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014030
摘要:本文通过对课程思政内涵的阐释,以及论述了应用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途径:树立课程思政的理念;利用实践教学实施课程思政;来全面提高应用性人才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思政融合;英语;策略
前言:外语教学应为提高综合人文素养服务,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刻不容缓。高校应以课程为载体将思政教育融入外语教学科目和教育活动中,在这方面,应用型大学的英语教学也因如此。用"课程思政"理念来培养新一代高素养、新思想的综合人才,性才是实现社会对于未来人才的培养理念和践行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课程思政的内涵
单一地通过特定的课程在学生的意识领域进行思想教育已经不占优势,而是要把课程思政这种教育理念融汇到所有课程中去,对学生的精神指引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课程思政"可以分解开来理解,"课程"是平时教师所教授的各类课,包括各种知识和技能;"思政"是课程的"副产品",它满足了学生对知识技能接纳的同时完成了对学生思想、价值、意识的引领。所以在实际授课中,英语教师应努力挖掘自身优势以及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承载的价值目标、去向和准则以高效、生动和具体的方式融入到日常知识学习中。
二、大学英语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缺失的现状
部分大学英语教师只是侧重于英语语言知识、文化和技能的教授,片面关注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提高,而忽视了大学英语教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对开展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存在认识不足的问题。甚至一些大学英语教师还认为有关学生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的培养应该隶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由思政教师和辅导员承担,而自己只负责上好专业课,使学生能够通过英语等级考试,能够顺利毕业。这就为大学英语教学蒙上了一层功利色彩。因此,在此种情形之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渠道和载体都难以得到有效扩展,同时也使学生失去了在英语课堂上接受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教育、价值观教育等思想政治教育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全员育人工作和全方位育人工作的开展。其次,大学英语教师大多都具备英语语言文学、翻译学等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但思想政治理论基础较为薄弱,缺乏相应的思政教育经验,难以深入挖掘大学英语课程中的思政资源,使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方式过于僵硬,未能考虑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参与性,这也极大地抑制了大学英语教学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
三、课程思政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施路径
(一)创新教学方法,增强课程思政的实效性
教师应及时找寻学生的关注点,并据此找准时机, 深入挖掘学生的潜力,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例如,教师可收集有关我国社会热点的英文报道,并鼓励学生就其中的问题进行英文的主题演讲,之后再由其他学生对其进行评价,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在一次次的思想交流与碰撞中完善自身的观点,这样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和主动思考的意识,还能提升学生对于国家时事热点的关注度;教师可让学生搜集身边的英文翻译(如商场、景点、机场、道路等),并将其汇总整理,然后在课堂上分小组讨论其中的可取之处和不足之处,这样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还能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集体荣誉感以及对于自身所处地域的责任感。最后,教师可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比如iwrite智能评阅系统等,结合慕课、微课、各种学习类App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依照教学任务制作微课视频,并要求学生指出自己从中学到的语言知识和人文知识,促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二)开展第二课堂
利用第二课堂实施隐形课程思政教学也是必要的。例如,英语辩论赛主题可选用从国际和国内视界对比分析的主题,放寬学生的视野,感受文化差异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用英语表演汉语话剧和小品,打破文化单向交流,领略文化艺术的沟通是无国界的;英语演讲比赛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作为大众文化引领学生的价值目标、取向和准则;英语配音比赛主题可以选取经典影视桥段、旅游介绍、科技、地理、考古、历史等,主题丰富多彩,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和培养学生的兴趣点。第二课堂活动不仅是学生学习和娱乐的途径也是实施课程思政的有效载体,所以广大英语教师要充分利用第二课堂活动开展课程思政的隐性教学。此外,使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来实施课程思政也是很好的选择,如今互联网发达,为学生在网上收集资料,进行自主学习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英语教师学要设计一些能够引发学生产生同理心的、激发学生正能量的或启发学生智慧的专题,然后引导学生在互联网上自主学习,最后在进行课堂讨论,多鼓励学生自己总结归纳,潜移默化的思政内容作为情感目标最后产出。以学生为主体第二课堂教学也是实施课程思政的有效载体,其舍弃了说教式的思政方式,教学效果事倍功半。
(三)增强教师的思政意识
教师是英语教学的主要领导者和参与者,教师的专业素质以及职业素养会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在"课程思政"教学中首先应该增强教师的思政意识,明确的认识到思政教育的重要性,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为学生提供最适宜的教学模式。学校也应该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进修以及学习渠道,定期为英语教师组织开展"课程思政"研讨会或者座谈会等,让英语教师能够形成高度的思政意识;同时英语教师还应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以及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自觉并主动的参与到英语思政的教学中。
(四)丰富英语教材内容
教材是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并掌握英语技能的重要途径,但是就目前而言,在很多英语教材中对思政理念的渗透性还不强,缺少一些思政元素、理想信念或者爱国主义等方面的内容,因此这就需要学校为学生编制丰富的英语教材,强化英语课程的思政功能,凸显中国元素并体现出思政的引领作用,包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的传统美德、文化等。比如:在教材中可以融合中国的经济、政治或者文化相关的文章;或者在课后的练习中还可以设置中西方文化之间的辩论题或者探讨题等内容。此外,还可以从中国的传统节日中汲取养分和力量,用英语介绍中华文化和传统习俗,让更多的群体能够对中国有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结束语
百年大计,教育为先。要响应习总书记"立德树人"的理念,就需要广大教师潜心研究如何高效的开展大学英语思政教学。教师应该不断探索有关提高学习者文化间的认同与异同以及思政教育、理想信念以及人文素养的英语教学模式。承担起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所有应用型大学里的英语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苏晓俐,刘姗姗,马武林. 国内基于翻转课堂的大学英语教学研究评述[J]. 外国语文,2019,35(01):142-148+155.
[2]兰玉玲.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J]. 英语广场,2019(02):39-40.
[3]汪静. 基于泛雅平台和学习通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J].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9(04):28-32.
[4]李志娇. 跨文化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及对策研究[J]. 智库时代,2019(46):202-203.
[5]靳秀莹. 大学英语教学“课程思政”实施策略探索[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11):61-63.
[6]朱文宣. 大学英语教学研究的应然性转向——基于近十年国内外英语教学研究的比较分析[J]. 外语电化教学,2019(06):46-52.
作者简介:
贾丽霞,女,籍贯:内蒙古鄂尔多斯,汉族,副教授,大学本科,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法,主要从事英语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