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民族大学招就处 武汉 430074
摘要:课程思政建设对高等教育落实立德树人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具有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有效机制成为亟待厘清的现实问题。本文尝试通过构建互嵌式“思政教育+专业教育”双螺旋式课程组织模式,一定程度上提升课程思政中课程组织的逻辑和功能的系统整合度。
关键词:课程思政 互嵌式 双螺旋 课程组织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课程思政实质上是一种课程观,其围绕“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课程目标,将高校课程分为显性思政和隐性思政两大类别,其中显性思政课程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隐性思政课程包含综合素养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既要牢牢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又充分发挥其他所有课程育人价值,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程、专业课程三位一体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体系,突出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融通[1]。
本文从课程组织作为切入点,在同向同行的框架下设计互嵌式“思政课程教育+专业课程教育”双螺旋式课程设计,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人的全面发展理念以及“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的时代要求作为互嵌式双螺旋式课程组织的内核,对课程思政中的课程组织进行建构。
一、基本概念
1.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联系与区别
思政课程通常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以及相关教育活动的总称。大学思政课程一般包含《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课程,有的学校也常把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职业发展与规划、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其中。其特点是学科定向和边际通常较为明显,且思政教育高度聚焦。课程思政是指高校教师在传授课程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内在德性,转化为自己精神系统的有机构成,转化为自己的一种素质或能力,成为个体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基本能力和方法[2]。
可见,课程思政却不是特定的一门或一类教育活动,课程思政的概念中课程具有泛化的基本特点,通常是指学校育人的所有教学活动中均贯穿着思想政治教育,以课程为载体,凸显思政教育的灵魂。
2.课程思政概念的衍进
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2017年9月《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指出:“健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掘各门课程中的德育内涵,加强德育课程、思政课程”。
2017年12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指出:“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修订专业教材,完善教学设计,加强教学管理,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
2018年1月首次颁布的《国标》92个专业类中都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求,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人才培养不仅要培养合格的建设者,更要培养可靠的接班人,必须德才兼备、德学双修。
从“主渠道”“协同效应”到“充分挖掘思政资源”,再到“课程思政”的提出,通过规范教师的“政治素质的提升”再到《国标》中“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体现着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衍进,这种衍进体现着新时代下高等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长效机制建立的不断深化,体现着教育逻辑与教育历史的辩证统一。
二、国内课程思政的研究概述
在中国知网以“课程思政”作为关键词进行篇名检索,2017年开始出现课程思政的研究,其中CSSCI期刊源中2017-2019发表论文数为12篇、29篇、13篇;而所有期刊源中2017-2019发表论文数为36篇、334篇、308篇。截止2019年6月1日,所有期刊源中的数量为308篇,研究热度稳增。
大部分学者撰写的论文(以CSSCI中的54篇为例)研究主题聚焦于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辨析(高德毅,2017)(邱仁富,2018)(石书臣,2018)、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邱伟光,2017)及发展逻辑(何红娟,2017)、课程思政的关键问题及建构路径(高燕,2017)、高校教师在课程思政中的能力建构(刘清生,2018)(成桂英,2018)、专业课程思政的建设研究(冯亚青,2018)(时宇娇,2019)。
其中,高宁(2018)以课程论为视角,对“知识选择”“课程编制”和“因材施教”三个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并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
[3]。史巍(2018)指出“课程思政”目前存在的问题解决有赖于通过认识上的澄清明确、逻辑上的系统整合、作用方式上的双向渗透、整体设计上的三维共进加以解决[4]。
三、互嵌式双螺旋式课程组织建构
1.螺旋式上升课程设计
螺旋式上升的课程设计与教科书的编排兴起于螺旋式课程。螺旋式课程是美国著名教育家、心里学家布鲁纳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意指根据某一学科知识的“概念结构”,以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发展为目的的一种课程设计[5]。布鲁纳认为,自然科学、数学的基本观念和文学的基本课题,要掌握它们并有效地加以运用,都不能只靠一次学习就达到目的,而必须通过反复学习,通过在越来越复杂的形式中加以运用,不断加深理解,进而逐渐掌握。
作为课程内容的两种基本呈现方式,螺旋式和直线式相对,进而形成了课程的螺旋式结构和直线式结构两种类型。直线式就是把一门课程的内容组织成一条逻辑上相互关联的“直线”,前后内容基本不重复,而螺旋式则不同,螺旋式强调用某一学科知识结构的“概念结构”配合学生“认知结构”以促进学生的认知能力发展。直线式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而螺旋式则容易照顾到学生认知的特点[6]。
2.互嵌式双螺旋式课程组织
基于“学科-专业-课程”的横向集群化的课程设置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易形成孤岛效应,直线式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从大一开始至大三结束,呈现出“广而浅”的教育效果。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价值引领中的核心地位,保持“广”的优势,实现课程纵向上与其它专业课程的联动与衔接,实现“深”的引领。根据对部分大学生的访谈,可在大四增设一次形势与政策课程(该课程原本安排在大一或是大二),可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规划放在大二第一学期或是第二学期集中开设(该课程原本是公选课,大学四年内选修即可),可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放在大二第二学期或是大三第一学期开设(该课程全校的开课时间为大三第二学期,少数同学提前选修)。
不断促进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保持专业“深”的优势,根据自然科学课程和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不同特性,分别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广”的跨越。充分认识到科技活动的人文后果是“课程思政”的生成基础、科学思维启发是“课程思政”的着力关键、专业伦理渗透是“课程思政”的价值依托、为民服务是“课程思政”的落脚归宿[7]。
在学科知识的备课中,教师除了要透彻理解学科知识的外在意蕴,还要充分挖掘学科知识的内在意蕴,做到学科知识的内在意蕴与外在意蕴的融会贯通。师生要充分理解学科知识的意蕴,在课堂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科知识的外在意蕴和内在意蕴巧妙地融合在知识的授受过程之中。在各种课外活动中,师生也要将课堂上讲授、学到或领会到的知识的意蕴加以运用,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师生在课堂上所理解的知识的意蕴和初步所展现的德与才[8]。
结语
本文针对长期以来高校思政课程与其它课程协同育人的格局未能有效互嵌的现状,以“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的时代要求作为课程思政的内核,建构以“思政课程教育”“专业课程教育”互嵌式双螺旋课程组织形态的作用方式,一定程度上提升课程思政中课程组织的逻辑和功能的系统整合度。
参考文献
[1]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01):33-36.
[2]邱伟光.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7(07):12-16.
[3]高宁,张梦.对“课程思政”建设若干理论问题的“课程论”分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8(10).
[4]史巍.论以“课程思政”实现协同育人的关键点位及有效落实[J].学术论坛,2018,41(04):174-179.
[5](美)布鲁纳著,邵瑞珍译.教育过程: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
[6]孔凡哲.教科书质量研究方法的探索: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为例[M].2008.
[7]余江涛,王文起,徐晏清.专业教师实践"课程思政"的逻辑及其要领—以理工科课程为例[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64-66.
[8]孙绵涛.学校德育要植根于学科知识的意蕴之中[J]. 中国德育,2017(17):7-8.
1作者简介:王重阳(1986-),蒙古族,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民族高等教育政策。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信息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核心素养建构研究”(CSQ19031),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实践取向课程观下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教学改革”(JYX18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