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构:“故”事“新”编的缘起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25
/ 3

虚构 :“ 故” 事“ 新” 编的缘起与实践

张衍标

常州市戚墅堰高级中学 江苏省 常州市 213022

摘要:虚构是指作家创作时在掌握现实生活素材的基础上塑造典型的艺术形象的过程,是文艺创作的一种重要手法。之所以在中学语文写作教学中重申并践行虚构,与其说是拓宽写作教学路径的一种尝试,不如承认是现实“写作”生态的“倒逼”。基于统编教材编排体例、作文命题导向和学生写作实际,选择“故”事“新”编作为切入口,学会改写故事或源于生活“虚构故事”。

关键词:虚构 故事新编 写作课型 苛政猛于虎 嗟来之食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写作能力是一个人综合素养的体现。当前无论中高考作文命题大多是关于社会和人生的现实问题,考查的是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智慧和能力。换言之,考场作文的本质就是炫示,是“自我”写作才华的恰当显露,如果直抒胸臆、真人真事不足以展示写作者的才情和思考,不妨开启“虚构”之旅——故事新编。

虚构的缘起:“故”事永远“新”

不谈考试,不讲得分,或许很难激起“学”的积极性,或许这也正是“满分作文”魅力所在。江苏高考曾要求以“好奇心”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宇的文章,至今仍令万千“读者”包括一届又届学生“好奇”的是有这么一篇“满分”作文。

好奇心

庄子戴着青青的蒲草帽与惠子在壕中观鱼。惠子抬眼望着庄子头上的帽子不禁笑了出来。

“您这么老了,干嘛戴这么惹眼的帽子,好像是刚从草丛里钻出来的绿冠草鸡。”惠子好奇地问道。

可是庄子并未回答,为啥?他也在好奇,为什么惠子戴一顶又破又旧的灰草帽。要知道,青青的蒲草帽更能凉快一些。“咦,这些鱼为什么这么快活啊!大概是一群思想自由的鱼吧。”庄子抚着长须,幽幽地说道。

“你不是鱼,你怎么知道鱼很快乐啊?”惠子反驳。“你又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紧跟着回答。

两人相视而笑。

走了很久了,庄子提议坐下来歇会儿。庄子很快进入了梦乡。突然梦中有很多的蝴蝶翩翩起舞,有的居然比车轮还大。“蝴蝶代表着什么呢?”庄子在梦中不解地问道。梦总有醒的时候。当梦醒的时候,庄子还在好奇地询问道:“蝴蝶代表什么呢?”

惠子不能回答,只好继续赶路。不一会儿,他们来到了一个村庄,那里好像发生了一件天大的事!

原来有一户人家常年种葫芦,今年也不例外。可是,今天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个比水缸还要大的葫芦,比水缸大的葫芦怎么舀水呢?人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

庄子问惠子:“您说这么大的葫芦是怎么结出来的,为什么我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大的葫芦呢?”

惠子也慨叹道:“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千奇百怪之事昼夜滋长,没有尽头啊!”

庄子轻轻地拿下蒲草帽,他在想这个葫芦到底怎么利用,他好奇的思维一刻也未停止。忽然,庄子眼睛闪出一道智慧的光芒,随后叹息道:“为什么人们只知道用葫芦去装水而不用水装葫芦?”“什么,水装葫芦?怎么个装法?”惠子好奇地追问。

“其实很简单。把大葫芦劈成两半,放在河里,人可以坐在葫芦上嘛!这是不是叫水装大葫芦呢?”庄子答道。

“我们叫它船好不好?”惠子激动地说道。

“当然可以了。”庄子吁了一口气,缓缓地戴着蒲草帽。就在戴着草帽的一瞬间,庄子忽然想起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淮河两岸的鸟儿都喜欢用蒲草做鸟窝呢?

