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篡改课题,丰富文本解读视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10
/ 2

巧妙篡改课题,丰富文本解读视觉

汤育兰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田家炳中学,广东 五华 514400

内容提要:课题是文章的眼睛,往往起到设置悬念,交代课文主要内容,点明文章行文线索,确定文章写作对象,揭示文章主旨等方面的作用,但是笔者在研读几篇文言文时,却发现这几篇课文的课题都存在值得商榷的地方,现以《马说》《秋水》《扁鹊见蔡桓公》为例,阐述文本解读的一种新策略:“篡改”课题。

关键词:篡改 文体 疑点 文眼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课题是文本的眼睛,钻研文本可以先从课题入手,既可以揣摩课题的妙处,也可以分析课题的作用,更可以发扬质疑探究的精神,思考怎样去“篡改”课题,使课题与课文内容、作者情感、文本风格更贴切吻合。笔者在引导学生钻研几篇文言文时,就和学生共同总结出三则通过“篡改”课题解读文本的新策略。

一、根据文体篡改课题

《马说》是文言文经典名篇,其中的“说”指的是古代的一种文体,这种文体往往带有杂文、杂感的性质,或因事发论,或抒发感触。《文章辨体序说》:“说者,释也,解释义理而以己意述之也。”比如《马说》这篇课文,韩愈通过描写千里马被埋没的悲惨遭遇,讽刺了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不重人才、摧残人才的愚昧和昏庸,表达了怀才不遇的强烈愤慨。笔者在解读这篇课文时,觉得很纳闷:韩愈为什么不在课题中直接表达自己对千里马不幸遭遇的同情呢?这样不是更符合“说”这种文体的要求吗?

联系之前学生学习过的一篇同样体裁的文章《爱莲说》,作者周敦颐直接通过课题中的“爱”表达了对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高贵品质的赞美之情。同样的道理,我们是否可以仿照“爱莲说”这个课题,在“马说”前面再加一个字,借此表明作者的态度呢?于是,在课堂教学中,笔者打破常规,以此为突破口,要求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根据具体的语句在“马说”前面再加一个字,不求答案统一,但求自圆其说。

经过讨论后,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在“马说”前面加上“怜”(意为“怜悯、同情”)比较恰当,学生的理由充足得无可辩驳,因为千里马的遭遇确实值得怜悯、同情:①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②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③(食马者)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通过“篡改”课题,学生很快就理解了《马说》的课文内容,理解作者同情千里马的情感,明确文章托物言志的手法。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高效,何乐而不为呢?

二、紧扣疑点篡改课题

任何一篇文本,都或多或少存在疑点,学识素养深厚的老师紧扣疑点深入探究,往往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学识素养浅薄的老师要么发现不了疑点,要么对疑点视而不见。笔者认为,疑点是宝贵的教学资源,探究疑点的奥秘可以提升自己的文本解读能力,丰富自己的文本解读角度。

《秋水》是《庄子》中的名篇,讲的是河伯“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而“欣然自喜”,当它流至北海时,“东面而视,不见水端”,终于发现自己的卑微渺小,情绪来个180度的大转弯,变成“黯然自叹”。

笔者在研读文本时,发现一个显而易见的疑点。本文的课题是《秋水》,可是秋水在文中只出现一次:“秋水时至。”除此之外,它就销声匿迹了。再细读文本,秋水也不是这篇寓言的主角,相反,河伯才是这篇课文当仁不让的主角,以《秋水》作为课文的标题实在令人费解。于是,在疏通字词、翻译完课文后,笔者直击文本的疑点,要求学生用两种模式篡改课文的标题:“ 的河伯” 或“河伯 ”并从文本中找出具体的语句支撑自己的观点。

篡改课文标题,学生前所未闻,自然情绪高涨,很快就参与课堂教学中,体验探究发现的乐趣。经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拟出了几个比较新颖的标题:知错就改的河伯、勇于改过的河伯、及时醒悟的河伯、河伯变脸记。学生寻找的理由也很充足,河伯还没有达到北海之前,认为天下盛美的东西全部都在自己身上,自己很宽阔,以致“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当河伯看到辽阔无垠、望不到尽头的北海时,才醒悟到自己只是沧海之一粟,之前的沾沾自喜、骄傲自大将会被大方之家嘲笑。至此,学生对课文内容、文本主旨、写作手法已了然于心,无需教师再多费口舌,如此新颖和巧妙的文本解读岂不是一举多得。

三、瞄准文眼篡改课题

所谓“文眼”指的是文章中最能显示作者写作意图的词语或句子。文眼往往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把握住了文眼,也就等于揪住了文章的牛鼻子,文本解读也就能迎刃而解,水到渠成了。

笔者在教学《扁鹊见蔡桓公》时,同样是在熟读课文、解决字词障碍、文意理解后,提出第一个问题:“课题中的‘见’是什么意思”?学生很快就回答:“拜见。”笔者接着抛出第二个问题:“按照字面意思,‘扁鹊见蔡桓公’就是扁鹊拜见蔡桓公的意思,其中‘见’字没有任何感情色彩,并不能说明或暗示扁鹊和蔡桓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你能否把‘见’改成其它字,让这个字不但包含感情色彩,而且带有探究价值。”

在问题的驱使下,学生讨论得很积极。经过讨论,学生认为把“见”改为“劝”或“谏”更好。学生是这样陈述用“劝”的理由的。刚开始时,蔡桓公的病还比较轻,病在腠理,用汤熨就可根治,但蔡桓公坚决不承认自己有病,还在群臣面前讥讽扁鹊“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十天以后,出于医生的本能,扁鹊再次直言相劝,指出蔡桓公的病在肌肤,此时针石可以医治,蔡桓公还是跟上次一样,不承认,而且还表现出不高兴的情绪。十天以后,出于医生的良知,扁鹊再次好言相劝,指出蔡桓公的病在肠胃,此时火齐可以医治,但蔡桓公还是讳疾忌医,盲目自信,不接受扁鹊的善意劝说,以致病越拖越重,深入到骨髓,这个部位是“司命之所属”也,就算是扁鹊也“无奈何”了。

针对学生提出把“见”改为“谏”这个问题,笔者觉得这个“谏”更有深度。首先学生会联系以往学过的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第二,学生明白这个“谏”的特殊含义:臣对君、下级对上级直言规劝,使之改正错误。第三,学生懂得知识的迁移。同样是“谏”,邹忌的讽谏方式很妥当,他从日常生活小事入手,以小比大,以家比国,寓治国安邦之道于形象的比喻之中,贴切自然,入情入理,让人听了心悦诚服,使齐王一下子就领悟到邹忌的良苦用心,并迅速颁布改革措施,立即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齐国大治。相反,扁鹊的讽谏方式过于直接,他不懂得揣摩人的心理,只想凭借自己的一腔热情去说服位高权重的君主,结果自然被人无情拒绝。扁鹊的遭遇也再次印证一个真理:信言不美、忠言逆耳。

俗话说:“要得惊人艺,须下苦功夫。”文本解读能力是语文教师在讲台上站稳脚跟的看家本领,要想“正确、深入、有创意”地解读文本,语文教师无疑要有久久为功的精神,多学习、多实践、多总结。笔者认为,“篡改”课题作为一种新颖、高效的文本解读策略,值得语文教师借鉴和运用。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