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审计大学 江苏南京
【摘要】当今时代,信息化席卷全球,新兴媒体应运而生。越来越多的人沉迷于新兴网络媒体的娱乐浪潮中,将传统文化抛之脑后。这样的现状,让人不禁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问题产生了深切的担忧。然而从辩证的角度来看,除了带来危害,互联网+能在传统文化的传播和保护方面起到什么作用?本小组将项目重点放在南京的非遗文化上,研究互联网技术对南京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作用。
【关键词】特色乡村;乡村振兴战略;投入产出;黄龙岘
研究背景现状
(一)环境大背景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唯一一个文化一脉相承未曾断裂的文明古国。文化是一个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重要的根基和依据 ,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是民族文化更加集中和具体的表现。
我国地大物博,各种非物质文化也是多彩多样,各具地方特色,然而,当今社会,由于种种原因,更是在互联网社会的冲击下,有着低迷败落的趋向,大众不领情,传承人高龄化,接班人短缺等成为普遍问题。
(二)国内现状
近年来,我国社会和政府非常重视关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除了在世界组织上积极开展申遗工作外,还拍摄如《非遗中国行》等一系列纪录片,加大非遗扶植力度与宣传力度,形成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正式颁布施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它意味着我国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写入法律,让保护工作有法可依,违法必究。
同样,近年来,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质的飞跃,全国第一次大规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宣告结束,此次普查,相关工作人员走访民间艺人115万人次,编制的资料共14万册,走访笔记文字达20亿,共汇总我国大大小小上万项非遗项目,其中1372项列为国家非遗项目,并在相关部门的努力下,先后共34项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入选名录项目最多的国家。
同样将“互联网+”与非遗传承的新型模式也得到了初步尝试并取得了不错效果。2017年,在乌镇举行的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主办方开设了“互联网+”中华文明的主题展览,在大会上,主办方对敦煌石窟进行了数字化全景重现。参展者只需要在触摸屏上滑动手指,就可以置身于敦煌石窟的之中,让人可以多角度细致全面的欣赏石窟的魅力。我国已经在互联网上发布了30多个敦煌莫高窟的数字化全景资料,世界各地的人,都可以足不出户的领略我国文化瑰宝的魅力。与此同时,像故宫博物院等也推出数字故宫这一项目,结合VR技术,让文物与传统文化变得触手可得,不再遥远。让文化真正的活力起来,真正走向了大众。
(三)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南京作为六朝古都,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亦然拥有众多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据我们小组参观南京民俗博物馆得知,目前南京共有145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7项,其中古琴艺术(金陵琴派)、中国剪纸(南京剪纸)、中国雕版印刷技艺(金陵刻经印刷技艺)、南京云锦织造技艺四项尤为突出,被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对于非遗保护层面,南京政府在党中央的号召下,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尤为重视,2016年,发布施行《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在条例中,对五项重点工作进行说明强调。
首先,对于保护经费,要建立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相适应的经费保障机制,增加投入的同时,对非遗保护专项资金的设立、使用范围和监管作出了规定。其次,对于社会化保护问题,《条例》号召全民参与,加大社会力量的参与力度,增强社会对于非遗保护的责任感,逐步实现非遗保护、利用、传承的社会化。再者,对于缺少传承人这一突出问题,《条例》对于传承机制提出,鼓励学校和研究机构,开设相关培训与专业,鼓励在校学生参与,培养专门人才。其次,对于数字化保护问题,《条例》指出要综合运用新手段新技术,建立全面的数据库,构筑“互联网+”模式下的体验馆与展示平台。最终,《条例》指出要加强传承基地建设,构建保护基地,完善传承设施的同时,要完善奖惩措施,加强测评频率,调动非遗保护的积极性。
走访调研结果分析
我们的大创小组,在第一季度的调查研究中,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到了当今社会下普通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熟悉程度以及在“互联网+”模式下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态度和看法。我们发现,南京人对南京文化了解更为广泛,且有近七成的人表示希望非遗文化要在保留特色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可以看出人们对非遗并非抵制,只是其传播形式可能较为单一,“趣味性”较低的原因导致人们对其了解较少。
在第二季度中,为了得到当今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真实情况,我们小组按照原定计划采用实地考察的方式进行调研,希望能够了解当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过程中的困难以及互联网技术在这过程中的运用程度。通过对南京民俗博物馆和江宁织造博物馆进行实地调研,调研结果分析如下。
1、在调查过程中,博物馆内所陈列的非遗项目按手工作坊的形式进行展示,非遗传承人将制作搬进博物馆,实现制作-展览-出售的一体化。这种展示方式,不仅实地再现了非遗制作的整个动态过程,同时也能更好地让游客细致的观察并与非遗人员互动。不仅如此,博物馆还综合采用多媒体投影、VR技术等多种电子互联网设备,再现金陵非遗文化通过对非遗传承人的访问,我们了解到他们在互联网和一些视频APP上都开通了自己的账号,通过拍摄视频的方式介绍和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但粉丝数量以及视频播放量都不高,获得的关注度较少。与此同时,政府也会进行社会推广,政府主要帮助非遗传承人联系南京地区的各大高校、中小学、文化产业创意公司等企事业单位,实现非遗技艺的对外宣传、定期展演。
