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肩胛上神经阻滞治疗脑卒中后肩关节疼痛的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4
/ 2

超声引导下肩胛上神经阻滞治疗脑卒中后肩关节疼痛的效果研究

李晓慧

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贵州 毕节 551700

【摘要】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肩胛上神经阻滞治疗脑卒中后肩关节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到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共计84例疗脑卒中后肩关节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患者入院顺序奇偶性为分类依据,将所有患者对半分为分为实验组(n=42)和对照组(n=42),对照组给予超声引导下肩胛上神经注射0.9%NaCL溶液,实验组给予超声引导下肩胛上神经阻滞药物注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效果、术后并发症以及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的肩关节疼痛均有好转,实验组患者的疼痛降低效果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也高于对照组,但两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无明显区别,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肩胛上神经阻滞治疗脑卒中后肩关节疼痛可以有效缓解患者肩关节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值得各医院广泛应用。

【关键词】脑卒中后肩关节疼痛超声引导下肩胛上神经阻滞临床效果


肩关节疼痛是是脑卒中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通常是由于患者长时间躺卧造成的神经压迫导致的疼痛。这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能力,减缓了疾病康复的进程,增加了患者的痛苦。有研究表明[1],对神经进行局部阻滞治疗能有效缓解神经性疼痛,现为探究对比观察超声引导下肩胛上神经阻滞治疗脑卒中后肩关节疼痛患者的临床疗效[2]。本次研究选取本院收治的共计84例脑卒中后肩关节疼痛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特此进行研究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9年1月到2020年1月中收治的84例脑卒中后肩关节疼痛患者作为研究观察的对象。以患者入院顺序奇偶性为分类依据,将所有患者对半分为分为实验组(n=42)和对照组(n=42),实验组组男性24例,女性18例,年龄63~87岁,平均年龄(72.75±3.12)岁,对照组男性23例,女性21例,年龄64~89岁,平均年龄(74.36±2.23)岁。在性别、年龄等有关信息上,两组患者情况相似,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诊断为脑卒中并伴有肩关节疼痛,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大于30mm;患者临床治疗资料齐全;患者及其家属签署同意书,自愿参加本次研究;本次研究经过医院伦理会批准同意。排除标准:不配合医院研究工作的患者;治疗信息不完整患者;对治疗药物过敏的患者。

1.2 治疗方法

患者在入院后均对其疼痛程度进行评分,主要是根据VAS评估,此次研究的患者VAS必须大于30mm。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合理休息、健康饮食,正常接受脑卒中治疗[3]。术前对患者进行身体检查,通过超声监视器找到下肩胛上神经所在范围,碘伏消毒后对对患者使用1%丁卡因进行表面麻醉,两组患者均在超声下进行穿刺注射。对照组患者在下肩胛上神经处注射0.9%NaCL溶液10mL;实验组患者在下肩胛上神经处注射罗哌卡因与复方倍他米松混合液10mL(0.125%罗哌卡因10mL,复方倍他米松2.5mg)。注射后观察6h,无异常可出院。

1.3观察指标

患者临床症状情况:在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后对患者进行VAS评分,查看患者肩关节疼痛减轻程度。VAS评分由一条10cm长的直线,下端为疼痛度为0时,上端为疼痛度最高值,患者根据自己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分。

生活质量改变情况:根使用EuroQol健康调查表,调查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最佳状态为100,最坏健康状态为0,患者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评分。

并发症发生情况:统计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数量,并进行对症治疗。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5fa24a5aa4991_html_abcb267ac997b10f.gif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疼痛情况对比

实验组患者疼痛评分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两组患者VAS评分情况对比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一周

治疗后一个月

治疗后三个月

对照组

42

76.72±12.53

54.56±11.87

52.82±12.53

49.86±11.71

实验组

42

74.34±11.75

33.18±11.41

29.64±11.55

28.74±12.57

t


0.90

8.42

8.82

7.97

P


0.37

0.00

0.00

0.00

2.2EuroQol评分情况对比

实验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提高,较对照组情况明显,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EuroQol评分情况对比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一周

治疗后一个月

治疗后三个月

对照组

42

45.63±4.21

70.47±3.94

75.73±4.43

80.77±4.63

实验组

42

44.25±4.66

53.27±4.32

60.46±4.38

64.65±4.68

t


1.42

19.06

15.88

14.86

P


0.16

0.00

0.00

0.00


2.3并发症情况

两组患者在并发症发生情况上差异不明显,实验组并发生发生2例,对照组并发症发生3例(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肩关节疼痛是偏瘫患者常见并发症,对患者影响极大,据调查显示,脑卒中患者中有50%以上的人会出现肩关节疼痛。神经阻滞是治疗神经性疼痛较好的方法,借助超声波仪器,确定神经具体位置,再将药物穿刺注射到神经周围是阻滞药物治疗神经疼痛的具体操作,对脑卒中后肩关节疼痛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肩胛上神经阻滞治疗,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减少患者的精神压力,加速脑卒中疾病的治疗[4]

通过本次对比分析可知,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明显好转,这证超声引导下肩胛上神经处进行治疗能有效缓解患者肩关节疼痛。两组患者VAS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EuroQol评分即生活质量评分也明显提升。实验组在VAS评分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EuroQol评分升高也更显著(P<0.05)。这说明超声引导下肩胛上神经阻滞治疗脑卒中后肩关节疼痛有明显治疗效果。在并发症方面两组发生率差距不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表明超声引导下肩胛上神经阻滞治疗脑卒中后肩关节疼痛能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为脑卒中疾病的治疗提供良好的生理环境。

综上所述,对脑卒中后肩关节疼痛患者实行白蛋白联合呋塞米治疗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感,减轻患者的痛苦,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朱小兰,徐小青.超声引导下肩胛上神经阻滞治疗脑卒中后肩关节疼痛的疗效分析[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9,28(10):954-957.

[2]刘丽芹,王爱成.超声引导下肩胛上神经阻滞结合针刀治疗肩袖钙化性肌腱炎42例[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20,28(07):50-52+56.

[3]罗倩倩. 超声引导下肩胛上神经复合腋神经阻滞对肩关节镜术后镇痛的影响[D].中国医科大学,2019.

[4]杨月华,符建,徐小青,等.超声引导下肩胛上神经脉冲射频与神经阻滞治疗慢性顽固性肩周痛的疗效分析[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8,27(07):665-668

作者简介:李晓慧(1979-),女,汉族,山东曹县人,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疼痛康复科诊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