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西药房不合理处方的成因与应对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3
/ 3

门诊西药房不合理处方的成因与应对措施

刘静

京东中美医院 河北 廊坊 065200


摘要目的:对门诊西药房不合理处方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进而采取对应的干预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2018年门诊西药房处方管理前后的处方进行分析,其中处方管理之前即上半年形成的处方为A组,处方管理干预后所形成的处方为B组,分别对两组的不合理处方进行分析并采取应对措施,对比应对干预效果。结果:与处方管理干预之前进行比较,应对措施干预后各科室门诊不合理处方以及成因类型所占比重均显著降低,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门诊西药房不合理处方应对措施的干预具有良好的运行价值,可推动不合理处方的减少,为患者用药安全提供保障。

关键词 门诊西药房;不合理处方;成因;应对措施


门诊处方是患者接受药物干预的主要依据之一,涉及药物使用的多项信息,不仅是医师专业能力的缩影,同样关乎到医院医疗质量的提升[1]。伴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加剧以及病情演变的复杂性,进而为门诊处方提出了更高要求,医师应本着“认真、严禁、科学”的态度,推动药物干预的安全特性。基于此,为推动医院药事质量的提升,本文特将处方干预前后的不合格处方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2018年中旬门诊西药房处方管理干预前(A组)后(B组)半年所形成的处方进行分析,两组处方信息如下表1所示。比较管理前后处方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表1 两组处方信息统计

项目内容

A组

B组

张数

1473

1480

性别

男性

755

759

女性

718

721

年龄(岁)

最小年龄

1

1

最大年龄

85

86

平均年龄

43.98±19.31

44.54±19.14

所在科室

内科

414

418

外科

309

312

妇科

286

289

儿科

204

206

急诊科

260

255

1.2 方法

1.2.1成因分析:我院特设立处方点评小组,对处方进行判定,进而对不合格处方的形成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改进措施。经讨论,原因归结如下:

(1)医师方面:医师关于药物作用相关机制、禁忌症等的知识相对薄弱,因药典随时更新,故某些药物所适宜的症状会在一定程度上发生变化;

(2)药师方面:所在职能部门关于处方监管、点评的机制不成熟,或监管不力;药师专业素养的限制同样也是主要因素之一;

(3)环境方面:医院的用药合理性系统有待优化,受系统流程不合理性的限制,易产生差错;医院未形成健全的药事质量管理责任体系[2],监管有漏洞;医院奖惩机制缺乏力度,未引起重视。

1.2.2 对应措施:

(1)强化医师与药师的培训:制定培训计划,定期进行学习,尤其是药物的配伍禁忌、适应征以及新药物等方面[3];借助多种渠道如小组讨论等强化理解,并根据学习成效进行反思。

(2)完善、改进处方点评以及监督机制:处方点评小组的成员构成应合理,提升点评专业性;医院应建立健全三级质控体系,确保检查的全面性,对不合理处方及时退回,并对修订后的处方进行再次点评;若科室及相关人员不按要求整改,应按照奖惩制度进行处罚。

(3)优化药事管理系统:从流程优化、给药信息、不合规范警示提醒等多方面入手完善HIS系统,借助系统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干预。

1.3 观察指标

对处方管理干预前后不合格处方的科室分布以及成因类型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搜集数据均需借助SPSS23.00完成分析,不合格处方的科室分布及成因分析均采χ2检验,表现形式为(n,%),若P<0.05,则差异之间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干预前后各科室不合格处方对比:详见表2。

表2 干预前后各科室不合格处方对比(n,%)

科室

组别

张数

不合格处方张数

χ2

P

内科

A组

414

9(2.17)

5.54

<0.05

B组

418

1(0.24)

外科

A组

309

8(2.59)

4.41

<0.05

B组

312

2(0.64)

儿科

A组

204

10(4.90)

6.37

<0.05

B组

206

1(0.48)

妇科

A组

286

7(2.45)

4.38

<0.05

B组

289

1(0.35)

急诊科

A组

260

11(4.23)

7.89

<0.05

B组

255

2(0.78)

2.2处方管理干预前后不合格处方成因对比:见下表3。

表3 处方管理干预前后不合格处方成因对比(n,%)

成因

组别

张数

所占总处方比重

χ2

P

处方不规范

A组

14

0.95

9.34

<0.05

B组

3

0.20

处方不适宜

A组

20

1.36

12.89

<0.05

B组

4

0.27

其他

A组

11

0.75

7.36

<0.05

B组

0

0

3 讨论

药事质量是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的重要构成,用药合理性与否将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存质量[4],应引起高度重视。伴随着新药品以及医学技术的深层次发展,在门诊处方的开具过程中,医师若不能够对相关药品信息进行及时了解,极易产生不合理处方,严重情况下甚至能够危急患者的生命。基于此,医院应定期开展处方点评,就出现的原因进行有效干预,并进行成效评价,采用“PDCA”管理模式推动药事质量的综合优化[5]

在此次研究中,通过对不合理处方成因分析,可归结为药师、医师、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在实行处方管理干预之后,各科室不合格处方比重以及成因类型所占比重较干预之前均显著下降,且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处方管理干预的成效,在后期的药事管理中,医院应针对成因分析采取针对性措施,从人员、软件系统、质控组织等多方面入手,持续改进门诊处方。

参考文献

[1]唐锐勇.门诊西药房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折及改进措施探究[J].全科口腔医学杂志(电子版),2020,7(4):117-118.

[2]施海玉.某院2018年门诊西药房不合理用药处方原因及相关改进对策分析[J].中国处方药,2020,18(2):33-34.

[3]洪凡青,李明,王嬛嬛, 等.门诊不合理处方药师调剂前的点评与干预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20,17(2):193-196.

[4]张雪花,翟婧卉,张永凯, 等.医院神经内科静脉用药不合理处方分析及干预措施研究[J].中国药业,2019,28(23):93-96.

[5]孙梦茹,蒋军,游一中, 等.基于PDCA循环的医院门诊不合理处方干预管理体系的构建[J].医药导报,2020,39(2):250-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