略作分析,此文除了立意精准且思路清晰——文首以“惠子好奇地问道”是,文章“可是庄子并未回答,为啥?他也在好奇”“当梦醒的时候,庄子还在好奇地询问道”……文尾力避“单调”已经给“水装大葫芦”命名的庄老汉的“好奇”意识“流”向了“淮河两岸的鸟儿为什么都喜欢用蒲草做窝呢?”,可谓全篇“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外,还有一点值得格外关注,那就是巧借“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等永远新的“故”事,扣住核心“命意”,“新”编“奇”事,这也成为当下作文训练的一个重点方向——故事新编。

实则,学习“虚构”也是源于现实的无奈。当前,越来越多的作文命题考查分析实际问题的智慧和能力,试图引导学生基于自己的阅读积累、生活体验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抒,有理可讲。然而,面对同一个“题目”,理应“万紫千红总是春”“浓妆淡抹总相宜”,无奈“心往一处想”“文往一处写”“人就那几个”“事就那几件”“理就这个理”。

甘肃省兰州市2017年中考要求以“不期而遇的温暖”为题,写一篇文章,且明确界定了“生活中,难免会发生一些难过的事,被忽视、被误解、被伤害。但总有一些人、一些事,让你觉得相遇一场,是命中注定的幸运,嗨,别沮丧啊!人生,总会有不期而遇的温暖”的审题范围,意在引导学生关注现实,从身边人(父母亲人、老师同学、陌生人等)、身边事(家庭生活、校园生活、情感历程)中找寻、感悟、传递“温暖”,坚信人与人之间哪怕一次“不期而遇”也会给彼此带来“温暖”,从而驱赶现实的“阴”“冷”。具体写作理应体现这样三个层次,一是写出什么人、什么事带来“温暖”的“感觉”,二是写出这“温暖”是“不期而遇”的“感受”,三是要写出这种“不期而遇的温暖”是处于“被忽视”或“被误解”或“被伤害”等“难过”“沮丧”的处境中且令人感受“凉”“冷”等负面情绪时带来的正面的积极的“幸运”的“感悟”。近期一次287人的习作中,能够做到第三层次的微乎其微,这与“审题立意”有关,更受“非虚构”的影响——接近七成学生写了“疫情”中“真人”“真事”,然而绝大多数跟“口罩”有关,难道“家庭作业”“线上学习”“亲子关系”不能成为突破口吗,或许是有些“真情”“实感”不便说、不好说、不能说吧?

更何况统编教材的编排意在指向“学写故事”。八(下)最后一个写作专题结合蒲松龄的《狼》、司马光的《孙权劝学》、白居易的《卖炭翁》明确写故事要做到三点,即一定要有头有尾,完整地叙述一件事;故事中的人物要有血有肉,形象丰满,有趣味;故事允许有联想、想象的成分。加之本阅读专题有《礼记·擅弓》故事二则,一是苛政猛于虎,一是不食嗟来之食,可以成为极好的“新”编材料。有感于此,拟定一节写作教学课,初步确定“学习目标”——了解故事的基本文体特征,掌握并熟练运用一种或多种写作故事的技法,体认虚构也是丰富经历、丰盈情感、丰满人生的一种方式,教学的重点便是引导学生对一个好故事要有清晰的评价,运用一种或多种写作技法让习作进阶,体认基于生活真实的艺术虚构既是写作的一个方向更是生活的一种态度。


课型的呈现:“虚”构更加“实”


(一)导入新课: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认为自己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在其获奖感言的最后还讲了三个故事,最后一个故事是这样的:

有八个外出打工的泥瓦匠,为避一场暴风雨,躲进了一座破庙,外边的雷声一阵紧似一阵,一个个的火球,在庙门外滚来滚去,空中似乎还有吱吱的龙叫声,众人都胆战心惊,面如土色,有一个人说:“我们八个人中,必定一个人干过伤天害理的坏事,谁干过坏事,就自己走出庙接受惩罚吧,免得让好人受到牵连。”自然没有人愿意出去,又有人提议道:“既然大家都不想出去,那我们就将自己的草帽往外抛吧,谁的草帽被刮出庙门,就说明谁干了坏事,那就请他出去接受惩罚。”于是大家就将自己的草帽往庙门外抛,七个人的草帽被刮回了庙内,只有一个人的草帽被卷了出去,大家就催这个人出去受罚,他自然不愿出去,众人便将他抬起来扔出了庙门,故事的结局我估计大家都猜到了那个人刚被扔出庙门,那座破庙轰然坍塌。

这个故事是莫言的爷爷讲给他听的,相信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感受。从小时候起我们每个人都听过很多的故事,都喜欢听好故事,请大家思考一个好故事要包含哪些要素呢?(思考2分钟)请把你认为好故事的要素按照重要性依次写下来并小组交流(书写1分钟,交流2分钟)。

