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血检测不合格,未必就是有病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2-23
/ 1

献血检测不合格 ,未必就是有病

易蓉

德阳市中心血站 四川 德阳 618000


献血是指自愿无偿献血,是国际红十字会和世界卫生组织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建议和提倡的,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不懈努力,无偿献血概念在国际上已经深入人心。提倡无偿献血是为了血液安全,根据GB18467-2011《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在献血之前需要由血站相关人员采集献血者的血液标本进行检测,合格之后才能够开始献血。在实际的一些献血活动中,有很多献血者在检献血前检测血液标本时由于不合格而不能献血,这些献血者就会怀疑自身是否患有某种疾病,而等到他们到医院进行检查时,又发现检查的结果是正常的。那么对于这类献血者来说,他们的身体到底有没有患有疾病呢?如果没有患有疾病,为什么他们检测时血液检测结果不合格呢?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看是怎么一回事。

安全的血液应该是不含任何病毒、寄生虫、药物、酒精、化学物质或其他能给受血者带来损害、危险或疾病的外来物质。按照国家卫生部的相关要求,献血者在献血之前一定要接受相应的体格检查以及血液标本检测,献血前血液检测项目包括血红蛋白(Hb),单采血小板献血者还应检测红细胞比容、血小板计数等项目。各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以及疾病流行情况,增加ABO血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等检测项目。只有初检合格之后才能够允许献血者进行献血。血液采集完成后还需检测如下几个项目:血型(即ABO血型正反定型及Rh血型定型)、输血相关传染病标志物: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标志物包括HIV RNA及抗体、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标志物包括HBV DNA及HBsAg、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标志物包括HCV RNA及抗HCV或HCVAg/Ab、梅毒螺旋体感染标志物即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抗TP)。如果在检测完成后发现这些项目中任何一个不合格都不能够将血液用于临床。那如果血液检测时发现检测不合格能否作为判断献血者是否患有疾病的依据呢?答案是肯定不能的。

对于大部分血液检测不合格的献血者来说,通常都是因为他们的转氨酶过高而不能够献血,这个因素大概占到了70%以上。因此当献血者因为转氨酶过高而不能够献血时,工作人员就会告知暂时不能献血。通常情况下人体转氨酶水平升高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人体肝脏本身疾病引起的转氨酶水平升高,例如人体由于药物、酒精、脂肪肝、嗜肝病毒感染以及自身免疫功能紊乱导致肝脏受损时,则会引起转氨酶水平升高;第二则是因为非肝脏疾病引起的,例如若人体患有严重的心脏疾病,或者是胆道疾病时也会导致转氨酶水平升高。虽然转氨酶水平升高不一定是人体患上了肝炎,但是如果是因为心脏及胆道或肾脏疾病等引起的水平升高时就表明其肝脏已经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第三是因为由于转氨酶较为敏感,很多因素会引起转氨酶正常值的上下波动,健康人在一天之内的不同时间检查,转氨酶测量结果都可能不一样。人体出现睡眠不好、熬夜、过度劳累、进食油腻食物以及剧烈运动后也会导致转氨酶发生轻微升高的现象。对于这类人群来说,并不是意味着肝脏发生了问题,就会出现献血时血站检查不合格而医院检查正常的情况。

对于输血相关传染病标志物的项目来说相比于医院的“健康标准”采供血机构的各项血液的“检测标准”相对来说要更严格,一般阳性标准低会比医院低10%左右,比如乙肝表面抗原检测,同一种试剂,血站0.90个单位以上判定为阳性,医院1.05个单位以上才是阳性。另外血站检验中会出现一定几率的假阳性。虽然检出假阳性的几率极小,但无法完全避免,而且敏感度越高的试剂,假阳性率也越高,因此可能会导致一些假阳性献血者被淘汰。为确保血液安全,血站遵循“宁可错杀,不能漏检”原则,不能把任何一袋可能有安全风险的血液放过关。

因此我们在献血时如果发现血液检测不合格,也千万不要过度担忧、惊慌,因为这并不是意味着自己患有某种疾病,血站的检验只能判定血液本身是否安全,但不能作为判断献血者是否健康的依据,是否有病还需要医生结合病史、症状、体征等综合判断。另外在献血之前需要注意不要食用例如油条、蛋类、花生及肥肉等高脂肪食物,以免发生脂肪血的现象出现。同时在献血之前也不要饮酒及服药。只有以关爱他人生命健康为目的的无偿献血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血液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