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水文环境地质勘察院,宁夏 银川 750021
摘要:对于大桥加固,当采用抗拔桩处理时,设计需要掌握地层分布特征和地基承载力、侧摩阻力等参数,本文针对该桥设计所需参数对桥址区工程地质条件经行分析,给出了地基承载力及侧摩阻力值,提出设计时需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抗拔桩、侧摩阻力、砂土液化
一、大桥概况
××大桥上部结构形式采用五孔中承式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拱跨形式为(30+3×80+30)m,下部为实体墩。桥台为肋板式桥台,墩台基础均为钻孔灌注桩基础。主桥11、16#桥墩高2m,双排桩,桩径2m,桩长46m,12-15#桥墩高3m,双排桩,桩径2m,桩长55m。
该大桥建成通车进入冬季之后,每当气温在零下10℃以下时,主桥与引桥相连的伸缩缝处(11#和16#桥墩)出现错台现象,检查发现支座已经脱空,当温度升高时支座就会回落;同时发现拱座及防撞护栏出现较多横向裂缝。设计拟采用抗拔桩加固。在飞燕端部设置竖向抗拔弹性锚索,下方设置4根直径1.6m的抗拔桩,桩顶设置混凝土锚固横梁,将锚索下方锚固于横梁底部,以防止在低温状态下系杆收缩导致飞燕上翘。
二、勘探点布设
为提供抗拔桩设计参数,通过采用综合工程地质勘察方法和手段,详细查明场地的不良地质,特殊性岩土种类、范围、性质;详细查明场地地层结构并作出评价。主要采用工程地质钻探、室内测试、原位测试综合勘察方法,对建设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勘察,并对所取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利用。在该桥11#、16#桥墩北侧各布设钻孔一个,完成实物工作量见下表:
勘探点工作量一览表
三、工程地质条件分析
桥梁区地貌单元属黄河冲湖积平原二级阶地,地势开阔,沟渠纵横,湖沼遍布,地面高程1104-1106m,湖底高程1102-1104m。
依据区域地质资料分析,本区域发育多组规模较大的正断层,即活动断裂使地层逐级向中心断落,这些断裂构造多呈北北东走向,且多数为隐伏断裂,形成阶梯状剖面结构,全新世以来这些活动断裂在不断强烈活动造成地堑内持续不断沉陷,堆积新的地层,沉陷堆积深度达数千米。在大桥附近无影响地层稳定的断裂构造。
在勘察深度内,地层以冲湖积-冲积为主,表层为人工堆积;地层岩性主要为粉质粘土、粉土、细砂层。钻孔揭露地层主要为全新统地层,具体描述如下:
①、素填土层(Q4ml):黄褐色,稍湿,松散-稍密。物质成份主要为粉土、粉质黏土,含植物根,分布不均匀。
②、粉质黏土(Q4al):黄褐色,软塑-可塑状,有光泽,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夹粉土薄层。
③、粉土层(Q4al):褐黄色,饱和,呈稍密~中密状。摇振反应中等,干强度低、韧性低,夹粉质黏土粉砂薄层。该层在zk1孔中揭露粉质黏土层③1:黄褐色,可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有光泽。
④、细砂层,根据密实程度分为两个亚层:
④1、细砂层(Q4al):褐黄色、均匀,稍密-中密状,饱和。本层局部夹粉土粉砂薄层,砂性不纯,矿物成份主要以石英、长石等为主。
④2、细砂层(Q4al):黄褐色,灰褐色,饱和,密实,矿物成份主要以石英、长石以及云母为主,分选性较好。
⑤粉土层(Q4al):黄褐色,饱和,密实,较均匀,局部夹薄层粉质黏土薄层。
⑥细砂层(Q4al):灰褐色,饱和,密实,分选性较好,主要成分为长石石英,含云母少量,局部可见黏土团块。
⑦粉质黏土层(Q4al):黄褐色,硬塑,干强度较高,韧性中等,有光泽,夹粉土薄层。该层zk2孔内揭露细砂夹层⑦1,黄褐色,饱和,密实,主要成分为长石石英,含云母。
⑧细砂层(Q4al):灰褐色,下部灰黑色,饱和,密实,分选性较好,夹粉砂薄层,局部含黏土团块。本次勘察最大深度70.10米,未揭穿该土层。
勘察区位于黄河冲湖积平原,在第四系沉积了巨厚的松散物质,地下水主要为松散岩类孔隙水。根据所处地貌位置及含水层岩性特征、埋藏厚度,可划分为上覆潜水和下伏承压水。
上覆潜水展布整个勘察区。潜水赋存于冲湖积和湖积堆积层中,含水岩组岩性主要为冲湖积的黄褐、灰黄、灰白色细砂,局部夹有粉砂、粘性土薄层或透镜体,浅部还有青灰、灰黑色粉土及薄层淤泥质软土。含水层厚度一般为20—30m。在勘察深度内,水位埋深一般为1~2m。在低洼地溢出地表,形成众多湖泊。
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下伏承压水为多层承压水。第一层承压水底板埋深大于100米,该层承压水与其上覆潜水和下伏承压力都有一定的水力联系。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是受区域自然地理和地质条件的控制,亦受到人为因素的控制。地下水补给除引黄灌溉入渗外,还有多种途径的补给来源。山区为地下水特别是深部承压水的主要补给区,山前洪积台地和山前洪积倾斜平原为地下水的径流区,而冲湖积、冲湖积平原则为地下水的汇集与排泄区。
区内潜水的径流方向总体由西向东,径流强度由大到小,桥址区位于细粒带,地面坡度平缓,地层颗粒细,流速明显减缓,水位上升,水力坡度小于0.3%,地下水在地势低洼处溢出地表,形成湖塘。
区内地下水排泄主要有蒸发、机井抽水和侧向径流,由于地下水埋藏深度小,与地表水有水力联系。
根据调查资料,区内地下水的年变幅在0.87~1.26m。
5 水质分析与腐蚀性评价
本次勘察对地表水及地下水采取水样进行化学分析,结果显示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为主要为cl-so4-Na.Ca型,地表水水化学类型为cl-Na型。
