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口腔医院 ( 山东省 ) 250001
【摘要】目的:对消毒供应中心应用持续质量改进,分析此项措施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本院临床科室的80名医务人员,将2019年5月-10月实施常规管理作为对照组,2019年11月-2020年5月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管理作为观察组。比较并分析两组开展工作后,其工作质量合格率以及医务人员对管理工作总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工作质量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医务人员对管理工作满意度评价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在消毒供应中心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有效提高工作质量和科室医务人员的满意度,应用意义良好。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持续质量改进;满意度
消毒供应中心承担着对医疗机构中各种医疗器械、物品集中清洗、消毒以及无菌物品供应的重要部门。虽然此部门是间接性的为患者提供医疗卫生服务,但其质量管理尤为重要,一旦存在清洗不当、消毒效果不佳,则极容易导致使用的医疗器械或相关物品残留病菌,从而导致患者发生感染[1]。因此,为了提高临床科室对消毒供应中心的满意度,以及管理工作的服务质量,本研究对消毒供应中心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研究对象及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入选的研究对象均来源于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本院临床科室的80名医务人员,其中男8例,女72例,最大年龄为43岁,最小年龄为23岁,平均年龄在(33.1±1.39)岁;临床医师28名,护理人员52名。将2019年5月-10月实施常规管理作为对照组,2019年11月-2020年5月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管理作为观察组,期间医院情况、医务人员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在对照组时,采用常规方式进行内部质量管理,要求相关人员严格按照制度和规范完成质量控制工作。在观察组时,采用持续质量改进管理,具体措施为:①针对消毒供应中心,构建并完善一个系统性的管理制度,保证相关制度和规范在实施过程中具备有效性、可行性。将制度的改进作为核心,根据实际需求不断优化相关内规定和规章制度。严格并充分记录影响和可能影响无菌物品消毒效果的各种因素,对相应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措施处理和预防。此外,还需要建立无菌物品追踪调查的责任制管理,持续性的推动管理制度不断向规范性、系统性改进。②动员科室医务人员积极参与到质量改进活动中,并利用科学和辩证的改进措施对已存在的问题进行开会探讨。组织相关培训活动,适当予以一些思维教导和技能培训,以此加强和巩固医务人员的业务能力,确保在安全的环境下能够完成质量管理工作。此外,还需要实行科学的管理方法,严格加分和储存医院物品,规范对其进行清洗、消毒,尽可能避免人为因素而造成的交叉感染的现象发生。③建立质量控制小组,对科室予以质量管理和监督,确保每周两次及以上的交叉性检查,在月末对监督管理工作情况进行汇总,并总结改进措施。④对医疗器械在使用后一定要及时更换和消毒,给予及时性的检查和护理。对于无菌物品的储存一定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操作。对于器械的使用必须根据相应的指示进行,并要求医务人员掌握口腔设备和器械的性能和维护方法。对于纱布类使用量较大的物品,一定要合理的使用,最大程度减少浪费。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并记录观察组和对照组工作质量合格率和医务人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价情况。采用工作质量合格率调查表进行评定,其评价内容包括:清洗质量、包装质量、灭菌质量、发放质量等共12项,总合格率为100%,每项占10%,已评价工作效果;采用本院自制管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评定,总分100分,分为不满意<74分;满意≥74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版本)进行数据分析,对本研究中所得的计数资料(X2)进行对比,用%表示,若P<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2.1两组工作质量合格率比较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管理工作质量合格率97.50%(78/80);常规组管理工作质量合格率88.75%(71/80)。两组工作质量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979;P<0.05)。
2.2两组医务人员对管理工作的满意度评价比较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医务人员对管理工作的满意度98.75%,其中不满意1例;对照组医务人员对管理工作的满意度91.25%,其中不满意7例。两组医务人员对管理工作的满意度评价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921;P<0.05)。
3讨论
门诊口腔患者病情复杂,流量大,消毒供应中心作为医院按护理质量的关键部门,由于其工作职能较特殊,对于医院的感染有着明显的控制作用。一旦此部门存在工作质量问题,将会积存大量的病原微生物,为疾病和病菌的传播提供条件,从而引发医院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