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阳市杨垱镇中心卫生院 湖北省枣阳市 441200
摘要:目的: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消化内科治疗方法。方法:实验过程中,将7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临床检查,确诊患者符合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标准,存在有不同程度的贫血、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可入组参与实验。同时,将患者分配为了使用不同疗法的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使用三联抗菌疗法,观察组需在其基础上增加替普瑞酮治疗,对比两种不同疗法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在常规三联抗菌疗法基础上增加替普瑞酮治疗的观察组,其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间存在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替普瑞酮为主的消化内科疗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可快速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内科;三联抗菌疗法;替普瑞酮
引言:慢性萎缩性胃炎是目前常见消化内科疾病,随着病程的延长,患者会伴随有明显的恶心、呕吐、贫血、腹痛等临床症状,对患者身体的伤害较为严重。同时,经相关调查研究,导致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原因非常多样化,一般多是因感染了幽门螺杆菌有关,同时也与患者生活习惯、免疫、遗传及生活环境等因素有关[1]。对于该病症的治疗,一般采用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果胶铋等药物实施三联抗菌治疗,但是通过实际应用调查情况来看,常规三联抗菌疗法的临床疗效存在有些许不足,且也有着相对较高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而替普瑞酮的应用改善了这一问题,本次对照实验中,便探讨了替普瑞酮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实验开始前,于我院消化内科中选取研究对象74例,经有关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相关检查后确诊组内患者均符合诊断标准,且通过对患者主诉调查,证实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腹痛、腹泻、反酸等慢性萎缩性胃炎典型临床症状。同时,患者为自愿参与实验,已经征得家属同意,并已在相关通过同意书中签字。在患者入组后,采取随机数字法将其随机分配为两组,分别为使用常规三联抗菌疗法的对照组和增加替普瑞酮治疗的观察组,每组37例患者。经分析来看,74例患者中男性、女性比例为41∶33,最小年龄26岁,最大年龄72岁,平均年龄(51.63±3.69)岁。经对比来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将常规三联抗菌疗法应用于对照组,药物使用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和果胶铋,剂量控制在1000mg、500mg、4g。在患者用药的同时,还应关注患者是否存在有腹胀情况,若存在有腹胀,也应适量使用20mg多潘立酮。另外,若患者反酸情况较为严重,应在使用常规三联抗菌疗法的同时增加20mg奥美拉唑,每日3次。
观察组应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替普瑞酮,剂量控制在50g/次,每日3次。
1.3 观察指标
实验中的观察指标应以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为准。
治疗有效率=(显效+有效)×100%。显效:在治疗后,组内患者的恶心、呕吐、腹泻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食欲恢复正常;有效:经临床治疗后,患者的相关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食欲有所改善;无效:在治疗后患者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无改善趋势。
1.4 统计学处理
实验中的统计学处理工具选择SPSS19.0,使用(X±S)表示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统计学结果,若数据间差异较大且存在有统计学意义,可表示为(P<0.05)。
结果
2.1
表 1 治疗有效率对比(%)
组别 | n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有效率 |
观察组 | 37 | 19 | 17 | 1 | 97.29% |
对照组 | 37 | 17 | 14 | 6 | 83.78% |
X2 | | | | | 9.553 |
P值 | | | | | <0.05 |
由表1来看,使用替普瑞酮治疗的观察组,其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2.2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治疗期间,观察组出现1例腹痛、1例头晕,无复发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5.41%;对照组中,出现2例腹痛,3例头晕、1例皮疹,不良反应发生率16.21%,同时2例患者复发,复发率5.41%,较之观察组差异明显,(P<0.05)。
讨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系统炎症的一种,经统计调查来看,该病症占胃部疾病的三分之一,且胃部疾病中,炎症类病症约占80%~90%[2]。由于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于慢性病症,会长期持续性的对患者身体造成损害,风险性较高,且患者会伴随有明显的恶心、呕吐、反酸等症状,风险性较高。临床上对于该疾病的治疗多以抗菌药物为主,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果胶铋等[3]。据实际调查来看,导致患者患上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主要原因之一便是幽门螺杆菌感染,而常用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果胶铋等属于抗菌类药物,具有极强的杀菌、抑菌作用,患者在用药后,可有效杀灭诱发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菌,并抑制胃酸分泌,降低胃黏膜刺激反应,进而达到缓解临床症状的目的,而据本次实验结果来看,使用是常规三联抗菌疗法的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仅为83.78%。替普瑞酮也是当前较为常用的胃溃疡、急慢性胃炎药物,其药物内部包含有大量的萜烯类化合物,在患者用药后,可进一步促进组织修复,阻挡胃黏膜病变的继续发展,通过本次实验的探究来看,在常规三联抗菌疗法基础上增加替普瑞酮治疗的观察组,其治疗有效率高达97.29%,较之对照组更高,数据间存在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在对患者的用药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保障安全性,如实验结果来看,观察组疗法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至5.41%,较之对照组16.21%明显更低,(P<0.05)。
通过本次实验分析来看,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在三联抗菌疗法基础上增加替普瑞酮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可在保障安全性的同时提升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龚雪,郑邦本. 名医郑邦本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临床经验举偶[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20,28(09):709-712.
[2]李俊青. 参七消痞颗粒对MNNG负荷多因素致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探讨[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
[3]杜进璇.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129例的临床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5.
[4]阴绯. 替普瑞酮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PGⅠ、PGⅡ及炎症反应的影响[J].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6,21(05):733-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