根据《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11)和水质分析结果:
场区地下水:在干湿交替作用条件下对砼具中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中腐蚀性;对于无干湿交替及长期浸水条件环境下场区地下水对砼具中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微腐蚀性。
场区地表水:在干湿交替作用条件下对砼具弱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弱腐蚀性;对于无干湿交替及长期浸水条件环境下场区地下水对砼具弱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微腐蚀性。
桥址区位于我国强烈地震活动区。新生代以来,新构造运动强烈且频繁,自公元406年至2001年的近1600年间,共发生M ≥ 4.7级地震45次,据地震局对1970年以来的统计资料,盆地内共发生过88次小震。
桥址区地层为第四系冲湖积粉质粘土、粉土及粉细砂,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为a=0.20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T=0.4s,对应地震基本烈度为Ⅷ度,地震分组为第二组,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基准值取12。这些条件决定了地震效应成为主要的不良地质作用。
6.1 砂土液化
桥址区影响桥梁稳定的不良地质为强震区及砂土液化。
依据钻孔波速测试结果,场地等效剪切波速值介于230-260m/s之间,勘察区覆盖层厚度小于50m,根据JTG C20-2011中表7.10.12可知,桥址区的场地类别为Ⅱ类场地。场地土属于中软土。
桥址区存在粉土、粉细砂,且地震动峰值加速度a=0.20g,对应地震基本烈度为Ⅷ度区,属于强震区,根据《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 B02-2013)中有关规定,对20.00m深度内饱和砂土、粉土进行砂土地震液化评价。
经判定:本次勘察完成的2个钻孔均具砂土液化特征,液化土层为:③层饱和粉土、④1饱和细砂,液化深度9.1-11.60m,液化指数11.2-24.66,为中等-严重液化。根据《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20-2011,工程场地为抗震不利地段。
3.6.2 特殊性岩土
由于勘察区地下水位较高,地表长年积水,为湖塘,上部地层岩性以饱水的粉土、粘性土为主,zk1号孔内③层饱和粉土不均匀,呈稍密状,深度2.6-5.6m,标贯击数低,宜按软土考虑。
四、岩土参数的分析与选用
根据工程地质钻探资料,地基土按岩土的成因时代、岩土室内试验及岩土的工程性能对桥址区地基土进行工程分层,将桥址区地基土共分为8个工程地质层。对各层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指标分别进行统计,统计时根据获取的数据进行校正、分析和剔除差异性大的数据。依据《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 D63-2007),结合当地的设计经验进行选取地基土承载力[fao]及摩阻力qik值见下表:
地层编号 及名称 | ① 素填土 | ② 粉质黏土 | ③ 粉土 | ④1 细砂 | ④2 细砂 | ⑤ 粉土 | ⑥ 细砂 | ⑦ 粉质黏土 | ⑦1 细砂 | ⑧ 细砂 |
[fao](kPa) | 100 | 100 | 120 | 180 | 280 | 240 | 280 | 230 | 280 | 280 |
qik(kPa) | 30 | 35 | 35 | 40 | 60 | 60 | 60 | 60 | 60 | 60 |
本场地主要出露的地层由第四系冲湖积砂土、粉土及黏性土组成。上部稍密粉土、软塑-可塑粉质黏土承载力低,压缩性大,不宜作为持力层。中部砂土、粉土、黏性土厚度较大且层位稳定,承载力较高,宜作为持力层。下部密实砂土厚度大,均匀性好,承载力高,是桩基础较理想的持力层。
场地上部地层液化,承载力低,压缩性大,不适宜采用浅基础方案。对桥梁加固宜采用桩基础方案,持力层应穿过可液化土和软弱地基土。
对抗拔桩基础,应根据《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 D63-2007)5.3.8条计算单桩轴向受拉承载力容许值,设计时上部液化土层的侧摩阻力应依据规范进行折减。
五、结论与建议
1、桥址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较简单,无断裂构造,区域稳定性较好。
2、桥址区③粉土、④1细砂具中等-严重液化现象,液化深度9.1-11.6m。桥梁抗拔桩基础承载力需考虑砂土液化的影响,应予以折减。zk1孔上部粉土不均匀,标贯击数低,宜按软土考虑。
3、桥址区场地土属中软场地土,场地类别为Ⅱ类,上部粉土、细砂层液化,属建筑抗震不利地段。
4、桥址区地下水对对混凝土结构具中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微腐蚀性。湖水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性按有干湿交替作用条件考虑,具弱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弱腐蚀性。
参考文献: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