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沙坪坝区阳光家园小学 400033
摘要:数学作业是数学课堂教学实践基地,是检验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和领悟程度的试验田,是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练兵场,在学生数学素养的养成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该在关注作业设计的知识性、及时性,层次性、趣味性、开放性、自主性、合作性、生活性,运用有效的策略,努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 设计与运用 作业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数学素养培养有明确规定:“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价值在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养成。良好的数学教育不仅要让学生理解和运用一些数学概念,掌握一些数学方法,还应当包括使学生感悟一些数学的基本思想,积累一些数学思维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经验。”笔者在多年的数学教学中发现,教师们在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方面,可谓煞费苦心,尤其对教学设计、课前准备和课中教学的研究,可以说是既深又透到达了无以复加的程度。然而,教师们的苦心经营往往收效甚微、事倍功半,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顾此失彼、百密一疏,仅仅依赖教科书和迷信习题集,缺乏针对性的作业设计,忽视了对作业设计的研究。
常言道“教者若有心,学者必得益。”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隐含着育人因素,作为教师,需要用心去挖掘和运用这些因素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所用。就数学作业设计而言,也是体现教师教学艺术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在具体的作业设计中,需要根据学习内容、学生状况精心设计合理有效的数学作业,让数学作业起到拓展孩子的学习空间、减轻了孩子的课业负担、激发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发展他们的个性特长、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作用。
(一)注意作业的层次性,保护学生的自信心
孔子倡导因材施教,在今天新课程的背景下更应该得到体现。“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基础不同、能力不同、性格不同、习惯不同、兴趣不同的个体。”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考虑每个层面的学生,进行分层培养,让其在自身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树立学习自信心。在作业布置中,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差异,将作业设计成“选做作业”(优生发展),“常规作业”(中等生作业)和“基础作业”(辅差作业),供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进行选择性的完成作业。这样一来,基础差的学生可以选择做一些基础性的题目,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优等生则可以直接选择做难度大、拓展性强、有利于思维训练的“选做作业”,每个学生通过不同的练习在原有的基础上各有收获,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树立良好的自信心。
(二)体现作业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程标准指出:“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
数学作业如果设计得具有趣味性, 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和促进智力的发展。反之,如果作业仅仅是重复性的计算题,或者是布置一些仅仅为考试服务的题目,那么学生就会被动地完成,没有积极性,觉得数学作业枯燥无趣,久之就失去了学习数学的乐趣。所以说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感受, 尽量做到“活”一点、“新”一点、“趣”一点、“奇”一点,考虑习题的多样性和创新性,进行趣味性设计,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让作业不再枯燥,让学生喜欢上数学作业。
(三)体现作业的自主性,发展学生的主动性。
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老师只是组织者和引导者。在作业设计中可以设计预习的作业,给他们提供自主探究,独立获取新知的机会;可以设计让学生编写作业题的作业,使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提出问题。设计自主性强的作业会给学生提供了独立思考和实践操作的机会,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才能。
(四)提高作业的合作性,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五)关注作业的生活性,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
新课程下的作业,“应该是体现课程意义及人生意义的重要内容,构成学生课外、校外生活的重要生活时空,成为学生成长的履历和生长点。”因此,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要转变观念,不要再把作业要求定义为检验学生数学知识掌握情况的惟一标准,而应该让学生在生活中去体验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过程,去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去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特征,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无处不在的意识,激起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
(六)体现作业的开放性,启发学生创新思维
“现实生活的问题往往存在于比较复杂的、信息不完备的现实情境之中,它的解决不仅需要学生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需要学生具有发散性的思维和创新的能力。”为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与现实性和挑战性相结合,设计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为目的的开放性的作业。比如设计一些一题多解的题目呀,设计一些比课本层次稍高一些的题目呀。比如我在学习完分数乘法混合计算的知识后,就设计了一道这样的简便计算题目:×+×,让孩子们自主探索,以此调动学生追求成功的潜在动机,在练习中拓宽思路,学会举一反三,使学生 真正成为一个创新者。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刘洪赏.小学数学实验教学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
[3] 孔企平.小学儿童如何学数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 杨军.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
[5] 杨庆余.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6] 王蕾.PISA对学生数学素养的评价[J].数学通报,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