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人间草木》里的阳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1-29
/ 2

触摸《人间草木》里的阳光

黄易顺

长沙市开福区高源小学 ,湖南省长沙市 410005

这是第二次翻开汪曾祺先生的《人间草木》,说来惭愧,第一次拜读因未能领会其中奥义仅读完几篇便半途而废。第二次读我稍能静心,看完了老爷子笔下生动简短的草木故事,钦羡于老爷子居然能认识如此多植物,见过养过如此多草木并与之交集产生故事,直白可爱的行文方式让我慢慢喜欢上这个有趣的老爷子。随着深读,某些敏感的字眼令我产生了某种疑惑,因此我重翻序言,认认真真再次读完汪朗先生所做《人间送小温》,也因此让我对这位老爷子生出由衷的敬意,致使我深陷于书中。

老爷子是个对生活始终充满兴趣与乐趣的老头,生活中的点点趣味都能写成文字,正如汪朗先生所说:‘对于生活中的美,哪怕只存在于犄角旮旯,他也要极力挖掘出来并着力表现’,一辈子的确做到了为读者送小温。老爷子的文章冲淡平和,不考究辞藻,不盲目追求技艺上的东西,令人往往读起来觉得不闹腾,心里干净剔透,有种闲适之气。然老爷子的生活并不与他文章中的悠然自得相适,一辈子遇到的磕磕绊绊不少。写《葡萄月令》时,他带着右派的帽子在葡萄园里接受劳动改造;写《长进树皮里的铁蒺藜》时他被认为是“四人帮”的二套班底受“特务”监视。而在这种倒霉的情况下,他写出来的东西仍旧很轻松,时刻带着他的“曾氏幽默”,决计不像同时期内的一些文章,又苦又悲又惨。爱写植物鸟兽,便只写植物鸟兽,不将自我的情绪掺和进去使植物鸟兽带上了某种特定的情绪色彩,这不禁让我想起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所言,作家写物,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使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曾老爷子便是如是豪杰之士,让读者读到本真之物,自然叫人欢喜爱读。

于逆境里,依旧返璞归真,坚守本心,实乃难得之心境。

老爷子是个习惯在幽默里藏着些生活哲学的老头,有自嘲,有谩骂,亦有正儿八经的建议。他爱写花鸟鱼虫,是因他觉得人若养成些正常的爱好,自会备有文明素养,多亲近自然便懂得敬畏自然,会欣赏美就能少去毁坏世间美好,他极力用自然本真的美去唤起更多人对美的品味与珍惜。他希望现在的孩子也能玩这些昆虫,对自然发生兴趣,现在的孩子大都只在电子玩具包围中长大,未必是好事。这话放到当下,亦是我深表赞同的,一代代的孩子,对自然的接触与亲近,更不提深入观察、动手护养,已然弱了太多。然孩子的趣味与见识,是会影响孩子对待事物态度与“三观”的形成的,这种潜移默化中“美”的丢失,常常叫人感受不深,回过头再看,却是痛心的。这或许也是很多孩子写花草虫鸟的作文时,绞尽脑汁却难有趣味的原因。老爷子提起建议来总是猝不及防但条条中肯,在写《菊花》时,他说:‘日本商人真有商业头脑,任何赚钱的机会都不放过,我们的管理人员是老爷子,到手的钱也抓不住’,在可惜大好赚钱机会流失的同时,他亦在可惜广交会上的菊花没能使更多的国人品味到它们的姿态与美吧。在写《车前子》时,他说:‘搞艺术的人千万不能当“车前子”,不能叫人烧心反胃’,这应该是如今我们所说的“尿点”一词较文明的说法,他对艺术亦是有前卫感受的。在写《香港的鸟中》时,他说:‘城市发达了,鸟就会减少。北京太庙的灰鹤和宣武门城楼的雨燕现在都没有了,但是我希望有关领导在从事城市建设时,能注意多留住一些鸟’,高速城市化建设进程中,如何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一直来是个重要但容易被忽视的社会课题,幸而近年来大家在这方面的意识都有所提升,却也是付出了一定代价的。在写《碧霞元君》时,他说:‘任何名山都应该提高自己的文化层次,都有责任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质。我希望主管全国旅游的当局,能思索一下这个问题’,这点建议,我想是已被部分采纳了的,采纳的部分多和商业价值有关,对于文化层次的深度挖掘,尚还需要有人能沉下心去专做这件事。在写《夜光麻杆》时,他说:‘中国近年也颇重视对残疾人的工作,但我觉得中国人对残疾人的态度总带有怜悯色彩,“恻隐之心”。这跟儒家思想有些关系。怜悯在某种意义上是侮辱’,老先生若能看到现今对残疾人的工作,应该会较为安慰吧,虽有不足,却已进步巨大,只是小部分残疾人的自强教育还得自个儿从根上加强。诸如此类的建议,总是希望社会进步,人类发展,而不仅凭个人意愿,就连少有的几句谩骂,也不是为自己抱不平。在写《花和金鱼》时,最后有段对话:‘今雨茶庄还在不在?’‘早没有了!’‘茶叶店掌柜的呢?’‘死了!叫红卫兵打死了!’‘干吗打他?’‘说他是小业主;养花养鱼是四旧。老伴没几天也死了,吓死的!’——这他妈的‘文化大革命’!这叫什么事儿!

在不平中,保持对世间充满善意,责任担当,实属非凡之胸襟。

老先生在写人的文章里,令我感触颇深的是写沈从文先生的几篇,之前因工作需要,我读过许多沈先生写的书,看过他的一些生平事迹,只恨没早读得汪先生写的《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和《星斗其文,赤子其人》,这样沈先生在我的脑海里也能更形象鲜活些。作为教育工作者,我是十分崇尚沈先生的,从一事,专一事,为教学查找大量的相关书籍,为学生批文诚恳且认真,给予的意见甚至比原文还多;学生来问学,沈先生总会推荐一些有用的书,甚至将自己的书出借并不计较归未归还,在这样倾囊相授的指导下,学生自是受益匪浅,精进迅速的。两位纯粹率性的老先生相互欣赏,一生成绩斐然。反思自我,从教近十载,总有停滞不前的无力感,细细想来,原是少了像先生们这样纯粹的个性,虽有琐事困扰,也应坚定自己的初心,坚守该坚守的,摒弃可以摒弃的,养心莫善于寡欲,我想便是如此。

在混沌里,保持自然本色,忠于自己的信念不动摇不迷茫,实当我辈效仿。

《人间草木》一书读完,意犹未尽,发人深省。它像一束柔和的光照进我心里,安抚躁动、融化抱怨、萌发纯粹的芽、滋养奋进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