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善县第一人民医院 浙江嘉兴 314100
摘要:目的:评估急诊护理在镇静安眠类药物中毒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的34例镇静安眠类药物中毒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7例。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接受常规护理、急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病情稳定时的焦虑、抑郁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前的焦虑、抑郁评分,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护理在镇静安眠类药物中毒护理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镇静安眠类药物;中毒;急诊;护理
镇静安眠类药物服用过量,便会引起中毒,甚至危及生命。临床治疗镇静安眠类药物中毒患者,通常采取催吐、洗胃等对症治疗手段,但无法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效果并不理想[1]。为探讨急诊护理在镇静安眠类药物中毒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现对34例镇静安眠类药物中毒患者实施分组实验。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的34例镇静安眠类药物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7例。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男7例,女10例;年龄20~64岁,平均(38.52±6.16)岁;地西泮9例,水合氯醛5例,苯巴比妥3例。试验组:男8例,女9例;年龄22~63岁,平均(38.44±6.24)岁;地西泮8例,水合氯醛5例,苯巴比妥4例。纳入标准:经临床检查确诊;年龄≥18岁且<65岁;签署知情同意书等。排除标准:肝肾功能不全、功能衰竭;恶性肿瘤;精神疾病;语言障碍,认知障碍等。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给予催吐、洗胃等对症治疗,使头偏向一侧,使呼吸道保持通畅。试验组患者接受急诊护理,包括:①救治护理。接诊后,立即洗胃,通过询问家属,明确患者服用镇静安眠类药物的种类,并选择合适的洗胃液,帮助患者尽快脱离中毒环境。严密监测生命体征,采集排泄物、呕吐物样本及时送检验科,对症状严重者给予补液,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补充能量。循环衰竭血压降低者给予血管活性药,呼吸衰竭者给予盐酸洛贝林。帮助患者更换衣物。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并做好记录,每隔15分钟一次。②基础护理。帮助患者采取正确体位,头偏向一侧,使呼吸道保持通畅。昏迷者去枕平卧,以预防窒息,有必要时可行气管切开术。开通静脉通路,给予生理盐水、10%葡萄糖滴注,以碱化尿液,使毒素尽快通过尿液排出。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嘱咐患者定期变换体位,并给予意识障碍者帮助,以预防压疮。定时拍背,以预防坠积性肺炎。做好皮肤护理,以预防脱皮、干燥。做好保暖措施,以预防上呼吸道感染。③心理护理。此类患者通常是由于存在心理创伤而出现自杀行为,故急诊护理中需给予心理护理,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主动与患者交流,帮助患者解疑答惑,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给予关怀、安慰,适时开导、鼓励,增强患者的生存信心。针对求生意志薄弱、情绪不稳定的患者,嘱咐患者家属多关心、爱护、陪伴患者,使患者感受到来自家人的温暖,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④并发症护理。针对尿潴留、低血压、神志障碍等常见并发症,急诊护理中,需密切观察患者的膀胱充盈、血压变化、意识等情况,及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1.3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焦虑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评估;抑郁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估。分值与负面情绪为正相关关系。②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包括尿潴留、低血压、神志障碍。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n(%)]进行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焦虑、抑郁评分
比较两组患者病情稳定时的焦虑、抑郁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前的焦虑、抑郁评分,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x±s,分)
| n | HAMA | HAMD | ||
病情稳定时 | 出院前 | 病情稳定时 | 出院前 | ||
试验组 | 17 | 27.12±2.54 | 15.14±1.25 | 27.15±2.43 | 15.36±1.36 |
对照组 | 17 | 28.87±2.39 | 22.03±1.67 | 28.18±2.52 | 23.84±1.71 |
2.2并发症发生率
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 n | 尿潴留 | 低血压 | 神志障碍 | 总发生 |
试验组 | 17 | 2(11.76) | 3(17.65) | 1(5.88) | 6(35.29) |
对照组 | 17 | 3(17.65) | 6(35.29) | 2(11.76) | 11(64.71) |
3.讨论
镇静安眠类药物临床上主要用于改善焦虑症、抑郁症、失眠症等患者的睡眠状况,具有抑制神经中枢系统、促进睡眠的作用,但有着一定的副作用[2]。若镇静安眠类药物服用过量,则会导致中毒,引起共济失调、中枢神经紊乱、呼吸衰竭、意识障碍等症状[3]。临床上,在对镇静安眠类药物中毒患者进行急救的过程中,为确保急救质量,应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
急诊护理是一种遵循急诊程序的护理模式。对镇静安眠类药物中毒患者实施急诊护理,先是给予催吐、洗胃等常规对症治疗,并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根据中毒药物种类合理选择洗胃液,可帮助患者尽快脱离中毒环境;帮助患者采取正确体位,确保患者呼吸通畅,可减少窒息的发生;帮助患者更换衣物,可预防再次呕吐的次数;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求生意识,有利于加快病情转归;前瞻性地预防并发症,可减少并发症的出现。本研究结果发现,对镇静安眠类药物中毒实施急诊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
综上,急诊护理在镇静安眠类药物中毒护理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黄光钊.镇静安眠类药物中毒患者行急诊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2019,29(05):108-109.
[2]雷林芳,蔡淮,邓文芳,杨石美.35例镇静安眠药物中毒患者的急诊护理体会[J].名医,2019(03):186.
[3]黄妍.急诊护理在镇静安眠类药物中毒患者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5):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