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层老年人全日照料设施疏散与优化设计策略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28
/ 2

基于多层老年人全日照料设施疏散与优化设计策略探析

刘庆春

上海杰筑建筑规划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在我国的人群架构中,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也正因老年人群的特殊性,对于全日照料等安全措施的要求也比较高。本文以多层老人全日照料设施为基础,首先就老人群体的特点进行分析,之后对整个全日照料设施疏散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应的优化策略,以期可以更好地提升安全保障,维护老年人群生命安全。

关键词:老年人;全日照料;设施疏散;

引言

随着老龄化问题日益加剧,未来老年人全日照料无疑是未来我国社会主流的。但是也需要认识到,在不断深入发展的背后,也存在着诸多问题。由于服务人群的特殊性,全日照料中心的建筑消防安全往往表现为扑救难度高、疏散困难以及容易发生等等。因此有必要就建筑安全疏散等进行统筹分析,切实保障老年群体生命安全。

  1. 老年人群特点

1.1心理特点

包括生活环境变化、经济水平变化以及社会地位变化等多方面原因,加上身体经常性出现各种疾病问题,久而久之,老年人群的心理也开始出现各种变化。第一,孤独心理增多。典型的表现为不愿意同他人进行交流,情绪低落。一旦发生安全事件,也往往是这些人群不愿意配合撤离,青睐于独来独往。第二,焦虑情绪,包括生活琐事、身体疾病以及思想桎梏等多方面原因所致。一旦遭遇事故,则会因为内心的恐慌而表现的无所适从。最后,抑郁情绪,此为典型的慢性形式的老年心理疾病,主要表现为对于生活中的各种事物不感兴趣,生活悲观。平常生活期间对于事件反应也比较迟钝,不会过多地思考。

1.2生理特点

衰老是老年群体主要的表现之一,随着年纪不断增加,包括视力、听力等各种感官均出现了慢慢的退化,神经功能也随之而降低,直接导致行动迟缓,对于外界等的表现反馈也越来越慢。肌肉以及骨骼等也在逐步的衰退,包括力量、智力、脚力以及耐久性等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过于迟缓行动表现,也是导致其自我保护能力明显降低、自我保护不到位的重要因素。这也是各个照料中心在设计消防安全等过程中需要着重考量的要素。

  1. 现行规范

我国对于建筑消防安全等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相关安全疏散等的设计务必全面结合相关规范引导以及规章体制等展开。《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针对安全疏散基本内容给予了全面的诠释和要求,相关建筑设计等势必需要达到规范中的有关要求。包括建筑类别的确定、建筑耐火等级、防火分区的划分、平面功能设计以及疏散安全出口等。

  1. 疏散分析

3.1分析对象

主要为全日照料设施有关人员,即老年人群和对应的护理人员。通常而言,人员等的疏散包括护理人员和各类型老年人疏散。实际疏散期间,要求护理人员等可以支持中度、重度等老年群体撤离。

3.2 依据

已然运行着的多层老年人全日照料设施案例展开疏散模拟分析,比较了不同安全疏散设计和疏散时间之间的关系。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老年人照料设施标准》等有关规范标准中老年人群体的设计要求。

3.3疏散分析

各个不同的病患人群实际的安全疏散时间会依照不同类型的人群而不同。如下图所示。

601222b3f0492_html_327d15a0667b02c2.png

图1疏散楼梯疏散时间分布

对于能力较好以及轻度失能的老年群体而言,疏散时间较短,而绝大多数的中度失能老龄人群,疏散时间较轻度失能的老年群体要长些;但是重度的病患往往疏散耗时要很长,通常要花费常人几倍的时间。故而,包括中度、重度的老年人群为相关全日照料机构需要重点关注的人群。单就重度失能人群而言,设施中的重度失能人群和护理人员的比例设定为1:0.8,但是疏散诉求而这之间的配比需要达到1:4,由此不难发现,护理队伍的规模存在明显的不足情况,这也是极大地制约了中度、重度失能老年人群疏散的主要原因。

601222b3f0492_html_f6c6ecac5856aba0.png

图2人群疏散时间和楼层、人数之间的联系

结合上图不难发现,各个人群在出现突发事件之后的疏散要求的时间同具体的建筑楼层之间、疏散人数之间为基本的正相关关系。就楼梯使用率分析,各个人群的老人分区设置模式达到规范以及日常管理等诉求。而实际疏散期间则发现,对于不同的人群的始末疏散时间有着明显的时间差情况,会导致不同时间段中各个疏散楼梯的使用率存在明显的差距,大幅度提增安全疏散耗时。其次,部分节点存在明显的拥堵情况。实际疏散期间,包括安全出口位置、疏散楼梯位置以及转角位置等均存在明显的拥堵情况,由此大大降低了行进的速率,提高了疏散用时。

