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马来酸麦角新碱注射液联合缩宫素注射液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2-02
/ 2

观察马来酸麦角新碱注射液联合缩宫素注射液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

陈丽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妇幼保健院 产科 , 江苏 淮安 223200

摘要:目的 对马来酸麦角新碱注射液联合缩宫素注射液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进行深入分析。方法 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于我院治疗的进行剖宫产的产妇100例,将其随机分组,对照组接受缩宫素注射液预防措施,实验组实施马来酸麦角新碱注射液联合缩宫素注射液预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不同时段的出血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不同时段的出血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有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马来酸麦角新碱注射液联合缩宫素注射液在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对于出血量的减少具有显著效果,其临床效果良好,值得在今后临床工作中推广。

关键词:马来酸麦角新碱;缩宫素;宫缩乏力;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作为临床工作中较常见的并发症的一种,其危险性也是其中最高的,若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预防措施,将严重威胁到产妇的生命质量。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在此类并发症中占比高达75%~90%[1]。故为使产妇的生命质量得到保证,提高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预防治疗尤为重要。目前临床工作中较常用的预防药物缩宫素注射液,其对于宫缩的改善及产后出血的预防均具有较好的效果,但其效果易受子宫缺氧而引起的子宫对药物敏感性的降低而减小[2]。因此,为提高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预防效果,本文提出马来酸麦角新碱注射液联合缩宫素注射液在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并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资料

将100例于我院接受剖宫产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前已得到了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并获取家属与患者的知情及同意。所有产妇均按照标准纳入,且已依据标准将患有高血压、子宫肌瘤等其他并发症及心、肾、血液等疾病的产妇排除。产妇被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与实验组50例。实验组的产妇平均年龄为(32.1±1.5)岁,平均孕周为(40.2±1.3)周;对照组产妇的平均年龄为(31.8±1.5)岁,平均孕周为(39.7±1.1)周。对比两组产妇的基本资料(年龄、孕周等),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故两组对比结果有良好的研究意义。

1.2 方法

在完成对产妇的麻醉后,对其进行杀菌消毒。产妇脐耻间原横位取耻骨联络,再切除其原有手术创痕,之后将腹壁各层逐层打开。止血及护皮等需进入产妇腹内进行。将膀胱打开以将腹膜反折,再将位于子宫下段的子宫肌层切开,直至刺破羊膜囊,吸净囊内羊水,再延伸其子宫切口。在分娩完成后,及时清洗其呼吸系统,脐带剪断后再将胎儿转至其他手术台。将胎儿从母体内取出后,对照组产妇接受缩宫素注射液预防治疗。静脉注射20U缩宫素至产妇子宫肌壁内。实验组产妇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马来酸麦角新碱注射液治疗,在产妇子宫切口上下缘多点注射马来酸麦角新碱共计0.2mg。

1.3 观察指标

医护人员对产妇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进行观察并记录;对术后不同时段(30min、2h、24h)的出血量进行记录,其中,出血量的计算方法分为容积法及称重法。称重法:分别对手术前及手术后的纱布进行称重,通过对比其前后重量来计算产妇的出血量,并按压手术完成后的产妇子宫宫底部位,称取其臀部纸垫的重量以计算出血量。容积法:在刺破羊膜囊后,使用负压吸引器将产妇羊水吸净后更换吸引器吸取产妇宫内出血,通过吸引器内血量计算产妇出血量。按照标准将胎儿分娩完成后24h内出血量大于1000mL定为产后出血[3]

1.4数据处理

研究结束之后,使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以95%作为可信区,使用率(%)表示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进行对比和分析,P<0.05的前提下,数据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产妇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产妇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发现实验组相对于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S),h]

组别

手术时间

住院时间

实验组(n=50)

1.48±0.21*

5.77±0.86*

对照组(n=50)

2.16±0.13

7.63±0.75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两组产妇出血量情况比较

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产妇产后不同时段(30min、2h、24h)的出血量,发现实验组相对于对照组有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出血量比较[(±S),mL]

组别

产后30min

产后2h

产后24h

实验组(n=50)

169.84±16.43*

401.21±18.64*

461.92±27.67*

对照组(n=50)

304.31±15.68

567.35±22.17

821.76±30.22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发现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例(%)]

组别

恶心、呕吐等

颜面潮红

下肢水肿

血压升高

总发生率

实验组(n=50)

2(4.00)

3(6.00)

3(6.00)

0(0.00)

8(16.00)*

对照组(n=50)

8(16.00)

2(4.00)

4(8.00)

5(10.00)

19(38.00)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为目前临床工作中较常见且对产妇生命质量影响较大的一种并发症,对临床疗效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为提高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率,宫缩剂的使用在手术中尤为重要。缩宫素作为宫缩剂的一种,是目前最为常用的临床药物,其以静脉注射的方式注射至产妇子宫肌壁内,通过与产妇体内的缩宫素受体结合,达到促进子宫平滑肌收缩的效果,从而提升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预防作用[4]。然而,当缩宫素药物达到饱和状态时,将无法通过增加剂量的方式提高效果,且分娩过程中,药物的敏感度会受到影响而降低。因此,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防止工作中单独使用缩宫素并不是最优解。马来酸麦角新碱也属于宫缩剂,是一种半合成麦角生物碱,其相比于缩宫素,其可对子宫平滑肌直接产生效果,故不再受到饱和度的影响,可通过加大剂量而提升宫缩效果[5]

综合上述,马来酸麦角新碱注射液联合缩宫素注射液在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对于出血量的减少具有显著效果,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得到了明显得降低,故其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良好,值得在今后临床工作中推广。

参考文献:

[1]杨桔红,周仲华,程艳芝, 等.马来酸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J].药物评价研究,2020,43(5):920-923.

[2]李吴玲.马来酸麦角新碱与缩宫素联合应用对防治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J].北方药学,2020,17(6):137-138.

[3]梁晓芳.马来酸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中的应用观察[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9,6(28):104-105.

[4]冯晓云,韩冰,徐桂冉, 等.缩宫素联合马来酸麦角新碱预防宫缩乏力 产后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9,37(1):111-113.

[5]缪青梅.马来酸麦角新碱和卡贝缩宫素及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疗效比较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36):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