力量弱小呢?学校的教育水平也并不能明显的提高呢?我们常听说某某老师——乡村最美教师,能够被这样称作的毕竟只是极少数。我们需要提高教师的职业热情,培养全科生的奉献精神,但同时,国家也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形成制度保障、物质保障等,才能为农村小学“留住”优秀师资,改善村小教育。
在全科师范这样的政策下,全科生定向6年,那6年之后呢?全科生又该何去何从呢?
在政策中规定,全科生定向6年结束后,可以留在当地的学校,继续进行教学工作,也可以进行调动,离开当地的学校,当然也可以辞去这个工作,从事一个新的行业。但我认为,在从事教师工作的这几年,不断进行教学能力的培养。当我们辞去教师这个工作,在新的领域开始新的发展时,年龄、能力的限制,能让我们在新的领域中做出多大的成就呢?职业选择的领域就已经受到限制。此外,全科师范只能在研,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全科生的发展。虽然也有人将服务农村教育6年作为人生的一个跳板,但毕竟只是少数,不能代表绝大多数全科生的情况。
因而,全科生本人要对自己有足够的认识与思考,国家也应出台相应的保障政策,保障定向6年后的全科生的发展。
于我自己而言,能够成为一名教师,为农村小学的孩子带去爱和希望,这无疑是光荣的。
总的来说,全科师范政策的出台,为农村小学送去了良好的师资,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村小学教育。并且,针对家庭贫困的子弟,全科教师也不失为一个较好的选择。对于那些敢于奉献的人来说,全科师范政策让他们有路可走。但为了促进全科生持续、良好的发展,应不断完善全科生的培养模式与方案,改善课程结构等。从而提高教师质量,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此外,国家应出台相应的保障政策,物质、制度等保障,以此为农村小学“留住”优质教师。进一步减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义务教育阶段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困境研究》——盛世明、程强
《全科教师培养导向下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张艳艳、天水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重庆市小学全科教师专业素养现状调查及培养策略研究》——卢梦丽、重庆师范大学
《小学教育全科师范生的艺体素养欠缺的原因探析——以重庆师范大学小学教育全科教师专业为例》——彭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