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第二十二小学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才能进一步提升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作为数学教师,在一开始的阶段就要引导小学生们树立主动学习的意识,认识到数学学习是自己的责任,最终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在具体的策略中,作为教师就需要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环境,促进他们通过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获取知识和技能,进而实现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就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课堂的构建进行详细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课堂;构建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在新时代背景下,作为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项教学任务。在此过程中,要让教师和学生认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基于此,针对当前构建自主学习课堂提出相应策略,以便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完善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素养,提升学生高质量成长。
2 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1)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自主学习法,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可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对问题进行细致的思考,找出学习的难点[1]。教师可以更详细的掌握和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进行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提高教学质量。2)有利于促进全体学生发展。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发展,让学生的发展满足社会的需要。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力,让学生克服困难,坚持学习,从而促进全体学生发展。3)有利于发掘学生的自身潜能。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了学生个体化差异。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表达自身的想法,有利于发掘学生的自身潜能。
3 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课堂的构建方式
3.1 课前引导
课前引导作为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重要路径,在优化课前引导的过程中,数学教师需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明确课前引导目标,引导目标作为教师教学引导活动的方向指导,对课前引导教学的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对此,数学教师应当明晰课前引导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对数学教学内容的学习兴趣与培养学生的课前预习习惯,进而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标;二是优化引导方式,一般而言,针对于课前引导教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师生沟通的方式进行引导,但是,数学教师需要注意优化沟通内容,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部分数学教师将沟通的内容局限在学习内容上,其具有较高的枯燥性,难以调动学生的沟通欲望,进而对课前引导的效用产生不良影响;三是明确课前预习任务,预习任务作为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重要支撑,数学教师应当贴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学内容确定预习任务,以促进学生对预习任务接受度的提高[2]。
3.2 因材施教
教师必须要做到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应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因为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都有所差异,教师应该尊重其差异,同时也应该选择更加适合学生,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师不划分学生的层次,而采用统一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那么就无法依据学生个人特点以及情况,对学生进行培养,培养的质量自然也就会有所下降。而教师如果应用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且帮助学生将已学过的知识运用于现实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除了因材施教以外,教师应该利用启发式的教育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启发式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入的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索,也能够使学生真正的对数学知识进行思考,在思考过后学生才是真正的理解知识。除此之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讨论式教学的方式,与学生构建更加和谐的师生关系,也使学生能够更多的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意见,维护学生的学习自信。如果在此过程中学生提出了错误的观点,教师不应该予以批评,而是应该鼓励学生勇于说出自己的观点的行为,在对学生的错误进行纠正之后,帮助学生找到自己错误的源头。
3.3 创造情境
小学数学中很多时候都是以老师为教学主体,老师更愿意将知识以自己的方式传递给学生,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我们现在更多的是强调以学生为教育主体,所以也就需要老师进行换位思考,更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因此建议在适当的时候让学生与老师进行角色互换,老师既能更多的体会学生的感受,同时学生可以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在扮演老师的过程中给老师提供更多的教学建议。互换角色的过程中要为学生营造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感上融人角色,才能更好的将自身的实际想法表达出来[3]。例如,在教授学生认识数字的时候,不仅要让学生了解数字的名称和含义,还要将“加减乘除”的运算方式与这些简单的数字结合,以此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可以运用角色互换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选择教授题目,学生站在讲台上的看下面的其他同学就能够理解老师的不容易,让学生加强自我约束。学生扮演老师,还会将自己的知识进行“授课”,老师在下面听讲的过程中就能明白学生的功底如何,为老师今后教学提供了更多的教学依据。
3.4 提出问题
教师可以设置前置性学习的教学环节。在正式上课之前,教师可以先设置课前问题,引导学生课后通过教材、网络等途径查找资料,根据教师要求,进行自主探究。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把学生分成多个小组,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通过交流来对将要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进行整体的把握。例如,在要教学“平移和平行”这一课程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布置些学习任务。比如让学生查找资料,找出平行与平移的含义,说出在生活中关于平行与平移的例子,鼓励学生尝试画出平行与平移相关的图案。这时,学生就可以通过教材、网络查询,得到大量关于平行与平移的例子,然后结合生活中的实际经验或事例和同学们探讨自身的查找结果,一起讨论交流总结出任务的答案。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又能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力,促进学生之间交流合作的能力。
3.5 家校合作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效果的基本保障,为此,我们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就能促进学生有效掌握学习方法,提升学习的效果。学生的学习习惯,不仅是在课堂,在家庭中,也需要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比如,在学习“三角形”一课时,老师应提前给学生留下预习作业,让学生回家之后与家长一起学习,进行三角形学具的制作,用这种方式促进学生学习,在制作三角形的过程中让他们能够更加准确、直观的认识他,同时也培养他们动手,合作的良好学习习惯。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的学习会遇到很多问题,其关键是要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因此,在尊重数学教材的基础上,对学习内容进行调整和取舍,以此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并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改变教师的传统教育观念,强调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注重教材的取舍与调整,以适应学生的实际需求,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构建数学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 江门市新会区会城城郊小学 张锦源.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N]. 江门日报,2020-01-22(A06).
[2]夏青峰. 自主学习方式对小学生数学成绩影响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
[3] 刘海琴 . 浅议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课堂的建构 [J]. 中国校外教育,2019(29):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