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锁髓内钉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临床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12
/ 2

带锁髓内钉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临床效果

马学忠

北京市房山区第一医院 北京 102400

摘要:目的观察交锁髓内钉治疗外伤性肢体骨折后骨不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60例外伤性肢体骨折后骨不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加压钢板治疗,观察组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手术指标、膝关节功能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6%。67% (2= 5.192, P = 0)023);观察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Lysholm、IKDC评分均高于治疗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36。67%(卡方= 7)954, P = 0。005)。结论带锁髓内钉治疗创伤性四肢骨折后骨不连是有效的。改善手术观察指标,改善膝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

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带锁髓内钉; 四肢创伤骨折; 骨不连; 临床效果

肢体外伤性骨折后骨不连是临床肢体骨折中常见的一种愈合不良,对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影响很大,患者通常需要临床手术才能恢复良好。在四肢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因为人类的骨头有自我修复的能力,因此,大多数患者在治疗后复位和固定可以自愈好,少数患者复位固定后,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不好愈合和骨不愈合状况,影响骨折的治疗,患者早期症状在实际临床治疗非常重要,为了患者的健康,临床治疗更重要的是,在不同的临床特点的治疗中,所以在实际的临床中选择好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临床的治疗效果。基于对我院2019年1月- 10月收治的60例外伤性四肢骨折不愈合患者行锁髓内固定和加压钢板固定的临床疗效分析,现报告如下[1]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 2017 年 10 月 - 2018 年 12 月十堰市郧阳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 60 例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30 例。对照组男19 例,女11 例; 年龄17 ~65( 41. 35 ±10. 68) 岁; 双侧股骨骨折 4 例、左侧股骨骨折 15 例,右侧股骨骨折 11 例; 病程7 ~ 20( 13. 57 ± 6. 45 ) 个 月。观察 组 男 20 例; 女 10 例,年 龄18 ~ 64( 42. 05 ± 10. 71) 岁; 双侧股骨骨折 5 例,左侧股骨骨折14 例,右侧股骨骨折 11 例; 病程 7 ~ 21 ( 14. 20 ± 6. 22) 个月。2 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或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 均确诊为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者; 年龄 <70 岁者。排除标准: 病理性骨折引起的骨不连者; 外伤引起的骨折再发生者; 有严重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者。

1.3 方法

对比组采用加压钢板固定治疗,主要方式为:标记骨折部位,对骨折部位进行手术切口,依次切开皮肤、筋膜等组织,使骨不连部位充分暴露,依据骨不连的状况选择适当长度的加压钢板,将钢板放置在骨不连部位,依次将骨螺钉置入,逐渐加大压力旋转,确定骨不连部位复位良好后进行手术切口缝合。

研究组采用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主要方式为:在骨不连部位进行 15 cm 左右的切口,具体切口操作与对比组一致,确定骨不连部位充分暴露皇后,依据患者的骨不连状况选择横断面或者梯形断面方式对骨折部位进行修复,采用骨刀将骨硬化部位处理,硬化骨质处理良好后进行扩髓,完成扩髓操作后,在骨不连端置入髂骨块,并进行复位,复位良好后进行髓内钉固定,将髓内钉置入后观察固定状况良好进行手术切口缝合。

1.4 观察指标 ( 1) 比较 2 组临床疗效。( 2) 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骨折愈合时间。( 3)比较 2 组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 采用 Lysholm 与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估表( IKDC) 进行评估,其中 Lysholm 量表包括 8 个项目,分数越高表示膝关节功能越好; IKDC 量表包括10 个项目,分值 0 ~ 100 分,分数越低表示膝关节功能受损越严重。( 4) 统计 2 组并发症发生率。

疗效评价标准优: 术后,患者骨折处没有痛感,可自如活动,未出现障碍,骨折愈合良好; 良: 骨折处未出现痛感,可自如活动,骨折愈合较好,X 线结果显示有骨折线; 差: 不符合上述标准。优良率 = ( 优 + 良) /总例数 ×100%。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 96. 67% ,高于对照组的 76. 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2.2 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2.3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比较 治疗前,2 组 Lysholm、IKD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5) ; 治疗后,2 组 Lysholm、IKDC 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2.4 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出现感染 1 例、下肢静脉血栓 1 例;对照组出现感染 3 例、下肢静脉血栓 2 例、再次骨折 1 例、愈合不良 3 例、关节僵硬 2 例。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 6. 67%( 2/30) ,低于对照组的 36. 67% ( 11/3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创伤性肢体骨折骨不愈合的临床病因尚不清楚,但,据有关分析其发病率和骨折患者术后局部血液供应和营养摄入量和骨折端血供力有较大的关系,针对这一点,在实际临床预防这种疾病[2],需要良好的营养摄入量,调节身体的过程中注意避免恢复肢体挤压,确保其血液循环良好。在临床选择合适的固定方式,可以有效减少临床患者肢体挤压,目前临床使用更多的压力板固定锁髓内钉固定在两个方面,一种带锁髓内钉在临床可以有效地避免病人肢体挤压,使病人的血液能进行循环,在实际临床症状的患者更好的治疗效果,对混凝土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3]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76.67%)。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36.67%)。可见,带锁髓内钉治疗创伤性四肢骨折后不连具有以下优点:髓内腔内固定有利于骨折端恢复;锁髓内钉切口小,不会损伤骨膜,有助于降低手术风险;在治疗外伤性肢体骨折后骨不连中,髓内钉可加速骨痂的形成,适度的压力可避免骨折移位[4]。在治疗外伤性肢体骨折后骨不连中,髓内钉治疗可减少手术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改善预后[5]

综上所述,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外伤性肢体骨折后不愈合,可以改善手术观察指标,改善膝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杨笑宇.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的效果[J].医疗装备,2020,33(02):131-132.

[2]王波.分析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采取带锁髓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J].当代医学,2020,26(04):172-173.

[3]张伟,张志强,李伟,田峰,何彦国,朱先龙.带锁髓内钉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临床效果探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34):91-93.

[4]曹勇.探讨带锁髓内钉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临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7):74+81.

[5]庞勇峰.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30):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