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绝经期妇女骨折风险与内脏脂肪量的相关性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4
/ 2

围绝经期妇女骨折风险与内脏脂肪量的相关性研究

钟芸芸 包红雨 吴雪

邻水县人民医院 四川邻水 638500

摘要:目的应用骨折风险评估工具(FRAX)计算围绝经期妇女(40~50岁)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探讨围绝经期妇女骨折风险与内脏脂肪量的内在联系。方法分析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334例围绝经期妇女的问卷资料(年龄、体重、烟酒史、既往骨折史、激素应用情况等),通过双能X线扫描获得定量指标骨密度值及内脏脂肪量,采用FRAX软件计算骨折风险,并与内脏脂肪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围绝经期妇女随年龄增加,骨密度值逐渐减少,骨折风险逐渐增高;内脏脂肪量与骨密度呈负相关(r=-0.35,P<0.05);内脏脂肪量与骨折风险呈正相关(r=0.58,P<0.05)。结论FRAX能精准反映围绝经期妇女骨折风险,有助临床提前干预;内脏脂肪是导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致病因子之一。

关键词:围绝经期;妇女;骨折;风险;内脏脂肪量;相关性

引言

围绝经期是指从卵巢功能开始衰退直至绝经后1年内的时期,在围绝经期由于雌激素水平降低,可出现血管舒缩障碍和神经精神症状,表现为潮热、出汗、情绪不稳定、不安、抑郁或烦躁、失眠、关节肌肉酸痛等。这些不良症状会导致围绝经期妇女生活质量的下降,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引发各种心血管疾病和妇科疾病的发生。探讨围绝经期妇女骨折风险与内脏脂肪量的内在联系。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334例围绝经期妇女的临床资料,具体纳入标准如下:围绝经期妇女,年龄40~50岁,既往无肿瘤病史,认知功能正常,能如实回答并配合骨密度测定。记录相关数据包括身高、体重、年龄、吸烟史、既往脆性及父母髋部骨折史、饮酒史(3单位/d)、使用类固醇激素(≥5mg/d)≥3个月或相当剂量、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史、其他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病史(如内分泌代谢疾病、结缔组织病、消化道疾病及慢性肾病等),同时行双能X线扫描并记录每个受试者股骨颈的骨密度值或T值及内脏脂肪量。

1.2方法

(1)对334例围绝经期妇女进行骨密度测定,对所有研究对象的年龄(岁)、体重指数(BMI)进行调查,按年龄分为40~45岁、46~50岁、>50岁等3组;按BMI值分为偏瘦、正常、超重/肥胖3组,骨密度测定采用骨密度分析仪,检测患者非受力侧前臂尺桡骨中远端1/3位置骨密度,测得骨密度均值,骨密度用T-score(T值)表示,T值=(测定值-骨峰值)/正常成人骨密度标准差;(2)于2017年3月—2018年3月进行第二次骨密度测定。

1.3骨量减少与骨质疏松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人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专家共识(第三稿·2014版)》,以双能X线吸收测量法(DXA)测定骨密度,骨密度值相比于同性别、同种族健康成年人骨峰值下降≤1个标准差表示骨量正常;下降1~2.5个标准差表示骨量减少;下降>2.5个标准差表示骨量疏松。

1.3观察指标

观察围绝经期妇女腰椎骨密度、观察围绝经期妇女内脏脂肪含量、不同年龄受试者的股骨颈主要部位骨折风险系统。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好处理,计量信息以均数±平均差(5fa1fd111e417_html_c2537665a869c10b.gif ±s)表示,并应用t值进行检验。计数数据以例数(百分率)n(%)表示,并应用χ2值进行检验,当P<0.05时,则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围绝经期妇女腰椎骨密度(0.828~0.928g/cm2)稍高于股骨颈骨密度(0.634~0.723g/cm2),二者的骨量随年龄增加呈缓慢下降的改变,丢失的趋势基本一致。见表1。

5fa1fd111e417_html_4dab1e138af7c3e1.png

2.2围绝经期妇女内脏脂肪含量随年龄增加而缓慢增加[40~41岁,(96±0.023)cm2;49~50岁,(107±0.273)cm2],部分患者内脏脂肪量超过患病风险警戒值为100cm2。见表2。

5fa1fd111e417_html_696424c341ec1273.png

2.3经FRAX软件输入一般资料,股骨颈带入BMD结果,计算出受试者10年内主要部位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MO)概率。见表3。

5fa1fd111e417_html_1c3649ce484fd467.png

采用Peason相关法进行统计学分析,随着年龄增加,内脏脂肪量与骨密度呈负相关(r=-0.35,P<0.05);内脏脂肪量与骨折风险呈正相关(r=0.58,P<0.05)。

3讨论

研究表明,当女性处于围绝经期的阶段时,体内的雌激素水平和内分泌会发生变化,生殖系统可能会出现生理性或者是病理性的改变,进而导致妇女很容易出现焦躁、郁闷、心慌等不良情绪,大多数女性对围绝经期的临床表现并不是十分清楚,进而很容易产生一些恐惧的负面情绪,并且在围绝经期阶段的女性很容易产生妇科疾病和心血管疾病,因此,我们需要强化对该阶段女性的健康管理。为了改善围绝经期妇女患者的内分泌情况,我们可以给予女性提供适量的激素来进行调节,对于较为敏感的女性患者,医护人员应该联合家属加强与女性患者的沟通,合理的排解他们内心的不良情绪,尽可能让女性患者进入老年阶段后的身体健康情况和生活质量得到有效地保证。因此,针对围绝经期妇女,应该提高其对骨质疏松的认知程度以及自身骨健康的重视程度,早期对骨密度进行监测,针对不同年龄段患者,鼓励参与体育锻炼,予以个体化合理饮食指导,增加豆制品、奶类、鱼虾、富含钙元素、维生素D等食物的摄入量,保持正常体重,发生骨量丢失减少时积极进行治疗干预,定期进行骨密度随访,预防跌倒骨折,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凡是诊断为骨量丢失减少的患者应视为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制定相应的防治方案,加强规范管理,提高干预效果,控制骨量丢失减少的发生发展,落实骨质疏松症的一级预防。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双能X线扫描获得定量指标内脏脂肪量及骨密度,同时利用FRAX工具评估骨折风险,是一种简单、易行的临床方法,能够科学地评价围绝经妇女肥胖及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诊治问题。

参考文献

[1]黄菲菲.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及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及分子机制[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11):106-107.

[2]范慧娟.围绝经期肥胖痰证肝郁患者的证素兼杂与脂肪因子含量及雌激素受体表达关系的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9.

[3]梁洁容,麦小妮,邱霞.协同护理干预对围绝经期妇女睡眠障碍的影响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10):213-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