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9
/ 2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研究

阳思

监利市实验小学

摘要:在新课改中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所以小学语文老师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时候应该积极地遵守新课改的教学要求,按照语文学科的特点以及语文教学规律进行教学,焕发出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本应该具有的生机。但是老师想要开展高效的语文教学,还要重视将各种先进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法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开展教学活动。增加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欲望,促使学生能够将在课堂上学习的语文知识熟练地应用在生活中。高效的语文教学课堂不但能够让学生的语感得到有效的提升,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策略

引言

语文知识的学习主要是为了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对文学知识的学习,也是为学生的其它科目学习打下基础。能够让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可以主动地学习文学知识,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语文课堂的学习效率的提高,是为了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一、语文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学习三要素中,语文是学习内容,知识增长适应社会是语文学习的“泛目标”,以上两个要素作为学习的重要组成基本构成学习结构,第三要素是学习方法,学习方法作为学生实现目标的手段和路径,是关系学生学习效果、效率的关键因素。所谓语文学习方法,通常是指:“语文学习的主要方式及路径、流程,通过方法,使学习者能够快速、便捷、深切地实现语文学习目标,高效完成相关学习任务。”就语文学习方法而言,我国有着悠久的研究历史,古代文学作品《学记》曾记载,“善学者师逸而功倍”“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意思是:学习方法好坏是决定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好的学习方法可以提升学习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而不当的学习方法则会耗费学生精力,使学习效率下降徒劳无功。

结合当前小学阶段的语文教育现状,目前我国该阶段的语文学习方法可以主要归结为高效学习法和无效学习法。高效学习法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增强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学生能够更为主动地掌握语文知识学习内容,并且自觉运用语文知识,利用较短的时间实现语文核心素质、智力、能力的提升。相反,无效学习法在学习目的模糊且学习流程不合理的影响下,将导致学习机械而反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及应用呈现被动、死记硬背状态,知识的应用较为呆板,不能够灵活运用知识,且精力、时间的消耗量较大。因此,在关注小学语文教育过程中知识合理化的同时,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密切关注教学方法、教育方式的改革与创新,促进小学生高效学习方式的形成。

二、小学语文教方法探索

2.1联想与迁移融合

在课堂训练环节,教师不仅要给学生布设一些训练任务,还要对操作方法进行重点指导和点拨。学生有丰富的想象力,教师需要给出必要的提示,以矫正学生的思想方向,这对规范学生学习行为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读写结合、读思结合、读说结合,都可以形成训练切入点,教师要针对教学实际需要做出科学规划。如教学《巨人的花园》,这是一篇童话故事,学生阅读文本积极性很高,教师在设计训练时,结合学生的阅读兴趣取向,为学生准备了迁移性训练内容:发挥你的想象力,为这篇童话续写一个结尾,不妨设计一个意外事件的发生,“巨人的花园出现了重大变故,孩子们又不能来花园了,巨人会如何应对呢?”学生在教师提示下展开思考,很快就找到一些思维出口。有学生设计:巨人重新整修了花园,开通了更多通道,为孩子们建设更多游乐场所,并通过广告进行宣传,邀请孩子们来玩耍。也有学生设计:巨人为孩子们准备了丰盛的晚餐,邀请孩子来看灯火晚会,对花园进行重新装修……教师为学生准备了创新性的训练任务,有效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利用丰富想象力为童话创编了更为吸引人的景物,丰满了童话内容,创造了更多亮点,让童话有了更多看点。学生有丰富的联想力,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思维优势,引导学生展开创意思考,自然能够赢得学习主动权。

2.2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

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对于语文知识的理解能力都是不一样的,为了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教师对于每一位学生的阅读水平以及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学习能力都需要进行分析。通过对学生理解能力的分析,对学生进行分层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更好地进行学习,也可以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相关的课堂知识,让学生对语文的学习产生兴趣。

例如:在语文课堂中学习古诗《悯农》时,会有学生不理解古诗的内容,但是也有理解地十分迅速的学生。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需要照顾到理解能力较为欠缺的学生,在课堂教学时应为学生耐心地讲解古诗含义,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

2.3课程教学方法的多元化融合

教学方法的多元化融合,也是有序的学科课堂授课效果推升策略。所谓教学方法的多元化融合,并不是直接将所有的教学方式都融合在一处,而是科学、有序的进行教学策略的承接,这样方可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升上来。其一,合理进行教学方式的运用,是要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合理进行教学知识结构的规划,从而创造“多而不乱”的教学氛围;其二,教学方法的多元化融合,体现为语言学习中听说读写,基础知识和基本情感之间的有序性衔接,丰富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体验强度。

比如,小学语文教师开展《我爱故乡的杨梅》教学课程安排过程中,就主要是通过创建课内外之间相互承接的课堂体系进行学习环境安排:(1)教师在课文教学前,指导学生以“家乡的最爱”为话题,收集有关自己家乡的相关故事;(2)在课堂教学期间,教师组织学生将课文中的情感领会与前期收集到的信息对比分析,以理解课文内容;(3)教师在课程结束前指导学生对文章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并以“故乡的……”为题,指导学生进行习作练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未来社会生活环境这一优势,指导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期间,进行“情感转移式”的学习体会,其过程可以突破学生对学习内容之间的“生疏感”问题,以更为熟悉的环境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阻碍因素被逐步清除掉,语文知识的学习主动性也就会增强,课堂教学效率就会逐步提升上来。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的教育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加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并且,可以帮助学生打好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基础,更好地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路锁军.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9):253.

[2]倪金香.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二).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723-725.

[3]高雪春.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年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1154-1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