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 451302198710011514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经济社会发展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发展主题是对发展方向、内容和目的的总规定和要求,是推动发展的基本遵循。我国强调指出,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领域都要体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因此,高质量发展不只是经济发展的高质量,而是在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对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的普遍要求。
关键词: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
引言
实施生态环境管控,是新时代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思想、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举措。要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编制并做好落地应用,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新时代背景下,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对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因此,阐明资源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内涵,提出机制创新和政策建议,对于促进资源型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生态环境管控的重要意义
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思想的积极实践,要加快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对突破三条红线、仍然沿用粗放增长模式、吃祖宗饭砸子孙碗的事,绝对不能再干,绝对不允许再干。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就是要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把经济活动、人类行为限制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能够承载的限度内,以严格的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推进构建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实现发展与保护的协同共进。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就是要以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为原则,以生态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为底线,以不突破自然资源承载能力为要求,对一个地区生态环境区域性、战略性、长远性问题作出系统预测评价,为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分区域管控策略,推进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结合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将过去不落地的环境质量底线和资源利用上线要求,落实到具体的环境管控单元,明确空间上的生态环境警戒线,可以推动各地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高水平保护、在高水平保护中促进高质量发展。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覆盖全域、属性完备的区域空间生态环境基础底图、一套分区分级的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和一个服务于政府与部门的成果数据共享平台,实现了生态环境管控要求“整装成套”,框定了生态环境管控格局,为生态环境保护关口前移提供了政策工具。同时,有助于提高基层生态环境部门的审批效能和环境监管能力,也为企业落项目、去产能、搬迁入园等提供了系统政策指引,是提升基层生态环境治理效能的重要举措。
2协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2.1强化生态环境技术服务体系建设
现阶段高水平的生态环境保护,首先要实现高水平的污染防治,就是要突出精准、科学、依法“三个治污”。“三个治污”是对环境污染治理从研究、决策、部署到实施全过程的要求。从目前的情况看,全过程落实好“三个治污”,治理能力特别是市县两级政府及其生态环境部门的专业化能力是一个短板。也就是说,要进一步高度重视生态环境技术服务体系建设问题。原因在于,随着污染防治攻坚战向纵深推进,地方政府“不会管”、企业“不会治”的问题比较普遍,且日益突出;目前各级生态环境部门,特别是市、县两级生态环境技术支持力量薄弱、专业化能力不足,难以支撑当地政府和企业治理环境污染的技术需求;目前的生态环境技术服务市场尚满足不了实际需求;无论是从结构还是从作用看,生态环境技术服务体系已成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短板。因此,构建强有力的生态环境技术服务体系是提高环境污染治理水平的一个迫切问题,是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现阶段,强化生态环境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包括:明确职能,系统谋划,做好顶层设计;强化相关机构队伍的专业能力建设;建立和完善生态环境标准和重大规划与行动计划的配套技术方案制度;培育、壮大和规范生态环境技术服务市场;以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为抓手,牵引技术服务体系建设。
2.2保持经济平稳运行
创新和完善资源型省份的调控体系。落实现有资源型经济的各类扶持政策,发挥规划的战略指引功能,健全货币、财政、产业和区域政策协调机制,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完善促进消费升级和投资结构优化的政策措施。加强对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分类指导,成长型城市要规范开发秩序,提高资源深加工水平,建设矿产资源战略接续基地;成熟型城市要高技术高效率开发利用资源,延伸产业链,推动产业集群建设,提高资源型产业研发水平,促使研发成果在当地转化;衰退型城市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快沉陷区、废弃矿坑等地质灾害隐患区的综合治理,培育接续替代产业,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再生型城市要优化经济结构,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科创成果转化,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旅游业,深化对外开放,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
2.3不断完善成果应用机制
强化实施生态环境管控成果在生态、水、大气、土壤等要素环境管理中的应用,探索构建以环境空间管控为基础,以规划环评和项目环评为环境准入关口,以排污许可为企业运行守法依据,以执法督察为环境监管兜底的全过程环境管理框架,助力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发挥生态环境管控成果对“十四五”规划的支撑作用,为区域系统谋划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规划资源开发、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城镇建设、重大项目选址提供依据。
2.4坚持开放发展经济战略措施
开放发展是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早已证明,闭关锁国和狭隘的民族主义只会丧失发展机会。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我们必须沉着冷静,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节供需矛盾、优化产业布局、保障供应链安全、保障基本民生和国民经济命脉安全,补齐短板,切实优化“国内大循环”的经济系统。与此同时,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坚持“一带一路”战略,坚持更高水平的开放,推动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对于开放发展水平较低的内陆省份,这是难得的机会,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政策定位,必然会促使东部地区更多的资金、技术涌向中西部地区。因地制宜地制定政策,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大格局中不断提高开放发展的水平并从中受益,这考验着地方政府的智慧和能力。
结语
总之,高水平保护,防范化解环境风险是底线,环境社会风险不可低估;高水平保护,构建生态文化体系和全民行动体系是基础,要不断完善环境社会治理。这两个方面也是生态环境保护体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需要高度重视,不可偏废,否则基础不牢、底线守不住,高水平保护将难以为继。同时,需要明确的一个重要认识是,实践证明,加强党的领导是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
参考文献
[1]马丽,金凤君,刘毅. 中国经济与环境污染耦合度格局及工业结构解析 [J]. 地理学报,2012,67 ( 10) : 1299-1307.
[2]洪银兴.改革开放以来发展理念和相应的经济发展理论的演进[J].经济学动态,2019(8).
[3] 周雪娇,杨琳. 基于创新驱动的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 [J]. 经济问题探索,2018,( 7) : 174-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