(二)课堂小结:情节设置完整最好是跌宕起伏富于变化;人物形象丰满最好是个性鲜明引为知己;环境营造妥帖最好是场面独到有典型意义;能触动读者一两点情理上的思考最好是给人强烈的代入感让人有意想不到的审美刺激……

明白了好故事要具备的基本要素,对照这些标准审视自己的习作,认为写得最好的一点是什么,最值得改进的地方又是什么,如何改进呢?(3分钟时间思考,2分钟时间小组交流,5分钟时间课堂展示)。

(三)课堂讲授:情节编排要有点变化,文似看山不喜平,开端设置个悬念(听说过比老虎更可怕的东西吗),如此开篇简明扼要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文中创设误会(老妇人遥听得车轮吱呀,忙不迭转身欲跑,半个身子匐在坟边,稀疏的枯草间不时闪出噙着老泪的眼,心里想着逃到这么偏僻仍还有征租税官),凸显老妇人和孔子师徒因误解而带来的尴尬;结尾出现陡转(孔子师徒继续行路,远处几个黑影慌乱不整叫嚣着“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过此路,留下买路财。胆敢说不字,上前揪脑袋。死在荒郊外,管宰不管埋。送上望乡台,永远回不来”),深化文章主旨,在“苛政猛于虎”的威逼下有些底层普通人铤而走险且挥刀向更弱者。

(四)当堂训练:5分钟时间修改自己的习作,重点是情节的安排要体现变化。小组交流并展示(10分钟)。

(五)课堂总结:情节变化要符合文章主旨,贴合人物形象,吻合时代背景和环境特征,不能生搬硬套以致于让读者不知道你讲的是什么事。同时,一个好故事也应适当关注以下几点:一是注重人物的肖像、动作、心理、语言等某一方面的细节描写(蒙袂辑屦)(扬其目而视之)(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一定要让人物“自行”展现他们的思想情感和性格特征。二是文笔简洁营造一个特定的典型的自然环境及时代背景(荒山野岭,炊烟袅袅)(贸贸然的人群),助力塑造人物形象推进情节展开。三是适当的联想和想象(将抒情和议论压缩至最少篇幅最好是不发表议论不去抒发情感,让读者自然而然认同领会)。

学会叙述“亲身经历”的事件重要,学会基于生活“虚构故事”更重要,只要传达的是真切的感受发自内心的感触都是好文章。我们不仅要慢慢学会改写故事创作故事,更要认真生活让每平凡琐碎甚至有些平庸枯燥的日子成为一个个值得铭记的“故事”。


新编的意义:带来写作的“成就感”

对很多同学来说,写作文很痛苦,“痛”点或许不止一个,但写作的成就感得不到满足或许是最痛的“点”,缓解这一大“痛点”的写作技巧——不妨虚构一把且从“故事新编”开始。这是常州市田家炳初级中学八(5)班徐源和方思远同学的习作,姑且“欣赏”“析疑”之,或许这是对“写作者”最佳的褒奖。

苛政猛于虎

富饶之地,千里孤坟。

“先生,明天见什么奇怪的声音的吗?”子贡疑惑问道。为了探寻真相,孔子与弟子循着声音步步向声源靠近。

此时已进入了鲁国境内。原来这高耸入云、绿树掩映的泰山脚下如今杂草丛生。深秋时节枯黄的野草印着泰山失去了肃穆与庄重却留下了悲凉。在高高的野草深处有三块不起眼的木牌,残破的木牌上刻下的文字早已被风雨打磨的分辨不清,而在木牌旁一位衣着破旧白衣的妇人正在嘤嘤的哭泣,刺骨的风从侧面刮过,裙摆微微飘动时间仿佛被定格了,只剩下寂静。

孔子立即与子贡上前询问,缺忘记了山路的崎岖,脚下这石头将脚步一绊,身子大幅度向前一倾,右手紧紧握着的缰绳也随着这一倾,勒紧了马儿,调皮的马儿也被惊吓到了竟嘶鸣一声。

