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电山西能源有限公司新能源分公司 山西省 太原市 030006
摘 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能源问题的日益突出,风力发电作为一种新型的环保能源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大力提倡。风力发电控制系统是风力发电的重要环节和关键技术。将信息控制技术应用于系统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本文分析了常见的风力发电控制系统,并详细讨论了信息控制技术在风力发电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关键词:信息化控制技术;风力发电控制系统;运用
1.常见的风力发电控制系统
表1 常见的风力发电控制系统
风力发电控制系统 | 优势 | 应用范围 | 应用策略 |
双馈风力发电 控制系统 | 使用最多、最为常见、最为成熟的一种发电系统,具有性价比高的优势 | 应用于大功率的风力发电机 | 主要控制技术有变速恒频和恒速恒频两种,主要的控制策略有直接功率控制策略、矢量控制策略、滑模控制策略及无功优化控制策略 |
直驱式永磁风力 发电控制系统 | 具有高效、简单、成本低廉等优势 | 用于小功率风力发电机 | 直驱式永磁发电系统的控制策略主要包括转矩反馈控制、最佳叶尖速比控制、扰动观察控制和功率反馈控制。 |
信息化控制技术在风力发电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2.1信息化控制技术在风力发电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分类及原理
表2 分类及原理
信息化控制技术 | 原理及优势 |
最优控制智能技术 | 通过对反馈线性化与跟踪控制应用的充分结合来实现对发电机转子转速跟踪风速变化情况的有效控制,并确保在发电机转子转速跟踪风速变化下,实现叶尖速比的最优状态,确保对额定风速风能的有效捕获,最终实现对风力发电系统的有效控制 |
微分几何技术 | 应用于转矩控制和变流技术中,提出非线性的多输入和多输出状态反馈解耦控制方案,对风力发电控制系统中的双馈发电机的磁链和转速两个子系统,实现动态完全解耦,并且当风速超过额定值时,在微分几何反馈线性变换的条件下,实现风力发电机的非线性模型全局线性化,实施变速风力发电机组的恒功率控制 |
专家系统 | 专家系统是一种对知识进行有效处理的智能推理程序,它是基于符号系统之下的推理系统,有极为强大的解释功能,对风力发电控制系统中的各种模式进行判定和推理,适用于对系统故障原因的诊断和判定。风力发电控制系统中的风电机组由多个部分组成,包括:风轮、机舱、塔架、驱动链、偏航装置等,专家系统控制技术可以应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的故障诊断,在建构风力发电机组的专家故障系统模型的前提下,与模糊控制技术进行整合运用,准确而快速地判定出风力发电控制系统的故障原因,并在对机组电流信号进行分析的前提下,对其特征向量进行信息提取,基于机组电流信号进行故障诊断 |
自适应控制技术 | 以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技术为基础,设定模型追踪风速,在权衡最大风能捕获和机械疲劳造成的损耗最小两个指标下,由适应器调节控制,在正确的补偿或者减低设定的风速过程中,实现对于风力的合理的最大化的运用 |
人工神经网络技术 | 将人工神经网络控制器与发电机预测模型之间的有机结合,实际上就是将BP算法与遗传算法的优势融合于一体,进而形成的一种新型BP神经网络算法,其风能捕捉能力极强。为此,这种新型的BP神经网络算法能够对风电机组齿轮故障问题进行准确诊断,诊断结果的准确度较高。与此同时,神经网络技术的合理运用,还能够有效提升风电机动力性能,确保实现对电能质量的优化提升 |
2.2信息化控制技术在风力发电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以3MW风力发电机组的控制系统为基础,核心采用德国Beckhoff生产的嵌入式PC控制器组成整体的控制系统。主要内容依据模糊控制原理,主要设计是针对偏航系统的模糊控制自定义参数设计,实验采用MATLAB/simulink进行仿真,通过PLC实现F-PID控制,最后论证系统可行性。
2.2.1风机控制系统组成
风轮的组成包括桨叶、轮毂、风轮轴及变桨系统。桨叶是获取风能及进行能量转化的部件。轮毂主要是起固定作用的装置。风轮轴起到把风轮旋转产生的机械能传递到发电机当中的作用,是风机关键性结构之一。塔架用来支撑机舱和叶片,必须具有足够的静动强度来承载风轮转动所引起的震动载荷。
