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降低与控制供水管网漏损率的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25
/ 2

探索降低与控制供水管网漏损率的措施

张洁 王皎

信阳市供水集团有限公司 河南信阳 464000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供水管网漏失原因,然后主要论述了供水管网漏损率降低与控制措施,如灵活运用检测方法、改造城市老管网以及等加强水表管理,希望可以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从而将供水管网的漏损率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保证相关企业的正常运营。

关键词:供水管网;漏损率;降低与控制措施


引言:供水管网的构建和管理涉及到管网设计、施工、保养维修、表物操作等多种环节,具有较大的复杂性和系统性。当前我国的供水管网的漏损率存在普遍偏高的问题,并不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不利于我国水资源的安全,需要将其进行降低和控制,保证有效利用水资源。

1供水管网漏失原因

现阶段,造成供水管网漏失的原因有很多,综合其整体来看主要为计量误差、违章用水、施工问题、管理不到位等。首先,在计量误差上主要是由于计量设备运行不稳定,相关仪器的设计并不完善,导致产生出水计量误差。同时,部分水表经过长期使用之后其本身的性能有所下降;安装口径过大,无法计量小流量的用水;抄读水表存在估数误差等都会造成售水计量误差。其次,施工问题主要是在供水管道设计过程中,其施工质量不高,部分管道存在不合理埋深、不合理选材、通气阀型号规格不恰当等问题,未按照标准施工规范进行施工。其他工程的施工也会影响到供水管网的稳定性,如野蛮施工导致管道位移、管网破裂等。此外,违章用水主要是部分人员私自拆改公共用水设施,在水费缴纳过程中并不按照其相应的类别进行,存在盗用水的行为,造成管网产销大,出现人为因素的“漏失”,增加相关供水企业的成本。最后,部分供水企业自身管理存在问题,工作人员在查表收费过程中责任心较差,并不能将自身的责任进行充分落实,工作能力有待提升,相应的工作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敷衍了事,造成供水管网的水量出现损失[1]

2供水管网漏损率降低与控制措施

2.1灵活运用检测方法

想要有效控制供水管网漏损率需要供水企业的工作人员将检测方法进行灵活运用,当前我国供水管网常见的检测方法有以下几种。

2.1.1区域检测法,这种检测方法主要是在日夜连续用水户较少的区域中,如居民生活小区等,将进水总表作为侧漏表,把连接该区域的阀门全部关闭,选择用水量相对最小的时间进行测定,并在测定数据中将连续用水户的实际用水量进行扣除,其得到的最低流量基本就是测定区域内供水管网的漏损量。如果漏损量超过运行范围,工作人员可以进一步将关闭阀门的数量进行减少,进行更小范围的检测,进行重复多次之后,就可以找出具体漏水管道,并及时处理。这种方法的准确度较高,但是操作较为繁琐,需要相关供水企业结合自身供水范围内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应用。

2.1.2听音检测法,这种方式的主要是利用现代电子技术处理漏水噪声信号,通过听音机、听漏棒等设备进行漏点定位,从而明确供水管网的漏损情况,这种方法需要工作人员保证自身可以熟练使用相关听音设备,否则难以保证检测精确度。

2.1.3雷达检测法,即将地下管线发射电磁波进行反向收集,并绘制其横断面图进行精确回执函,结合具体水管附近的图像情况,分析其是否出现漏水现象,电磁波收集与反馈仪是新型检测仪器,在供水管网的检测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既可以起到实时检测作用,也可以起到预防作用。

综上所诉,检测方法有很多,需要供水企业结合具体检测地的实际情况灵活进行选择,并定期培训检测人员检测技能,保证检测人员可以因地制宜的使用检测方法。同时,结合各类检测方法的使用数次和情况,优化企业设备配置,保证设备采购比例的最优化,在遵守经济性原则的基础上为管网检测提供良好的设备支撑。

2.2改造城市老管网

供水企业需要将城市的老管网进行及时检修和更换,做到重点构件重点管理。例如,信阳市供水集团有限公司定期检查供水管网中的主要设备——阀门,保证阀门可以随时启闭,始终处于性能良好的状态中,遇到阀门损坏的情况,结合其损坏程度按照优先级,在最小限度影响正常供水的前提下进行有效修补,必要时将其更换。此外,在老管网的改造过程中,需要做好总体规划,保证在实施过程中有序施工建设,优先改造黄水、无水和压力低区域的供水管网,先行改造用户投诉较多的区域,通过区块化的改造,带动信阳市整体供水管网质量的提升,降低了漏损率。同时,还完善了消火栓、消防管路等设施的建设,并对自身供水范围内的非市政公用消火栓安装相应的消防水表,做好分颜色标识,将其和市政用水进行区分,从而及时有效地杜绝了非法用水问题[2]

2.3加强水表管理

首先,供水企业需要将抄表时间进行优化调整,缩短抄表间隔,加强对自身工作人员的监管,做好业务培训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帮助工作人员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并制定相应的量化考核指标。在保证工作人员能力和意识满足抄表需求的基础上,加强水表管理,要求尽可能的早抄表、严抄表,防止抄表时间间隔过长导致的累计水费虚高,及时准确的发现用水异常情况。其次,将抄表困难的水表以及不能抄的水表进行移位、改造。例如,针对水表被埋没、被违章建筑包围等,工作人员需要进行如实上报,从而实施具体的移表改造。最后,严格遵守政府《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实施检定的有关规定》,按期更换水表,并采用具有高灵敏度的WS垂直式水表进行DN50以上口径用水的监测,保证计量的精确度,从而提升对供水管网漏损率的控制力度。

2.4强化质量管理力度

在供水管网建设过程中需要强化对施工质量的管理力度,一方面,严控施工材料质量,抽样检查工程用材情况,一旦存在问题及时进行退换操作,坚决避免将质量不达标的材料投入实际施工中,并监督好施工流程,选择专门人员负责质检工作,全面保证施工质量,从根本上减少管网出现的漏损问题。另一方面,做好施工图纸会审工作,在管网布置上,处理好区块与区块、区块与整体、暂住人口与常住人口、树状管网与环状管网之间的关系,保证其设计的合理性,提升后续管理的便捷性。此外,要做好管道冲洗消毒和试压工作,在保证整体合格的基础上进行并网,制定全程的动态管理机制,科学设计工程阶段性验收形式,实现精细化管理,保证施工质量,避免由于施工处理不当造成的漏损问题,有效控制供水管网的漏损率。

2.5构建信息化系统

供水企业在供水管网管线设施、大用户流量等方面的传统管理形式一般都是依靠人工绘图,这种管理形式不但不具有时效性,其得到相应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也得不到保障,很容易出现丢失问题。为了有效降低和控制供水管网的漏损率,需要供水企业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构建信息化的管理系统,建设管网GIS机制。这种形式可以实现管网信息可视化、动态化的管理,系统会将管网的数据信息进行动态化更新,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性,工作人员可以结合系统的反馈情况进行供水管网的日常维护工作,增强事故应急处置能力,供水企业需结合自身发展情况尽快落实信息化系统的构建。

结语:总而言之,供水管网漏损率的降低和控制需要从其施工之初就保证所用材料和施工技术的合理应用,加强质量管理,并结合具体区域的具体情况,将老管网进行有效改造,用局部带动整体,保证供水管网的可靠性,从而为城乡建设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舒江.关于城市供水定价成本管网漏损率的利用与水价调整方案的矛盾与冲突[J].财讯,2018,(34):181.

[2]李安娜.基于GIS的智慧管网平台在供水管网管理中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30):2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