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总医院心血管内科 广东深圳 518055
【摘要】目的:针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施以精细化护理方式对其心功能及运动耐力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本次研究共计选择8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自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利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进行分组,分别为常规组(共计40例,接受常规护理)和试验组(共计40例,接受精细化护理),对两组患者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试验组左室射血分数、每搏心输出血量、6min步行距离均高于常规组(P<0.05),NYHA心功能分级、MLWHFQ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通过运用精细化护理,可对冠心病心理衰竭患者产生突出的应用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精细化护理;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功能;运动耐力
临床心血管疾病中,冠心病心力衰竭比较常见,患者患病后的临床表现多以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为主,因此需对患者采取及时的临床诊治及控制,从而促进患者心功能的改善,降低日常活动限制[1]。目前,常规的护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临床实际需求,且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而开展精细化护理工作能够将工作的重点有效落实到每一处细节之中,从而促进护理质量的提升[2]。本次研究将针对于此开展对比研究,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8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入组时间为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分组方式采用随机数表法,组别名称分别设定为常规组和试验组,每组各纳入40例患者。在常规组患者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58周岁到76周岁,平均年龄(61.58±8.51)周岁在试验组患者中,男27例,女13例,年龄57周岁到77周岁,平均年龄(61.84±8.25)周岁。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诊断符合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患病标准,且经过沟通均表示同意配合此次研究,并在知情同意书中签字表示自愿参与,对比组间基本资料,没有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针对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式。针对试验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的同时,增加精细化护理,内容如下:(1)精细化小组的成立:针对常规护理内容进行梳理和完善,针对各岗位具体工作内容以及职责进行明确。(2)实施心理护理:通过与患者加强沟通,便于对其心理状态变化及时了解,并采取针对性的心理疏导。(3)实施多元化健康教育:为患者进行疾病相关宣传册的发放,通过运用建立微信群交流等方式促进患者之间、护患或医患之间的沟通。(4)护理措施更加精细化:当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首先引导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住院环境,相关责任人的熟悉,并根据患者的心理变化以及病情变化实施针对性护理,如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睡眠质量不佳等。另需对患者饮食方面实施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通过将患者每日饮食方案科学制定,使之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膳食均衡,促进病情的改善。
1.3观察指标
针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功能改善情况进行观察和对比,共涵盖四部分内容,分别为左室射血分数、每搏心输出量以及NYHA心功能分级。其中NYHA心功能分级主要包括1-4四个级别,级别越高,代表患者心功能越差。另在患者护理前以及护理后分别进行6min步行距离以及MLWHFQ评分的评估,其中后者主要通过利用明尼苏达心力衰竭评分量表获得,此评分量表中,共包括21项内容,分值区间在0到105分之间,分值越高,代表患者生活质量越差。
1.4数据处理
选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计数资料实施x²检验,计量资料实施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功能改善情况进行对比
护理前,患者心功能指标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护理后,试验组左室射血分数以及每搏心输出血量均高于常规组(P<0.05),NYHA心功能分级低于常规组(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护理前与护理后心功能改善情况(`x±s)
组别 | 例数 | 左室射血分数(%) | 每搏心输出量(ml/次) | NYHA心功能分级 | |||
护理前 | 护理后 | 护理前 | 护理后 | 护理前 | 护理后 | ||
试验组 | 40 | 41.14±0.58 | 53.21±0.61 | 30.87±0.71 | 42.66±0.68 | 3.51±0.21 | 2.18±0.16 |
常规组 | 40 | 41.21±0.49 | 46.65±0.58 | 30.67±0.69 | 38.51±0.57 | 3.49±0.33 | 2.76±0.38 |
t值 | | 0.583 | 49.290 | 1.277 | 29.580 | 0.323 | 8.896 |
P值 | | 0.561 | 0.000 | 0.205 | 0.000 | 0.747 | 0.000 |
2.2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6min步行距离以及MLWHFQ评分进行对比
在对两组患者实施护理之前,其观察指标没有明显差异(P>0.05),在实施护理措施之后,试验组6min步行距离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MLWHFQ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详见表2。
表2.两组护理前与护理后6min步行距离以及MLWHFQ评分情况(`x±s)
组别 | 例数 | 6min步行距离(m) | MLWHFQ评分(分) | ||
护理前 | 护理后 | 护理前 | 护理后 | ||
试验组 | 40 | 178.64±12.05 | 303.36±11.58 | 76.65±4.15 | 46.98±3.51 |
常规组 | 40 | 180.20±11.84 | 277.63±10.66 | 76.51±4.20 | 55.68±3.48 |
t值 | | 0.584 | 10.339 | 0.149 | 11.132 |
P值 | | 0.560 | 0.000 | 0.881 | 0.000 |
3讨论
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在临床中普遍存在,而在对患者施以临床治疗的同时,还应当采取高效、科学、优质的护理措施,使之护理效果、临床疗效能够得到良好提升,促进其生理功能、心理功能以及社会功能等多方面均得到良好改善[3]。
由于在对患者施以常规护理工作过程中,模式过于固定化,因而护理效果往往并不够理想,但在实施精细化护理后,患者能够接受到更加深入细致的照护,且在住院期间的各个环节都能够得到更加科学、精准的护理。在本次研究结果中,试验组患者护理后,其各类心功能指标均优于常规组(P<0.05),表明运用该方式可针对患者实际情况施以针对性的护理,从而将患者患病期间的危险因素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促进临床疗效的提升[4]。另外试验组在接受精细化护理后,其MLWHFQ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且6min步行距离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表明在精细化护理下,患者自我健康行为意识能够得到显著提升,因此可促进患者护理效果得到良好改善[5]。
综上所述,在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施以临床护理过程中运用精细化护理方式能够促进其临床效果的有效提升,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高婉侠.精细化护理对降低冠心病患者动态心电图伪差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42):1-2.
[2]苏云侠,邵胜南,周丹丹, 等.精细化护理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运动耐力的影响[J].川北医学院学报,2020,35(5):914-917.
[3]许秀萍,郭子静,焦焕, 等.精细化护理在老年冠心病合并衰弱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20,12(10):1262-1264.
[4]黄宝书.精细化心理护理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22):244-245.
[5]杨晓柳.精细化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8(3):192-19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