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飞!我要飞!——电影《鸟人》声音艺术创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2-21
/ 2

我要飞!我要飞!——电影《鸟人》声音艺术创作分析

吴悠

广西艺术学院,广西省 南宁市, 53002

摘要:电影《鸟人》中运用简练的人物内心独白,独到的对白,设计完美的音乐,与恰当的音响配合,从声音上再现了梦与现实碰撞的残酷。每一次声音的运用,都仿佛是刻意安排,但却在不经意间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亦带观众入戏,将戏剧冲突,将情绪跌宕起伏,发展到顶峰,从而使观众不仅是在用眼睛观看,也在用灵魂感受。电影中的声音,既起到辅助画面,突出主题的作用,也自成一体, 艺术韵味更浓,自然也使得电影内涵更加深刻,完美,并耐人寻味。

关键词:鸟人 我要飞 声音艺术 现实与梦想

中图分类号:G21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0718806



由美国三星影片公司 1984 年出品,根据威廉·沃顿的同名

小说改编,本片获 1985 年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人类对自由的追求受到战争及社会现实的羁绊而无法实现,反而沦落到被人嘲笑是影片贯穿始终的隐喻,这部交织于过往记忆和现世惨痛的作品,维持著极强的戏剧张力,深具震撼效果。为了更加全面,深入的解读《鸟人》在声音艺术创作方面的情况,本文将从导演特殊经历、故事梗概与现实意义、音响设计与表现力、音乐与画面及人物的关系、人物语言等方面分析,从而提高我们的观影质量,提升审美欲望。

一、故事梗概与现实意义

越战结束后,医院里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病人——“鸟人”, 他不与人交流,不自己吃饭,时常赤身裸体的蹲在床上,呆呆注目着铁窗外的天空。“鸟人”的好友艾尔——刚从越南归来,面部缠着绷带,被医院请来,帮助鸟人说话。艾尔不断向“鸟人” 讲述少年时代他们一起共同走过的难忘日子,数日过去,不但“鸟人”没有开口说话,艾尔受其影响,他的姿态与动作甚至也开始有些像鸟了……从这部片子中可以得出导演对于当今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对我们精神领域的自由,持悲观与绝望的态度,同时, 亦对我们精神领域的自由有着无限的期望。现实对理想的扼杀是残酷,决绝的,但是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像片中的鸟人那样,内心深处都有一个别人抵达不了,他人不能碰触的桃花源。这部电影充分做到了“既来源与生活,又反映着生活”,思辨性也最经典。

二、音响设计与表现力

车尔尼雪夫斯基曾经这样描述过音响世界:“在空气中总是不乏轻微的运动,这种运动为我们的听觉给自然界添上新的生命。”

音响不仅能反映真实,还是表现戏剧冲突,增强影片感染力的重要手段。片中的音响运用十分逼真,且讲究,独特,不仅表现了人物,也带有一定的暗示性,与抽象化的象征意味,丰富了影片的视听语言:

(一)片头:出现了火车快速行进,铁轨咯吱作响声;鸟的鸣叫声与鸟儿扇动翅膀飞翔的声音 表现力:弥补了影片片头的呆板,并烘托了接下来出场的“鸟人”这个人物,同时这两种音响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个充满生机,代表生命,一个是兀自向前,代表冰冷,是现实与梦想的碰撞,具有极强的戏剧暗示性。

(二)人物的出场:鸟人的出场,充斥着虫鸣与鸟叫声,仿佛置人与梦幻着,代表着一种美好与浪漫。艾尔的出场,电梯栅栏的碰撞,医院的嘈杂声,电话声,交谈声被放大,带有强烈的现实意味。这两种不同的人物出场音响布置,也再一次突出了本片想要表达的主题,为故事的展开,情感的宣泄作下了铺垫。