偏
航系统主要由执行机构、控制器、传感器和偏航计数器等组成,主要包括主动和被动两种偏航方式。
图1 变桨距与定桨距输出功率的对比
变桨距功率调节机构主要由桨叶、导套、
连杆、法兰、短转轴、长转轴、推动杆、支撑杆、同步盘、偏心盘、防转装置等部件组成。变桨系统针对不断变化的风速,通过调整叶片攻角来保持功率的恒定。同条件下两种功率调节方式对比见图1.1所示。
构成风机的两大块部分为风力机和发电机,在风力发电机组吸收风能并对其尽可能地转化阶段中,起关键作用的是风机的控制系统。如果把控制系统比作风机的大脑起到监控、预警等作用,那么PLC就是其中枢神经起着调节、指示作用。针对不断变化的风,PLC通过对偏航系统发出指令调节控制桨叶位置,保证风能利用效率的最大化。
2.2.2偏航控制系统设计
风力发电机组偏航控制系统工作过程:风传感器把采集到的风向角度传送至PLC控制器,控制器对其进行判断预处理,若需对风则输出命令驱动偏航电机旋转至与风向正对90°的位置,来达到快速对风的目的。
偏航控制器的大脑MX213模块应用在M1控制系统中,它是在PC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开发的,内部含有铁电FRAM,具有掉电数据不丢失的特点,且能安全储存十年以上。能同时采集位于不同部位传感器的反馈数据,通过自身运算,输出命令到与之对应的执行机构来完成风机的实时对风。
针对大自然界中变化的风向,需采用偏航系统进行实时对风,因而可知偏航系统具有随时间变化及非线性的特点。若在偏航控制系统中,采用常规PID控制器,不仅建模复杂,而且系统的稳定性及鲁棒性远远达不到期望值。因此,本文在常规PID控制的基础上,引入模糊推理,设计出一套自整定参数的PID控制器。
2.2.3仿真实验
在Matlab/simulink中对设计好的偏航F—PID控制器进行仿真,并在模型中加入常规控制器,通过对比两种不同的控制策略来验证F—PID控制器效果。实际风向存在10°的偏差,因此在此仿真模型中用大小为10的阶跃信号模拟偏差。PID控制与F-PID 控制的偏航仿真模型见图2所示,偏航仿真输出响应图见图3所示。
图2 PID控制与F-PID 控制的偏航仿真模型
在同等条件下,F-PID大约只需要8s时间系统即可达到稳定。风向角度响应变化速度快,超调量相对常规PID小了很多。综上可见:F-PID控制器能达到预期效果,更能较好的适用于大型风机的控制系统中。
图3 偏航仿真输出响应图
在PLC控制过程中,先通过量程转换相关指令,将e、ec值映射到基本论域中,即对精准量e、ec的等级量化。再通过赋值等指令,对量化处理的模糊化论域元素和PLC数据储存器中所存入的数组元素与之进行多次查找比对,称之为查询表被调用的过程[20]。再经过量化因子对其不断修正、整定之后,从而得到清晰的输出值。
将偏航角度偏差 e [-12°, 12°]的取值经过离散量化处理映射到区间[-6 , 6] 中。因为PLC编程中原本数据与负值混合使用容易出错,本文将模糊论域e加上偏移量6转化为正值,即[-6,6]与[0,12]相对应,以此类推。再利用PLC实现对程序的调用。
简化风机偏航自动控制执行顺序状态图,分解为五个简化的流程图:偏航控制总流程图、大风时执行90°侧风保护、扭缆圈数达到规定值3圈时自动解缆、机组正常工作状态下自动偏航、自动偏航或自动解缆系统出现故障下的人工偏航流程图。
风向标风速仪首先检测风向和风速,当测得风速过大时,控制器输出指令驱动偏航电机执行90°侧风保护,否则对偏航角度进行检测,当偏航角α>1080°或者α<-1080°时,需要进行自动解缆;若自动解缆失败,此时需人工干涉即启用人工偏航,否则使风机继续正常工作进行偏航对风处理。
当工作环境下的风速大于GW82-3000所设定的切出风速25m/s时,风电机组立即屏蔽自动偏航控制,并执行90°侧风保护。待侧风程序动作结束后,风机刹车并保持待机状态,此时风向标风速仪继续监测风向信号,由主控器判定继续旋转机舱保持侧风,还是解除刹车启动风机进行发电。
在风机对风过程中,电缆因机舱的偏航而扭转,为了防止电缆在扭转过程中因机舱偏转过多而折断,需设定三圈(1080°)为极限值,达到此极限值时必须执行解缆命令,同时覆盖自动偏航命令。当自动解缆、自动偏航发生故障或风机需要检修时,则执行最高级别的人工偏航。由人工输入指令控制机舱动作,并同时屏蔽自动解缆和自动偏航指令。
参考文献
[1]朱焕荣.信息化控制技术在风力发电控制系统中的运用[J]. 山东工业技术 ,2018(22):143.
[2]闫豪.信息化控制技术在风力发电控制系统中的运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57(03):140.
[3]郝雅楠.信息化控制技术在风力发电控制系统中的运用[J].时代农机,2016,43(09):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