2、本次外出调研访问了南京云锦手工艺人,与他的交谈中我们得知互联网+手段可能只是有利于被人们认知,可以帮助手工艺非遗产品成为意识网红,但是由于手工艺品的生产效率与其经济利益完全不匹配,可能在知名度提升后造成对艺术价值的破坏。比如云锦的制造过程及其繁琐,技术熟练的工人师傅一天也就能织纺几寸,一件大的艺术品甚至要耗费数月的时间,如果大家过度的为了追逐经济价值,而采用工业机器生产或者粗制滥造,那他的文化价值也会大打折扣,反映出了经济效益与速度不匹配,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之间的矛盾。在我们的了解中,云锦传承人周师傅表示,现在周师傅的订单已经呈现饱和的状态,因为云锦制造周期长,单件经济价值高,因此虽然从总量上看订单不多,但以周师傅和他两个学徒的生产效率来看,目前已经达到了饱和状态。
3、第三个便是传承人的问题,我国非遗种类门路繁多,相应的对传承人的具体要求也是各不相同,除了基本的文化素质与道德品质要求外,有些非遗项目甚至对接班人的身形,声音的天生因素有着严格的特殊要求。抛开这些无法改变的先天因素不说,大部分非遗传承人都要求具备吃苦耐劳,刻苦学习的优良品质。拜师学艺的过程是艰苦漫长的,大多说手工文创也是单一枯燥的,年轻人只好望洋兴叹。同时非遗文化的传承现在仍处于言传身教,口传心授的传统模式,这一传承模式虽然能最大幅度的保留非遗的真实性,但其效率低下,媒介单一,对于现在“后继无人”的社会现状更是雪上加霜。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有些非遗甚至一家独大,仍然保留着浓厚的“家族理念”,“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现象仍然存在。由于以上种种因素,非遗完整传承的可能性降低、后继无人的风险增大,非遗传承面临断层的危机 ,最终将会致使我国非遗的丰富性降低 ,传统文化传承难以延续。
4、结合国内外“互联网+文化”的应用案例,我们小组认为,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对非遗项目进行大数据采集,保障其完整性,实现动态化管理,开发新的传承思路。政府与相关协会组织要牵头构建“互联网+非遗”专业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要最大限度的降低非遗项目差异化带来的不利影响,要实现各非遗项目间的资源信息共享。也要提高非遗传承人的多元化传承意识,不走僵化的道路,积极与新时代相结合,积极运用电台,公众号,小视频等多元化渠道,进行宣传传播,引用VR技术,通过VR实景展示,对其发展历史,制作工艺等一系列活动进行细节展示,在互联网万物共联的帮助下,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三、 创新“互联网+”模式传承的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和国家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对于非遗的传承和保护更是我国延续中华文明的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
当今时代,互联网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新大陆,给非遗文化传承带来了无限的可能性,诚如上文所提到的数据库建立,互联网传播,VR技术和数据展览台等建立,无不可以帮助摆脱空间局限性和地理位置的限制导致非遗的保护和活态继承的困难。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多少代人才积累下来的宝贵财富。我国各族人民在历史长河中创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异彩纷呈,是我国的文化瑰宝,更是世界文化的宝贵财富。诚如单霁翔院长所说“把故宫完整的交给下一个六百年”,我们各族人民也要努力将“中华文化完整的交给下一个五千年”。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先辈们在一次次的实践中,不断改进融合新因素所锤炼出的艺术形态,它包含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当今社会,技术革命日新月异,在快速发展的今天,异文化的冲击,人们生活模式的转变等等因素都对非遗的保护传承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冲击影响。面对这一现状,我们能做的是在遵守非遗自身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积极结合时代特性,最大程度的展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互联网+”最大的特点就是万物共联,利用互联网技术 ,能够最大程度的帮助非遗以一种崭新的具有时代特征的姿态 ,屹立于文化舞台中央并且为世人所接受 。我们应肩负起这个使命与挑战 ,寻找非遗保护和传承的最佳方法 ,赋予其新的生命力和活力 ,确保我国非遗血脉永存。
参考文献:
[1]胡郑丽.“互联网+”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式保护的重构与阐释[J]. 浙江档案, 2017(1):22-24.
[2]宋方昊,刘燕.文化产业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策略[J].山东社会科学,2015(2):83-87.
[3]黄永林,谈国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开发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2,51(2):49-55.
[4]蔡吉秋.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J]. 大众文艺,2017(18):24.
[5]毛巧晖.微信时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化空间与民间文艺的重构[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40(3):25-28.
作者简介:
兰少龙,男,生于2000年11月,汉族,河北邢台人,南京审计大学18级学生,审计学专业
周廷舫,女,生于2000年8月,汉族,江苏无锡人,南京审计大学18级学生,审计学专业
张艺颖,女,生于2000年9月,汉族,江苏常州人,南京审计大学18级学生,审计学专业
章天泽,男,生于2000年9月,汉族,湖北襄阳人,南京审计大学18级学生,经济统计学
钮向上,男,生于2000年11月,汉族,江苏南通人,南京审计大学18级学生,审计学专业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京审计大学2019年度秋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编号:2019AX17003C) 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