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他汀类联合心脑血管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2-02
/ 2

探讨他汀类联合心脑血管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

张小云

湖北省嘉鱼县中医医院内三科 437200

【摘要】目的:分析他汀类药物联合心脑血管药物应用在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所取得的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9年5月~2020年5月接诊的54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纳入分组治疗对象,抽取27例纳入观察组,实施他汀类药物联合心脑血管药物治疗。抽取27例纳入对照组,仅应用心脑血管药物。对比指标: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脂水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脂指标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是7.41%,对照组是22.22%,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结论: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实施他汀类药物联合心脑血管疾病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血脂状态,药物安全性好,疗效确切,值得应用。

【关键词】他汀类药物;心脑血管药物;心血管疾病;疗效分析


心血管疾病是心内科常见症状,表现为心脏、脑部血管或系统性的病变,临床症状有气短、心悸和短缩性疼痛,严重会出现水肿、晕厥等症状[1]。心血管疾病具有发病急、进展快等特点,发病后需要在短时间内开展有效治疗,否则疾病进展会危及生命安全。常规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是盐酸尼卡地平,通过保守治疗缓解病症,但患者综合预后差,仍存在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近年来,临床上治疗心血管疾病在服用盐酸尼卡地平的基础上应用他汀类药物,可综合缓解患者症状,提升预后,减少并发症[2]。本文分析他汀类药物联合心血管疾病实施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发挥的效果,汇总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于2019年5月~2020年5月接收的54例心血管疾病患者,患者经过临床检查确诊,无其他脏器损伤、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或近期接受相关治疗情况。患者疾病类型如下:初发劳累型心绞痛28例,恶化性心绞痛12例,混合型心绞痛14例。按照随机分组的对照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27例和对照组27例,观察组:男性有15例,女性有12例,年龄范围是45~74岁,均值是(62.09±1.14)岁。对照组:男性有14例,女性有13例,年龄范围是46~76岁,均值是(63.16±1.07)岁。年龄、性别数据在比较后,P>0.05。

1.2治疗方式

1.2.1对照组

应用心血管药物治疗,选择的药物是盐酸尼卡地平(生产企业:安斯泰来制药(中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30233),服用方式:口服,20mg/次,2~3次/d,连续服用2个月。

1.2.2观察组

在对照组心血管药物的基础上应用他汀类药物辛伐他汀(生产企业:浙江京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00009)治疗,实施方法如下:口服,20mg/次,1次/d,连续治疗2个月。

1.3评价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脂水平数据[3],指标分别是TG、TC、HDL-C和LDL-C。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常见并发症有心绞痛、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的统计学软件是SPSS21.0,指标数据的表示方法是(60190fe013237_html_c015bdca8b2b9fe0.gif ±s)、(n,%),指标检验的工具是t和60190fe013237_html_e36e83f027628056.gif 只有当数据比较存在明显的差异时,P<0.05。

2 结果

2.1血脂指标

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的血脂指标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有明显的差异,P<0.05,详见表1.

1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脂水平数据比较(mmol/L60190fe013237_html_c015bdca8b2b9fe0.gif±s

组别

例数

TG

TC

HDL-C

LDL-C

观察组

27

1.42±0.33

4.02±0.32

2.54±0.21

2.86±0.56

对照组

27

1.87±0.84

4.68±1.58

2.89±1.03

3.56±1.08

t

-

14.38

13.95

13.24

12.59

P

-

P<0.05

P<0.05

P<0.05

P<0.05

2.2并发症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是7.41%,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22.22%,观察组治疗的安全性好,见表2.

2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组别

例数

心绞痛

心力衰竭

心律失常

总计

观察组

27

1

0

1

2(7.41)*

对照组

27

3

1

2

6(22.22)

注:与对照组相比*60190fe013237_html_e36e83f027628056.gif =12.54,P<0.05.

3 讨论

心血管疾病在中老年群体中发病率高,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等特点。临床研究发现,常见的致病因素有以下几点:血管性疾病因素,动脉硬化、动脉炎等;高血压导致的血流动力学改变;高血脂症导致血液流变异常;血小板增多、贫血等导致血液成分改变的因素。心血管疾病的发作会导致患者机体处于缺氧、缺血的状态,对组织功能造成损伤,最终危及生命安全。临床上单纯的应用心血管药物疗效较差,无法改善患者的血脂状态,疾病的诱发因素仍然存在。

他汀类药物属于降脂类药物,常见有辛伐他汀、洛伐他汀等,通过服药能够逐渐减少细胞内的胆固醇,发挥调解血脂的功效[4]。他汀类药物能够缓解血管内的炎性反应,修复血管内皮功能,发挥保护神经、抵抗炎症的双重功效[5]。将他汀类药物与心血管疾病药物联合应用治疗心血管疾病可共同发挥两种药物的效果,共同改善患者预后。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应用他汀类药物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对照组应用心血管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脂水平得到明显改善,并发症少,组间数据比较存在明显的差异,证实他汀类药物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所取得的价值,疗效确切。

综上,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采用他汀类药物与心血管药物联合处方治疗可提升整体疗效,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池东阳,丁福祥.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07):66-67.

[2]张成娟.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研究[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4(18):62-63.

[3]张宏.应用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2(12):184+186.

[4]涂学龄.他汀类药物与心血管药物配伍的安全性系统评价[J].北方药学,2019,12(10):120-121.

[5]詹益敏.他汀类药物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评价[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28):6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