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市第二医院 福建 龙岩 364000
摘要:目的:探讨小剂量阿帕替尼与化疗联合治疗晚期胃癌的效果。 方法:选取于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84例晚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2例。对观察组患者使用小剂量阿帕替尼与以氟尿嘧啶为主的一线化疗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仅使用以氟尿嘧啶为主的一线化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的数据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更高(x²=4.266,p=0.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明显(x²=6.222,p=0.013),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小剂量阿帕替尼与化疗联合治疗对晚期胃癌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较单纯化疗无明显增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小剂量阿帕替尼;化疗;联合治疗;晚期胃癌;治疗效果
前言:胃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可占胃部恶性肿瘤的95%以上。有数据显示,每年全球胃癌的新增病例约为100万例,病死人数高达74万,已位居全部恶性肿瘤诊断病例的第4位以及恶性肿瘤病死率的第2位。随着医疗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胃癌的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有所下降,但在我国仍然是最为多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为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近年来,小剂量阿帕替尼与化疗联合治疗被越来越多的专家及学者所认可[1]。为进一步明确该治疗措施的疗效,本实验特选取我院收治的84例晚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小剂量阿帕替尼与化疗联合治疗晚期胃癌的效果进行了重点的分析探讨。具体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资料
取于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84例晚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2例。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为进展期胃癌,肿瘤组织已超出肌层,大体病理分型按Borrmann分型为弥漫浸润型,按组织病理学分型(WHO)为腺癌,临床分期均为Ⅳ期,均无化疗禁忌及阿帕替尼使用禁忌。②所有患者在初次诊断时均检测肿瘤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状态,原位杂交技术(ISH)检测结果显示HER2基因无扩增。所有患者均已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本实验已获得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对照组:男:女=25:17;年龄在35岁至68岁间,平均年龄为(56.32±2.12)岁。
观察组:男:女=23:19;年龄在36岁至70岁间,平均年龄为(56.53±2.13)岁。
将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对比,提示组间差异小,在统计学上无意义(p>0.05),可比较。
方法
所有患者都进行补液、加强营养、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以氟尿嘧啶为主的一线化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艾坦甲磺酸阿帕替尼片(生产企业: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40103,药品规格:0.25g*10片/盒),于餐后半小时口服用药,每日1次,每次服用剂量为250mg,连续治疗,直至疾病进展或者是出现无法耐受的不良反应。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
治疗有效率:采用实体肿瘤疗效判断标准(RECIST标准),所有靶病灶消失,无新病灶产生,肿瘤标记物恢复至正常水平,并可维持4周不变为完全缓解;所有基线靶病灶最长径总和减少达到或超过30%,并可维持4周不变为部分缓解;所有基线靶病灶最长径总和减少小于30%,且增大不超过20%为疾病稳定;所有基线靶病灶最长径总和增大达到或超过20%,亦或是出现了新病灶为疾病进展。其中“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都视为本次治疗有效,治疗有效率=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
不良反应包括白细胞减少、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蛋白尿、高血压、恶心、呕吐、手足综合征等。
1.4 统计学
文中所有资料的处理软件均为SPSS20.0,其中计数资料使用[n(%)]表示,x²检验,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t检验,若所对比的数据间差异较大,在统计学上有意义,则使用P<0.05表示。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对比
与对照组患者的数据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更高,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如表1:
表1: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n(%)]
组名 | 例数(n) | 完全缓解 | 部分缓解 | 疾病稳定 | 疾病进展 | 治疗有效率 |
对照组 | 42 | 3(7.14) | 20(47.62) | 9(21.43) | 10(23.81) | 23(54.76) |
观察组 | 42 | 15(35.71) | 17(40.48) | 6(14.29) | 4(9.52) | 32(76.19) |
x²值 | - | - | - | - | | 4.266 |
p值 | - | - | - | - | | 0.038 |
2.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大,在统计学无意义(p>0.05)。如表2:
表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组名 | 例数(n) | 发生不良反应 | 未发生不良反应 |
对照组 | 42 | 3(7.14) | 39(92.86) |
观察组 | 42 | 5(11.90) | 37(88.10) |
x²值 | - | 0.552 | 0.552 |
p值 | - | 0.457 | 0.457 |
3 讨论
胃癌指的是起源于胃粘膜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2]。其主要发病机制为:在不良环境、饮食以及幽门螺杆菌等多种致病因素的单独或共同作用下,COX-2(环氧化酶)、表皮生长因子以及转化生长因子-α等介导发生持续慢性炎症,按照 Correa描述的肠型胃癌的发生顺序,由慢性炎症一萎缩性胃炎一萎缩性胃炎伴肠化一异型增生而逐渐向胃癌演变[3]。根据胃癌的进展可分为早期胃癌以及进展期胃癌。进展期胃癌又可细分为中期胃癌及晚期胃癌。当病灶侵及浆膜或浆膜外时即为晚期胃癌,上腹疼痛、餐后加重、纳差、厌食及体重降低是其主要临床表现[4]。化疗是目前临床上较为常用的一种晚期胃癌治疗方式,尽管胃癌对化疗不够敏感,但术前、术中、术后化疗仍有一定作用,可使肿瘤缩小,增加手术根治及治愈机会[5]。现临床上多主张小剂量阿帕替尼与化疗联合治疗[6]。阿帕替尼是一种用于晚期胃癌靶向治疗的药物,属于多靶点的药物[7]。阿帕替尼是目前晚期胃癌靶向药物中唯一一个口服的制剂,同时也是被证实在晚期胃癌标准化疗失败后安全有效的口服药物。它可以通过抑制肿瘤组织新血管的生成,显著延长晚期胃癌患者的生存期[8]。
本实验特选取我院收治的84例晚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观察组患者使用了小剂量阿帕替尼与化疗联合治疗,重点分析探讨了小剂量阿帕替尼与化疗联合治疗晚期胃癌的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明显(p>0.05)。
综上所述,小剂量阿帕替尼与化疗联合治疗晚期胃癌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且不良反应较单纯化疗无明显增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章烨,邬晓敏,李蔚, 等.小剂量阿帕替尼与化疗联合治疗晚期胃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9,19(A5):19-20.
陈耀成,廖亚勇,林婉明, 等.小剂量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8,8(15):16-19.
寻琛,王琳,张瑜, 等.阿帕替尼治疗甲胎蛋白阳性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7,22(10):924-928.
唐友明,田洪刚.阿帕替尼联合化疗在Ⅳ期胃癌中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65):12810-12812.
田春艳,彭仁,白婷婷, 等.阿帕替尼不同起始剂量治疗晚期胃癌不良反应及疗效观察[J].实用肿瘤杂志,2018,33(1):66-69.
王育生,温璐.甲磺酸阿帕替尼片治疗二线后晚期胃癌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18,25(5):478-480.
李孟阳,刘丽珠,韩波.低剂量阿帕替尼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8,24(3):502-506.
[8]宋东,杨晓玲,冯慧晶, 等.低剂量阿帕替尼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分析[J].肿瘤研究与临床,2019,31(7):469-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