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观察,“善”思考,“妙”调整——谈如何在幼儿自主游戏时看懂幼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11
/ 3


“巧”观察,“善”思考,“妙”调整——谈如何在幼儿自主游戏时看懂幼儿

朱冰洁

常州市天宁区红梅幼儿园 213000


【摘要】游戏是幼儿因内在需要而自发进行的活动,本文旨在探讨在幼儿自主游戏时,教师如何有效的实施“三步走”,一是能关注到幼儿那些令人欣喜的“魔法时刻”;二是对于幼儿游戏行为的解读;三是调整策略,教师在面对幼儿如此的行为时,思考后面该如何更好地支持幼儿的发展。这样教师才能真正走进幼儿的内心,看到每个幼儿自我学习和成长的力量。

【关键词】自主游戏,观察,材料,探究

【正文】

陈鹤琴先生说过,“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特征,游戏是儿童的工作,游戏是儿童的生命。所以大多数情况下,游戏是幼儿因内在需要而自发进行的活动。但很多老师在组织幼儿游戏过程中却总有着这样的困惑:当孩子们的游戏开始时,您——孩子们的老师,应该做什么?对此问题,我进行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以下面几个镜头为例,一起来探讨我们如何“巧观妙想”来有效支持幼儿自主游戏?

  1. 理发屋里的小讨论”——材料的缺失能引发幼儿的自主探究

镜头捕捉:

几个孩子正在理发屋玩,扮演理发师的妹妹突然跑来问我:老师,我记得妈妈每次去理发的时候都要洗头的,可是这里没有洗头的水池,怎么洗头?

我笑着说:“你们想想,我们教室里有什么东西可以用来做洗头池呢?”

理发屋里的“小伙计”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商量起来。突然一个弟弟兴奋叫道:“我们可以用‘美术天地’的鞋盒!”于是他过来征求了我的意见,便取下鞋盒的盖子,把盒身放到了理发屋中,洗发池有了,还真像那么一回事!随后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地排队准备洗头……

思考分析:

角色游戏一直是幼儿喜欢的活动,他们可以在其中自主地扮演各种生活中的角色。“理发屋”接近幼儿的生活经验,幼儿在玩中发现了理发屋中应该有的东西却没有,而正是在这种“不完整”的环境中,幼儿就需要想办法去解决问题,发挥自己的创造力。看得出,游戏中的孩子具有较强的观察、分析、判断能力,这在同年龄段的幼儿中,实属难得。在探索的过程中,她能够运用教室里的其他材料去自制缺失的材料,当他们通过自己的讨论并努力思考后解决了问题,是多么有成就感。

调整策略:

1.为幼儿的自主游戏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当教师发现幼儿的游戏并没有按照预设的目标开展时,不应轻易干预或急于帮助包办,而应在一旁耐心观察,做出思考和判断,适时引导幼儿自主思考探究。这个案例中,教师投放了各种角色区材料,但没想到因为没有“洗头池”,引发了预料之外的探究点。对此,教师不是马上制作一个洗头池投入到游戏区,而是耐心观察的基础上给予幼儿适时的引导,帮助他们获得了有益的新经验,保护了他们的探究愿望和好奇心。这种心理上的支持能够对幼儿的自主探究活动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转变思路,把材料的选择权交给幼儿

教师可以在班级角色区为游戏设置一个材料收集箱,鼓励幼儿自己收集材料,扩充角色区的各种玩法,从而更好地激发幼儿游戏的灵感,丰富游戏内容。另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幼儿游戏的情况,引导他们不断地丰富和更换游戏材料,如有意识地选择一些大小、种类不同的材料,以更好地自制游戏区的材料。

3.设置“开放性”材料,增加解决问题的机会

“理发屋”的游戏启示我们,在游戏活动前,一些不平衡的环境反而有意想不到的结果,所以我们通过有意地设置一些半成品或是不完整材料这一策略,让幼儿在与这些环境接触中,尝试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经验来自主游戏,用自己的方法来玩,而不是完全顺着老师的节奏游戏,同时幼儿的各方面能力也会随之提升。

  1. 小医院里的烦恼”——每个幼儿都应是游戏的主角

镜头捕捉:

在一次医院游戏中,兰兰跑来和我说:“老师,我想到医院去玩,可是他们不让我进去。”我了解到原来是“医院”里的人满了,于是我鼓励他到别的游戏区去玩,可是辗转了一会,兰兰再次跑来恳求我带她去“医院”玩,在老师做工作后,终于医院的“医生”同意让兰兰进去玩,可是没想到老师一转身,“医生”就十分厉害地对兰兰说:

“你去排队,看医生要排队!”她无奈地看着旁边的孩子有的在配药,有的在拿听筒看病,有的在收钱……可她却无所事事,兰兰就这样玩了一次医院游戏。

思考分析:

创造性游戏具有它独特的自由性,能充分发挥幼儿在游戏中的主动性,可我

们在游戏进行时,总会发现一部分幼儿像兰兰一样,不能如愿玩自己想玩的角色,不能很好地融入到游戏中去,永远只是处于“从属”地位,有时还会遭到同伴的排斥。那么怎样让每一个孩子都获得游戏的主动权,做游戏真正的主人呢?我们需要更好地关注不同类型的幼儿,给予支持。

调整策略:

  1. 关注幼儿个性差异,营造“关怀型”环境

兰兰属于性格比较内向的孩子,胆子小,不愿意主动和人交往,所以在孩子中也不是很受欢迎,朋友也少,所在这个时候,教师就需要走进兰兰这样的孩子,主动关注他们,对他们多倾注一份爱心。可以采取以下一些策略:

  1. 发现其身上的闪光点,在集体面前给他们自我展示的机会,比如在绘画活动中,多展示他们的作品,活动时多给他们自我表达、表现的机会。

  2. 可以让一些性格互补的孩子结伴玩,互相影响,互相成长。

  3. 多在集体面前赞扬鼓励他,帮助他建立信心,有被关注感。

  1. 关注幼儿能力差异,创设“平等型”环境

兰兰属于你能力较弱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不强,游戏水平不高,所以很难成为游戏的“瞩目人物”。那么我们在关注到能力强的孩子游戏的同时,不能忽视能力弱的孩子,要给予他们平等的目光,与幼儿一起游戏,在游戏中引导支持幼儿,并指导他们怎样更好地参与到游戏中,鼓励其尝试自己解决问题,解决矛盾,让幼儿在游戏中赢得主动。

三、“美工区里的小风波”——提倡“慢养”,相信幼儿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镜头捕捉:

这天的美工区主题是“自制剪贴画”,圆圆选了一张废旧的杂志,她看中了其中一个“美丽的公主”,想拿剪刀减下来,可是由于对剪刀操作不熟练,圆圆剪得一点不均匀,看到这种情形,我忍不住去帮助她,边拿过她手里的剪纸边说:“老师帮你把这个‘公主’剪剪好。”可是圆圆恳求地看着我说:“老师,我自己会修一下边的,我只是把它大概剪下来!”她的这句话让我觉得我好心帮了倒忙,于是我放心交给她自己剪,过了一会,她果然用她的办法把“公主”剪得很漂亮,开始添画背景……

思考分析:

这个镜头中我的“好心帮倒忙”提醒了我,在指导孩子游戏时要多观察,不要操之过急地去干预,静静等待,让幼儿自己去尝试解决问题,让他们能专注于游戏,不要去用我们成人的思维去打扰他们的思考,或许有不一样的“风景”。

调整策略:

  1. 多一点观察,少一点干涉

在孩子的游戏中,教师作为一名观察者,需要及时扑捉到幼儿的兴趣点,了解孩子的需求,给予孩子实时的帮助,而不是忽视孩子的意愿,横加干预,做活动区不受欢迎的人。

  1. 期待发现,允许出错

幼儿是天真的,是缺乏经验的,教师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要求幼儿,应给幼儿自主探索的空间,耐心等待,用发展的眼光来看他们,允许他们出错,鼓励幼儿自己纠正错误。同时用“启发式”和“讨论式”的指导方法,让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给予幼儿一些线索,引导他们在互相讨论及自我思考中探究,最终能在游戏中获得提升。

  1. 师幼互动,共同成长

幼儿给我们带来的惊喜是意想不到的,师幼互动是双向构建的。教师的实时指导会给幼儿带来成长和发展,而幼儿的启发,又能是教师反思、调整,促使自身不断进步。因此不要小看幼儿的发现,积极的师幼互动使我们共同成长。