(三)第一次飞翔:局促,强烈的敲击声与金属碰撞声贯穿了整个“飞翔”的始终,渲染了影片不安的气氛,也明显加快了影片的节奏

(四)第二次飞翔:这次“飞翔”是鸟人有计划,有准备的一次宣泄。在“飞翔”前后,鸟的鸣叫声一直萦绕着,不仅再现了环境的真实性也表现了“鸟人”对这次“飞翔”的期望。

(五)第三次飞翔:是整部影片的高潮,“鸟人”实现了“飞翔”。小鸟鸣叫与鸟的翅膀扇动的音响持续着,伴随着轻缓的音乐,给人以迷幻之感,充分体现了“鸟人”已经完成了由人到鸟的状态的转变,是一种虚空的,飘渺的视听盛宴。

三、音乐与画面、人物

音乐在表现内容上受到镜头影像的影响,产生了确定的意义。人们在观赏影片时,会不由自主地结合情节、人物情绪、画面内容等来感知音乐,所以音乐所表现的形象是具体的。即使在观影结束后,当人们再次听见其中的音乐,所感知的也大多是影


片中特有的形象含义。

影片中较为常规的电影音乐使用,除了用来表现人物,烘托氛围,还是一个非常好的转场手段:

(一)艾尔乘坐火车时,回忆起小时候打棒球的场景,运用轻快唯妙的音乐转场,气氛轻松,令人回味。

(二)艾尔与“鸟人”约定去抓鸟,再到后来冒险抓鸟,为鸟做鸟笼,用了同一种悠扬的旋律,唯有节奏是不断加快的,两人的关系进一步深入。

(三)艾尔与“鸟人”在战后于医院,首次相遇,运用了一种平静无助的旋律,仿佛诉说出了两个男孩心中此时的所有无奈,接着转到“鸟人”第一次“飞翔”摔断背。

《鸟人》的音乐使用是优雅的,运用灵活多变的“进入”与

“退出”形式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弥补了画面不足以表达的信息与情感表达,传播了导演自身的情感认知与思维,也形成了良好的转场桥梁,使得整个片子更富生动性与感染力。

四、人物的语言

1、影片中的人物语言,简练别致,每一句都恰到好处,对于人物性格的塑造,命运的暗示,故事的推动也起着特别的作用:

(一)第一次飞翔,艾尔惊慌恐惧,“鸟人”即将坠落,却说“快一些让我摔落在土堆上”,两个人物的语言情感与内容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二)我要飞:这句话分别出现在”鸟人“的第一次飞翔与第二次飞翔,均以失败告终,反映了”鸟人“强烈的飞翔愿望, 自由初衷。但是现实却是,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三)片尾”鸟人”的三次内心独白,表现了他内心的担心与不能像鸟儿般起飞的害怕,希望自己的生命能早一点结束。此处,独白的出现,推动了“鸟人”的精神彻底幻灭,向非常态转变。

五、总结

动态的画面打破了静像的生涩,声音赋予了影像以灵动,路易斯·贾内梯指出:“人的声音比冷冰冰的白纸黑字更能显示细微的差别。”即使一个简单的“啊”字,因语调和表情的不同, 也可以表达出惊讶,概叹,失落,疑问,敬佩,愤怒,嘲讽等多种多样的意义。

影视音乐以一种既具有一定独立性,同时又具有视觉配合性的音乐方式来造就影视艺术的视听美感。

《鸟人》中的声音对整部影片起了梳理与渲染的作用,为电影所想表达的,导演想传播的内容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首届电影音乐学会会长王云阶教授认为:“听觉艺术受到视觉艺术的制约,时间艺术受到空间的制约。”其实,不管是听觉艺术还是视觉艺术,当它们进入影视艺术时,便意味着失去原有的独立性而成为影视艺术的某种表现元素,成为影视语言的基本构件,就意味着必须承担共同的任务,为表现艺术主题服务,《鸟人》这部八十年代末的战争题材影片,之所以如醇酒历久弥香, 经典不移,之关键皆与此处,声音的分工是明确而带有艺术气息的。


参考文献:

[1]贝拉·巴拉兹,电影美学,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

[2]苏牧,荣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

[3]伍建阳,影视声音创作艺术,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吴悠(1996-),女, 汉族,籍贯:江苏省南京市,2020 级在校研究生

学历:研究生,研究方向:影视编导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