  1. 优化设计策略

4.1合理的平面和完善的提示标识

设计的建筑平面应简单方正,交通空间应明清晰、明确易于识别,应有规范、系统的提示标识。安全疏散距离应简短便捷且连贯。这样可以尽可能地减少那些患有认知障碍疾病的老年人由于空间识别能力衰退而导致的方向迷失感。

4.2使用疏散楼梯以及电梯协同的方式完成疏散。

老年人照料设施内的电梯都设计为消防电梯,消防电梯具有很好的防火、防烟和防水功能,当火灾发生的情况下消防电梯可以辅助人员疏散。老年人照料设施设置消防电梯,有利于快速组织灭火行动和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展开救援。同时,电梯也设计为医用电梯(至少为担架电梯),大尺寸轿厢的医用电梯兼消防电梯参与消防疏散,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的疏散有很大的帮助。当然,仅仅依靠电梯疏散还是不够的,电梯有等候运行时间,而且,电梯的空间容纳的人数也有一定的限制,故而部分的人群疏散还是要通过楼梯,选择楼梯、电梯协同的疏散方式能够很好地缩短疏散时间,提升疏散效率。

4.3 设置避难间和配套防毒面具

二层及以上各层老年人照料设施部分的每座疏散楼梯间的相邻部位设置一间避难间,避难间的净宽度要能满足方便救援中移动担架(床)等的要求,避难间的门可直接开向前室或疏散楼梯间。对于那些来不及疏散的老年人可以暂时疏散在避难间,避难间有良好的隔离条件和自然通风或加压送风系统为被困人员提供保障。

601222b3f0492_html_c40add96947f259d.jpg 3消防电梯和避难间的设置

考虑到失能老年人的自身条件,每层按失能老年人人数的多少,全额配备简易防毒面具。以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措施,降低火灾产生的烟气对失能老年人的危害。

4.4提高建筑耐火等级、控制建筑层数

耐火等级低的建筑,其火灾蔓延至整座建筑较快,人员的有效疏散时间和火灾扑救时间短,而老年人行动又较迟缓,老年人照料设施中的大部分人员年老体弱,行动不便 。所以尽可能提高老年人照料设施的耐火等级,较高的耐火等级,或相应提提高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燃烧性能为A级的材料,火灾危险性低,能较好地防止火灾迅速蔓延,有利于火灾扑救和人员疏散。

考虑到救援能力的有效救援高度,也考虑了老年人照料设施中大部分使用人员行为能力弱的特点。老年人照料设施中的大部分人员不仅在疏散时需要他人协助,而且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竖向疏散人数增加,人员疏散更加困难,疏散时间延长等,不利于确保老年人及时安全逃生,所以,尽量控制老年人照料设施的建筑高度或层数。

4.5 合理配置公共活动用房

为促进老年人有良好的身心健康,老年人照料设施中设置有供老年人本集中休闲、娱乐、健身等的公共活动用房,如公共休息室、阅览或网络室、棋牌室、书画室、健身房、教室、公共餐厅等。老年人公共活动用房设置在建筑的下部位置,可以方便聚集的人员在火灾时快速疏散,且不影响其他楼层的人员向一层室外疏散。

4.6 其它

601222b3f0492_html_1435f01113f02fc1.jpg 合整个设计,可以实施局部节点进行放大或是加宽处理,从而可以更好地支持包括轮椅、急救担架等设备可以顺利通过,也可以提升安全出口的数量等方式提高通过率。

图4特殊疏散节点扩大处理

  1. 结束语

毫无疑问,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趋势不断加剧,未来包括老年人全日照料中心等的需求会越来越高。而对于各个照料中心,也需要高度重视老龄人群等的特殊性,并依据国家对于建筑消防设计等的有关规定,科学系统性地提升消防基础配套。合理设计建筑平面、优化疏散交通设计,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消防安全保障措施,以更好地应对各种存在的突发事件,切实保障人身安全。

参考文献

  1. 唐方勤, 史文中, 任爱珠. 基于多层协作机制的人员疏散模拟研究[J].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2. 刘小婵, 张明锋, 张正祥,等. 基于GIS与多智能体的人群疏散模拟[J]. 地理信息世界, 2014, 000(005):105-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