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643000
【摘要】:目的 分析在心肌梗死患者中采取首护负责式护理干预对康复效果的提升作用。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医治的100例心肌梗死患者纳入研究,将采取常规护理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采取首护负责式护理干预的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在康复总有效率上,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首护负责式护理干预应用于心肌梗死患者中有利于提升康复效果,满意度较高,值得广泛开展。
【关键词】:心肌梗死;首护负责式护理干预;康复效果
心肌梗死是临床发生率较高的一种心血管疾病,主要由冠状动脉供血急性减少、中断所致,引发心肌持续性缺血,最终导致心肌缺血性坏死[1]。心肌梗死发病较急,病情发展快,并有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症状,若不及时采取严重危及生命安全,现阶段已逐渐成为致残率和病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在治疗过程中需加强对患者的监护,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快速处理,是预防病情恶化的有效途径[2]。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由于监护力度不足未及时患者病情变化,进而导致病情加重。为此,本文将对在心肌梗死患者中采取首护负责式护理干预对康复效果的提升作用展开探讨,详细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均选自我院医治的100例心肌梗死患者,时间范围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设为两组,对照组(50例)中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龄最小44岁,最大78岁 ,平均年龄(61.24±5.47)岁。观察组(50例)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最小42岁,最大77岁,平均年龄(60.97±5.29)岁。对比基本信息两组患者差异较小(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介绍病房环境,根据医嘱指导患者用药,观察生命体征变化。给予饮食和生活上的指导,疏导负面情绪。
观察组采取首护负责式护理,①对科室内护理人员进行首护负责式护理宣教,使其掌握相关概念、内容和干预方法,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②根据患者病情程度进行分级,1级为非常危重,2级为中等危重,3级为轻度为重。对护理人员综合能力进行分级,1级为能力优秀,2级为能力中等,3级为能力一般。将护理人员综合能力分级和患者病情程度分级相匹配。③具体实施:完成分配后,该护理人员为患者的首护人员,从入院到出院阶段实施全程护理,和患者建立有效的联系方式,便于随时取得联系,从基础护理、病情观察、心理干预、健康宣讲、疼痛护理、康复护理、饮食护理等方面给予全面护理干预。④院外延续护理:出院后通过微信或电话等方式和患者建立联系,定期了解患者康复情况,回答患者问题,给予针对性的指导,给予疾病和复诊的建议。
1.3 观察指标
①根据患者症状改善情况评价康复效果,分为较差、一般和较好三个标准,总有效率=(较好+一般)/患者总数。②参考自制护理满意度问卷表评价护理满意度,总计100分,非常满意(80~100分)、满意(60-79分)、不满意(60分以下)。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患者总数。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分析,计数资料经x2检验,以(%)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 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效果
观察组康复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 1 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效果[n(%)]
组别 | 例数 | 较好 | 一般 | 较差 | 总有效率 |
对照组 | 50 | 28(56.00) | 12(24.00) | 10(20.00) | 40(80.00) |
观察组 | 50 | 36(72.00) | 11(22.00) | 3(6.00) | 47(94.00) |
x2 | | | | | 4.332 |
P | | | | | 0.037 |
2.2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 2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n(%)]
组别 | 例数 | 非常满意 | 满意 | 不满意 | 总满意率 |
对照组 | 50 | 25(50.00) | 14(28.00) | 11(22.00) | 39(78.00) |
观察组 | 50 | 35(70.00) | 13(26.00) | 2(4.00) | 48(96.00) |
x2 | | | | | 7.162 |
P | | | | | 0.007 |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老年化的加剧,我国心肌梗死患病人数逐渐增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负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经常出现未及时发现患者病情进展而导致治疗情况的情况,不仅影响治疗效果,也进一步增加患者身心痛苦和经济负担[3]。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意识的增强,传统护理模式已无法满足现阶段的需求,因此临床愈发重视在心肌梗死的治疗中加强护理干预,通过高质量护理措施做好对患者的监护,及时发现治疗期间出现的各种情况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从而促进治疗效果的提升[4]。
从本次研究结果看出,观察组康复总有效率和护理总满意高于对照组,可见心肌梗死患者采取护负责式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升康复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在首护负责式护理干预中,首先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宣教,根据自身能力进行分级,同时结合患者病情程度进行分级,合理分配给护理人员,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提高护理服务的针对性,充分发挥护理人员能力。完成分配后护理人员从患者入院到出院阶段给予全程护理干预,并给予适当的院外延续护理干预,对患者整个治疗过程实施全程监护,确保治疗顺利进行,从而提高康复效果。同时首护负责式护理干预有利于和患者保持紧密的沟通,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从而提升护理满意度。
综上诉述,首护负责式护理干预应用于心肌梗死患者中有利于提升康复效果,患者普遍认可满意,具有良好的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王丽. 家庭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康复及家属护理能力的影响[J].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8, 25(23):95.
[2]王莎莎. 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给予心脏康复护理干预后对心理状态产生的影响[J].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 26(10):122.
[3]康颖, 梅蕾, 胡宏宇,等. 全程专业心理护理个案管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康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临床研究, 2020, 33(05):146-148.
[4]林桂花, 林薇. 循证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 医疗装备, 2018, 031(008):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