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态变迁视域下鄂伦春族仪式性舞蹈现状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14
/ 2

文化生态变迁视域下鄂伦春族仪式性舞蹈现状探析

臧佳琦

黑河学院

摘要:当今世界的多元与骤变使得文化生态环境面临严峻挑战,依附于文化生态环境的民俗舞蹈也随之发生着功能与形式上的变化,这些变化大都具有不可逆性。本文从文化生态视角对鄂伦春族仪式性舞蹈的现状进行分析与思考,旨在关注鄂伦春族聚集区鄂伦春人民系在历史长河中建立起来的文化个性。

关键词:民俗舞蹈; 生态文化;发展与变迁

鄂伦春族聚集区鄂伦春人在家族制度、婚丧喜庆、生活习惯等方面都以东北汉人风俗为基础,吸收融合多处迁移地和鄂伦春族聚集区土著的习俗,形成了独特的风俗面貌。独特的族群构成与区域环境造就着鄂伦春人,时令节俗异常丰富,这也为鄂伦春人民俗舞蹈找到了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因此鄂伦春族聚集区鄂伦春族仪式性舞蹈形式多样、形态各异、风格质朴,深受鄂伦春族聚集区人民的喜欢。面对当今社会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巨大变迁,鄂伦春族聚集区鄂伦春族仪式性舞蹈也在震颤中曲折前行。

一、鄂伦春族仪式性舞蹈所处的文化生态

(一)部分鄂伦春族仪式性舞蹈消亡以及濒临消亡

通过查看1996年出版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黑龙江卷)、2006年出版的中华舞蹈志(黑龙江卷)中的记载以及黑龙江师范大学习英所写的《黑龙江六大民系舞蹈分布初探》一文中的收录,相当部分的鄂伦春族仪式性舞蹈只闻其名不见其形,比如,曾流行于鄂伦春族聚集区的法事舞蹈“香花和尚舞”,现在鄂伦春族聚集区已经难觅会跳此舞的人了,还有“碟子舞”“打钹舞”等已经在鄂伦春族聚集区多年未见了。另外一些表演性较强特别是融合武术、杂技等的舞蹈随着会跳此舞的艺人老去而 濒临消亡,如“藤牌舞”“高跷扑蝶”“顶幡”等。

(二)各地民俗舞蹈辨识度不高,出现同质化与简化

随着交通的发展,区域间交流逐渐频繁,在花灯的表演上也逐渐出现同质化趋势,例如,有些花灯本来是具有综合性艺术特点的,集灯、舞、歌一体,现在慢慢的歌已没人唱了,舞也经常省略或简化。加上工业制造业的现代化发展,很多传统工艺制作的手工花灯已经渐渐被流水线生产的现代工艺灯所代替,导致各家各地展示出来的花灯大同小异。这种同质化也在鄂伦春族聚集区各地的舞龙上有所体现,原本各地民众每年自己动手制作龙灯,但现在能够手工制作龙灯的艺人不多了,各地舞龙队只能到会制作龙灯的工厂去定做,这样出来的龙形象地域差别就基本消失。同质化意味着无特色无差异,这对于多样性文化的传承是非常不利的。

(三)民俗舞蹈功能发生嬗变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过,总之,凡是我们用的东西如果被认为是美的和善的那都是从同一个观点——它们的功用去看。民俗艺术被创造、应用、传承的历史时期,它们形式与内涵的演进,以及盛衰存废的变化,也都由功能所牵动。功能是民俗艺术消长的决定因素,也是民俗艺术创造的动力。民俗舞蹈依附的民俗文化土壤发生变化,民俗舞蹈的功能也相应发生变化。

(四)年轻人参与程度低

近些年来,随着国家非遗政策的实施,以及鄂伦春人文化(鄂伦春族聚集区)生态试验保护区的建立,在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的积极引导下,鄂伦春族聚集区民俗舞蹈活动群众的参与程度与参与热情都有明显提高,但年轻人参与程度还是比较低。

二、对鄂伦春族仪式性舞蹈现状的当下思考

(一)按照不同功能进行归位,多渠道发展

对于宗教祭祀类民俗舞蹈,我们要让其在原生地以本真姿态留存,不作过多干预; 对于节庆习俗类(主要以游艺踩街类舞蹈为主) ,由地方政府和文化部门牵头出文保护当地节俗,并举办各种形式的文化汇演、节日庆典等,让节气习俗类民间舞蹈有展示的平台; 对于宗教祭祀色彩不浓,舞蹈语言较为丰富的民俗舞蹈加以提炼整合,对其舞蹈动作、音乐形式、服饰道具进行整体的提炼再塑。

(二)保留地域文化特色,提升鄂伦春人舞蹈文化内涵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孕育一方文化。艺术的民族特色和区域风格乃是民间舞蹈艺术的立身之本,是民间舞蹈各个属性中最具永恒性和根本性的特征,必定伴随民间舞蹈的发生和发展。我们要保护的是鄂伦春族聚集区这个独特地域条件下衍生出的舞蹈形态,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加强鄂伦春人传统舞蹈中文化内涵的提炼,这个文化内涵这也是海内外千千万万鄂伦春人能够认同的根基,更是鄂伦春人传统民俗舞蹈能够生生不息传承下去的内在动因。同时,加入更多的音乐伴奏形式,都极大满足了参与者与观赏者的审美体验; 其次,表演功能也由原来的祭祀、乞讨功能演变为由地方政府与各地方文化部门共同牵头举办的各种文艺踩街、节日庆典、迎神赛会以及各式各样的商贸与文化交流活动,营造了传统民间舞蹈新的生存环境。从“拍胸舞”的实例中我们可以看出传统民俗舞蹈要对文化变迁后的文化生态进行了适应与再造,从而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三、结论

著名学者周有光先生说过,当今是地区传统文化和国际现代文化相辅相成的双文化时代。虽然我们受到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很多文化出现了被削弱、同化乃至异化。但正如英国著名社会学家安东尼·D·史密斯所言: “即使存在一种全球性文化,那是一种不与特定时间或空间相联系,没有民族根源与民族裔的文化,但它们都不会取代民族文化。”因此我们要正视鄂伦春族仪式性舞蹈面临的现状与困境,进行反思以寻求更好的解困之道。同时也不要悲观地认为传统民俗舞蹈就一定会被同化被取代被消失。我们需要有发展的眼光同时也要有传承传统文化的自信与自觉,继续关注鄂伦春族仪式性舞蹈,关注汉民族这一独特支系在历史长河中建立起来的文化个性。

参考文献

[1]邢楠楠.人类学视域下的秧歌民俗文化生态考察——以海阳秧歌为个案[J].民俗研究,2015(04):112-118.

[2]熊国平,潘嘉虹,汪成璇.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探讨——以江苏省高淳村俗文化生态保护区为例[J].规划师,2015,31(06):50-56.

[3]林庆.民族文化的生态性与文化生态失衡——以西南地区民族文化为例[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7(02):29-35.


课题来源,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

课题题目,黑龙江流域民间仪式性舞蹈文化记忆的解构与重构研究

课题编号,20ysc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