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预设---创造无限生成“空间”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22
/ 2

精心预设 ---创造无限生成“空间”

王清明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莲花实验中学


【摘要】精心预设教学过程,是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活动追求的目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应对学生在课堂中出现的生成性资源,让课堂教学活动充满丰富、精彩的“课堂生成”,才能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营生更多意外惊喜。本文从课堂预设的必要性、操作性及如何创设课堂生成进行了简要阐述,以供一线老师参考。

【关键词】课堂教学;预设;课堂生成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是师生认知、情感和体验互动交流、彼此相长的动态过程,摈弃封闭的单线灌输、期待精彩的课堂生成,是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活动追求的目标。有效应对学生在课堂中出现的生成性资源,让课堂教学活动充满丰富、精彩的“课堂生成”,才能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营生更多意外惊喜。
记得前些日,在《湖南教育》上学习到袁苍松老师一篇《在有限的时间内创造无限的生成空间》的文章,其中就有这样的论述:树立惜时观念,不开“无轨电车”;减少时间损耗,避免“无效劳动”;运用统筹方法,实现“无缝连接”;把握最佳时域,促进“无痕生成”。对于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内创造无限的生成空间有很好的阐释,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之中,我对此也有深刻的体会。

作为教师,要借助精简的预设、开放的空间,催生“意料生成”;并依赖灵活的教学机智,邂逅“意外生成”,精彩的课堂教学往往是这样演绎和“生成”的。

精心营造课堂预设,所谓“精心”,其一层含义为:教师要有惜时如金的观念,回想早年曾专门赴山西学习“洋思”教学模式,其中中的“先学”、“后教”,对此便有清楚的阐释,“洋思”模式中“教”的原则便是:学生会的不教,学生能说明白的不重复,学生不会的尽量让学生自己解决(即“兵教兵”)。而同一时期的山西“长子”模式即在“洋思”和“杜郎口” 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同样有很好的体现。这些曾风靡一时的教学模式,虽然会因某些原因让它成为一种有些生硬的、固化的模式,但它终能存在很长一段时期,还是有它独特生存原因。其次,教学预案必须开放,具有严密的线性设计,切除多余、琐碎的教学环节,抛弃那些烦人的、繁琐的、浅层次的课堂问答,而更多有意或机智地创设一些课堂生成,会使课堂更加灵动,营生更多“意外”惊喜。

有效的生成,必须是以特定的素材为基本,选准教学过程中的想悖点、分歧点、新旧知识的链接点中的某个知识点,然后展开精彩的师生交流、碰撞、生成。在课堂的问题探讨、作业点评等环节中,针对学生自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或训练中存在的错误,教师引导学生分组探讨,让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教师因势进行评定、补充,引导、引申。

教师课前必须预想详尽的学情,设想到学生可能会出现的困境,如学习过程中认知受阻、情感被困、体验肤浅,而推测出学生或许会产生的学习结果,然后才能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充分自然地应对不时出现的现场生成的教学资源,在与学生的双边活动中去临时调整教学策略,做到未雨绸缪,使课堂中教师的指引更具针对性,更有成效。

而“课堂生成”通常会造成两极化的效果——尴尬或精彩。但不管结果如何,教师既不能因尴尬而刻意回避,也不能为求精彩而一味迎合。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机智,以学生发展为本,或“放大”或“缩小”;或“搁置”或“延迟”,让瞬间出现的意外资源,变成丰富精彩的“课堂生成”。课堂过程中产生的“意外”学情并不会打乱课堂教学,反而使课堂讨论更显贴近学生实际,体验更具实效。其实,在课堂内外根据学习能力层次将学生进行分组,实行“小组捆绑式”合作学习的模式常会让学生的思维更为活跃,这样对于课堂生成的资源会有更大爆发和释放的可能性。而作为教师,在课堂中如何最有效进行“课堂生成”的捕捉,与对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全过程的密切关注、了解也是分不开的,并要进行有效的筛选、分析和提炼,这便对教师的适时介入引导提出了更高要求。

想象一下,在一节事先设计好的课堂教学中,如果老师不能在课堂中及时捕捉课堂生成,教师便成为了一台按部就班、中规中矩的机器了,老师的作用不能有效凸显,甚至是可有可无了,更无须谈高效课堂。课堂中,学生互相探讨可解决很多问题,尤其是较基础的问题,但总会有不能解决或解决不完善的方面,这正是老师利用的最好“支点”。

上海市特级校长张人利曾说:“在课堂中‘你为什么老希望你的学生回答正确?’”“‘你为什么不选一个不举手的同学回答?’”。其实,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但要允许学生犯错,还应及时发现学生的错误,并善于利用学生的各种错误作为教学“契机”,诱导学生的“相异构想”显现出来,与正确的认知 “碰撞”,再抛给学生,再放入学生脑中,这样的教学才是启发,有这样的课堂生成,相信课堂教学会是高效的、精彩的。

参考文献:

[1] 刘洋.课前预设促进课堂生成[J].小学教学研究,2018(07):88-90.

[2] 周燕玲.重视教学预设 把握课堂生成[J].宁夏教育,2014(02):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