四、“开心卖场里的友情提醒”——家园共育,让游戏更精彩

镜头捕捉:

今天是我们班的家长开放半日活动,这次的主题是孩子们最热衷的“开心卖场”,卖场分为两大块:超市区和用餐区,孩子们玩得很起劲。收银员琪琪那里排起了“长龙”,她更是手忙搅乱,应接不暇。康康突然冲着琪琪说道:“你算错了,我买了一条鱼5元,我给你10元,你应该找我5元,可是你没找我钱!”琪琪想了想,反应过来了,找了康康5元。这是我发现站在旁边的康康妈欣慰地笑了,原来康康妈看到很多孩子都没有按照商品价格付费,收银员也比较马虎,没有仔细算一算,所以他就轻轻地提醒了康康,看看钱有没有找对,终于,康康妈的友情提醒让孩子们注意到了游戏的规则。

思考分析:

幼儿教育从来不是幼儿园单方面的教育,家园合作才是最佳途径。《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共同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在镜头中,教师抓住了家长半日活动的契机,让家长亲近孩子的游戏,观察孩子的游戏,带孩子一同游戏,努力营造“同步式”、“开放式”的家园共育氛围,一起促进孩子在自主游戏中提升与发展。同时家园互动让游戏教育更有效,如:教师可以从家长那里了解更多孩子的喜好、兴趣点、生活经验,从而生成孩子们喜欢的游戏。而家长可以通过对孩子在园的游戏情况的了解,帮助孩子丰富生活经验,适应集体游戏,所以家园共育是支持幼儿自主游戏的有效策略之一。

调整策略:

1.开展互动辅导,提高家长科学育儿知识和水平

动员家长积极参与以幼儿发展为主题的家长会、经验交流会、开办家教沙龙等。我们不仅仅停留在幼儿园对家长的单向指导上,而更强调教师、家长与家长之间的多向互动。为家长提供宽松的交流环境与机会,参与有关孩子教育问题的讨论,提高家长的育儿水平。为了使讨论的话题接近家长的需求,激发他们参与探讨的兴趣,并能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2.积极引导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增强相互间的情感

首先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幼儿园节日活动。如:“三八节”时,我们邀请幼儿的妈妈们到幼儿园与孩子共同活动。孩子们把亲手制作的贺卡、礼物、红花等送给妈妈,并说一句祝福的话时妈妈们都非常感动。

再者可以邀请家长参加开放日教育活动。让家长来幼儿园进到孩子班里面和孩子一起游戏、玩玩具、学本领、加深家长对幼儿园教育内容和要求的认识。事先要向家长介绍一日活动的目的和完整的活动计划,让家长“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并指导家长在活动过程中如何观察。

3.充分利用家长的资源,家长“变”老师促幼儿成长。

家长来自各行各业,从事的工作不同,兴趣爱好也不同。他们有着各种专业知识技能,我们就吸引不同职业的家长成为我们的助教老师,充实教育力量。请家长进课堂当“老师”。如:幼儿换牙时,我们邀请当牙科医生的家长来给孩子们讲如何保护牙齿的卫生保健常识和注意事项或邀请有爱好唱京剧的家长为幼儿表演京剧,讲解各京剧脸谱所代表的人物并教幼儿绘画脸谱等。孩子们从家长们那里得到了许多老师这里得不到的最真实、最直接的对事物的认识。孩子们获得初步的社会知识,从而丰富了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

总之,教师在幼儿自主游戏时要的巧妙地观察,灵敏地思考,智慧地调整,对幼儿游戏的指导,一定要本着体现幼儿的自主性和体现幼儿游戏的特点为前提,对幼儿的游戏进行积极的引导使孩子们在游戏的过程中真正体验到快乐、幸福!作为教师,在游戏中应看懂幼儿,走进幼儿,并恰当地采取一定的策略来鼓励支持幼儿的自主游戏,才是真正的尊重儿童,呵护天性,才是真正的儿童立场的体现。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

[2]董旭花,韩冰川,刘霞.幼儿园自主游戏观察与记录[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5

[3][瑞士]让.皮亚杰著.傅统先译.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M].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