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前置性作业教学功能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11
/ 2


小学语文前置性作业教学功能探讨

高久茹

保定市徐水区大因镇于迪城小学 河北省保定市 072550


摘要:对小学语文前置性作业研究中发现,目前对前置性作业的设计策略和实施策略研究较多,对教学功能研究涉及较少,并且因对影响其功能的相关因素辨析不透,阻碍了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制约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基于此,本文对小学语文前置性作业教学功能进行深入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前置性作业;教学功能

引言

前置性作业对教学主体任务的落实有着不可小视的教学价值,体现着语文学习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小优秀的前置性作业应当具有趣味性、扩展性、目的性等。现阶段,很多小学语文教师不重视前置性作业,导致前置性作业的价值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1前置性作业教学功能的价值

1.1作业功能

1.1.1传统作业功能

美国心理学家库珀(Cooper)认为作业包括以下主要功能:提升学生的学业成绩;对课堂内所学知识起到巩固作用;让学生在学习上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相关学习;增进亲子关系等。从以上对作业功能的定义可以看出,作业是在课堂教学向后的延伸。功能主要是学生用来巩固和完善所学知识,也是对课堂教学所学知识不足的补充或熟练运用。

1.1.2前置性作业的功能

前置性作业是作业的一种,是作业在发展过程中衍生出来的,是课堂教学向前的延伸,是学生依据教师设置的特定内容进行的预先学习,是指向课堂教学问题解决的自主学习。从这些界定中可以明确,前置性作业与作业的功能不同,两者有同质部分,也有异质之处。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语文学科的重视程度,促进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心理、知识上的准备,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

1.2前置性作业功能的教学价值

1.2.1有利于实现“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

前置性作业设计能够为实现小学语文学习的“以学为中心”提供具体任务,并让学生“存在”于完整的学习情境中,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学习处于体验过程之中。前置性作业为学生的课堂学习提供了学习“支架”,课堂由原来的教师频繁抛出问题转变为学习中学生为主体。教师依前置性作业的反馈结果,进行问题梳理,并调整课堂教学。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在课堂中易产生学习愿望,积极投入学习中。

1.2.2有利于实现从“有利于教”向“有利于学”的转变

前置性作业能有效诊断学生的学习程度,这就为教师精准把握学生学习程度提供了依据,教师可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生命体验,对教学的有效性具有显性支持作用。教师通过布置前置性作业,可实现两个目的:其一是学生自己能够学会的教师不教,教师只对那些需要教师提供帮助和指导的内容才给出切实的指导和帮助,教学时间的高效利用使学生可更多参与教学;其二是学生依据前置性作业做预先学习,找出自己对将学课程存疑之处,学生带着已有的学习经验,更易与新知识建立联系,有助于问题解决。

1.2.3有利于实现从“封闭”向“开放”的转变

前置性作业的实质是课堂教学的结构性延伸。在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处在封闭的教室内,学生学习受场地限制,活动形式、学习资源都会受限。前置性作业完成的地点是开放的,可以是学校、家庭、社会等广阔的空间,在学习资源、学习方式的选择上都更具优势。由此,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强,教学价值也就更大。

2前置性作业的现状

2.1小学语文前置性作业取得的成果

从老师层面上看,小学语文教师对前置性作业认可度较高,愿意尝试。虽然到目前为止教育界和学术界的直接研究较少,也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前置性作业的系统的理论建构,所见文献多为经验总结,但教师在前置性作业设计策略和实施策略上都有开拓性进展,有可见的小学语文前置性作业经验、成果分享,这些研究对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学生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等都提供了成功的范例。从学生层面来说,因前置性作业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尤其是“综合性”的设计较多,让语文学习实现了“生活即语文”“语文即生活”。较传统作业,学生更愿意参与,而且随着年级越高、实践时间越长,学生学习能力提升越明显。

2.2小学语文前置性作业存在问题及原因

2.2.1相关理论支撑不够

因教育界、学术界对前置性作业最直接的研究较少,再有前置性作业的完成涉及到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家庭以及作业本身的研究系统,这些都需要有相应的理论研究支持,但相关直接信息的匮乏,资源的缺失,对小学语文前置性作业的深入研究造成一定困难。

2.2.2作业设计品质不高

前置性作业设计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追求。目前小学语文前置性作业多来自教材、练习册、教辅相关材料、教师自编作业等,有些来源内容与教学实际严重脱节,自身质量堪忧。具体表现为设计形式模板化,适用性广但针对性差。

2.2.3反馈环节未得到应有重视

检测前置性作业结果是教师进行学情诊断的重要途径。在小学语文前置性作业实践中发现,教师对此环节未予相应重视。一是老师对学生的前置性作业期望不高,认为学生缺乏深入思考能力;二是学生没有得到有针对的学法指导,产生的结果良莠不齐,无法作为课堂教学诊断的依据;三是没有监督和激励机制,学生学习无成果。

3前置性作业设计理论基础

3.1先行组织者理论

“先行组织者”理论可称之为前置性作业重要的理论支撑。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1960年提出的“先行组织者”理论,前置性作业可看作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通常用学生能懂的语言在学习材料出现以前被呈现出来,以便学习者建立有意义学习的心向,故称其为先行组织者。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其目的是帮助学生在“已经知道的”与“需要知道的”知识之间架起“认知桥梁”,为新的学习内容提供观念上的固着点,起到引导和组织的作用。

3.2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提出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当包括“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四部分。学习者要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与他人协作、交流,利用相关信息,通过意义建构而获得知识。前置性作业通过设计有助于教学目标实现的问题,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学生的学习一直处于情境之中。前置性作业还在具体学习任务中提倡学生借助家长、同学、网络等多方面协助来进行探究,为学生提供交流、分享的机会,使其在交流中学会与人交际,同时也实现知识互补,并通过信息分享完成个体自我建构。主动建构性是学生自主意识的体现。前置性作业让学生对课堂新授内容进行相关预先学习,学生对各种对自己产生影响的信息进行加工,并把“已有经验”与新知建立联系,完成新的知识经验生长。

结束语

总而言之,前置性作业尊重学生是学习主体,能够保障学生的学习权利,高效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受到了师、生双方的肯定。前置性作业教学功能对小学生语文素养培养、促进自主学习能力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等方面,都有其独特价值。但在实施中,教师也应注意不要增加学生负担,不要让学习流于形式,克服“急功近利”的教学弊端,做好长远规划。

参考文献

[1]刘静.把学习还给学生——浅谈小学语文前置性作业布置的实践与思考[J].学周刊,2018(31):100-101.

[2]付良媛.小学学科前置性作业策略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11):170-171.

[3]蔡燕芳.小学数学前置性作业的设计及实践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