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市人民医院 儿科 四川阆中 637400
【摘要】目的 针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临床中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进行治疗并辅以护理干预后的整体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选取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主要对象,纳入患儿一共具有44例,纳入时间为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给予统一编号后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分别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n=22)和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及针对性护理(n=22),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整体效果。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血气指标改善情况均相比常规组较好,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表面活性物质及针对性护理的干预对于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整体效果均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可给予一定的临床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肺表面活性物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针对性护理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是一种临床中以呼吸窘迫、鼻翼煽动、呻吟为主要症状的儿科疾病,部分患儿可出现面部青紫、昏迷、喂养困难等情况;临床中需要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对其整体病情发展以及症状改善进行干预,并采取相关的护理措施进行辅助,以整体保障患儿的生存质量[1]。因此,本次研究中将随机抽取我院于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期间收治的44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者,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及针对性护理干预,并观察其临床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资料
研究资料为本院收治的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者44,患者纳入时间为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所有患儿均符合本次研究内容,且伴有呼吸窘迫、鼻翼煽动、呻吟、体温不稳定等症状。给予所有纳入研究对象均进行统一编号后,按照电脑分配的方式分为两组,每组各有患者22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患儿中男性12例,女性10例;平均胎龄和体重分别为28.3周和1800.56g。实验组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及针对性护理,患儿中男性13例,女性9例;平均胎龄和体重分别为28.8周和1800.62g。两组研究对象的资料,比较差异小,无统计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入院接受相关指标后,常规组给予常规的治疗方法;实验组则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由医护人员将其气道分泌物进行清除后将肺表面活性物质1.5ml加热至37℃后注射入胃管内,另根据患儿的身体重量给予50-100mg/kg经气管一次性给药治疗。
1.2.2护理干预
常规组给予指标监测、生活护理等常规干预措施;实验组则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内容,即:(1)基础性护理: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儿的身体指标及生命体征变化,定时给予气道湿化处理,并帮助翻身和排痰;保证患儿所在住院病区内的温湿度适宜,提供舒适的住院环境。(2)抗感染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定期对患儿病房进行消毒和清洁,并在日常操作中执行无菌消毒计划,适当的根据患儿的身体情况给予抗生素治疗,降低其肺部发生感染的可能性。(3)喂养护理:护理人员在给予患儿进行指标监测的同时还需要根据其实际情况选择静脉内滴注以及鼻饲的方式进行喂养,并针对其喂养量进行合理调控,保证其摄入一定的营养成分,促进其吸吮力的提升。
1.3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儿治疗后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血气指标(PaO2、PaCO2、PH值)改善情况,并作以有效的对比和分析[2]。
1.4统计学分析
针对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应用SPSS 23.0统计学进行处理和分析,计数资料均数(`x )、标准差(S)描述表示,组间t值进行有效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
2 结果
2.1比较常规组和实验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
常规组治疗后的机械通气时间为(6.55±1.21)d、住院时间为(17.55±4.33)d,实验组治疗后的机械通气时间为(3.66±0.88)d、住院时间为(13.22±3.11)d,两组对比,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2比较常规组和实验组治疗后的血气指标
常规组和实验组治疗前的血气指标对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PaO2、PaCO2、PH值等血气指标改善效果均相比常规组较好,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比较常规组和实验组治疗后的血气指标[`x±s]
组别 | 例数 | PaO2(mmHg) | PaCO2(mmHg) | PH值 |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
常规组 | 22 | 45.55±10.06 | 70.95±11.88 | 51.86±8.56 | 40.35±7.56 | 6.82±0.11 | 7.10±0.12 |
实验组 | 22 | 45.56±10.08 | 85.07±12.96 | 51.78±8.47 | 32.66±7.36 | 6.81±0.12 | 7.65±0.10 |
t | - | 0.003 | 3.767 | 0.031 | 3.419 | 0.288 | 16.515 |
p | - | 0.997 | 0.001 | 0.975 | 0.001 | 0.775 | 0.000 |
3 讨论
参考相关文献资料发现,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是一种由于患儿的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引起的肺不张、肺毛细血管-肺间质高渗透性疾病,其主要发病人群为早产儿、足月儿以及孕母患有糖尿病者,临床中90%以上的新生儿经过积极治疗后可存活[4]。本次研究结果中通过给予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者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及针对性护理干预后的结果表示:患儿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血气指标(PaO2、PaCO2、PH值)均出现明显的改善,且与常规治疗及与护理方案对比,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肺表面活性物质属于临床治疗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天然性的猪肺磷脂提取物,其具有较高的生物学活性,可以改善患儿的血气指标,并通过针对性干预辅助后还可以降低气漏、肺部感染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整体应用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对于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者而言,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及针对性护理干预的应用对其临床症状及血气指标均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且加之基础性护理、抗感染护理、喂养护理等针对性干预措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冯爱民, 谢秀春, 王苗,等. 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无创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观察[J]. 河北医学, 2019, 25(3):551-555.
[2]宁浩杰, 韦德湛, 罗慧,等. 床旁肺部超声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中的诊断价值[J]. 医学临床研究, 2019, 36(12):2355-2357.
[3]刘琳美. 早期应用鼻塞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8, 18(12):125-127.
[4]李奕, 莫文辉. 猪肺磷脂注射液与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效果的对比分析[J]. 药物评价研究, 2018, 41(6):18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