妇人一听到马儿的鸣叫本能的向墓后躲去,拉起衣袖,卷起身躯。单薄的身体在风中瑟瑟发抖,秉着气息的样子令人深感怜悯。

见此情景子贡眉头一紧缓缓俯下身,询问道:“这位妇人,听您的哭泣声是有什么伤心事,可否一说,您放心,我们不是官兵。”妇人犹豫了一阵之后,才颤颤巍巍地从墓后走了出来。见子贡一行人的打扮,打扮她先是一怔,平复情绪后轻轻扶着木牌,用沙哑的声音低低说道:“是啊,以前我的公公被老虎在这山中咬死,我和丈夫将他葬于此地,可没过多久因为不堪税收,我的丈夫又死于虎口,如今我这唯一的儿子又再一次难逃命运的桎梏,还是不幸遇难了。”

低头沉思,眼望四周,过去回忆,涌入脑中,泪水婆娑,簌簌流下……

孔子在泰山脚下静静的观察着,虽是申时,但这阳光始终透不过沉重的乌云。就算好不容易穿过了云,在经过树叶时,又被挡在了门外,四周的丛林树木紧密生长,望不到尽头,只有不透光的墨绿。

孔子先生继续追问:“世道已是如此,您为什么还留在此地,不赶快离开呢?”妇女无奈地回答道:“这里没有那残酷而严苛的税收啊。”在这阴森可怖之地,只听得到在上远处传来阵阵叶片摩擦的声音,也许便是那猛虎在林中漫步吧,说的轻巧,可内心却十分恐惧……

衣袖一挥,孔子与妇人告别后带着弟子向前出发,日落西山,树叶沙沙飘落,夕阳的光辉照映在页面上,折射出金色的剪影。再向前进的路上虽不知有何种坎坷在等待着,可是即使有那些险阻又能如何?还不是不及这猛于虎的苛政。从此孔子再一次加深了他对“仁政”的推崇,他发誓一定要让老百姓们趁早摆脱这水深火热的痛苦日子!

齐大饥

在鞭炮声中,在大雪中,人们期盼的新年到来了。这里,土地肥沃,人们都认为明年是个丰年。

可事与愿违,这大雪不但冻死了害虫,也冻死了庄稼。于是,“丰年”变成了“荒年”。人们只能上街乞讨。

相比门外的凄风苦雨,黔敖家中温暖舒适。一桌美酒好菜香气四溢。可他不禁觉得食之无味了。自家的邻居今早也饿死了。想起门外的一幕幕,他不禁觉得自己如果不帮助一下,实在有损自己的名誉,而这真是一石二鸟,一箭双雕的计策。于是哼起了小曲,高兴的让人打开粮仓,把食物放在路边,任凭人们取走。

大家听到这好消息,黔敖家门口的长龙便从早排到傍晚,人们都对他绝口称赞。黔敖更加高兴了。

傍晚已过,太阳散发着最后的余光,万里长空色彩缤纷,万丈霞光照耀在城中每个角落。似乎连太阳也为城中领到食物的人们感到高兴。这时,黔敖准备把粮食搬回家了。可抬头一望,只见一人从路中央走来。他步子极慢,身子晃晃悠悠,影子在地上就如一根竹竿一样。不用想,他一定也饱受饥饿之苦。可是他怎么不早些来呢?等这人走得更近些,黔敖有些奇怪。他发现此人比任何人都更为瘦削,面色苍白,口中仿佛念念有词,四肢只剩下骨头,头发如蓬草一般卷在一起,他用衣袖遮住脸,像是已经经历了很长的旅途,可他却不向黔敖看一看。竟如没看见他一般。见到此景,黔敖于是停下手中的事,挥了挥手,可那人还如没看见一样。见此景,黔敖不禁奇怪起来,难道他看不见,或者太饿而神志不清了。

眼见他命悬一线,黔敖左手拿着今天剩下的食物,右手拿着水,三步并作两步,小跑至其跟前,趾高气昂地说:“吃吧”。心里暗暗得意,我可是救了你一命哪!但那人只抬头看了他一下,又向旁边走去,黔敖百思不得其解,难道此人不要命了?随后这人便说:“我不吃要来的食物,才饿成这样的。”黔敖不禁愣住了,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心里明白,他是个有节气的人,今天他是绝对不会吃这些食物了。黔敖赶忙谢罪,心中对他十分敬佩,但也感到惋惜。可惜这样一个人却吃不饱,穿不暖。但是他只能耸耸肩膀,随后他把食物往地上一放,然后在黔敖的目光中,那人随后又在地平线后消失了。

黔敖在门口久久不愿离去,心中感慨万千。他意识到了帮助他人不是用来沽名钓誉的——帮助者与被帮助者应该是平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