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霍乱时期的爱情》中的爱情与死亡

/ 2

浅谈《霍乱时期的爱情》中的爱情与死亡

谭艾明 周婷婷 蒋睿

重庆师范大学

《霍乱时期的爱情》是被誉为“继西班牙黄金时代的天才们之后,继巴布洛•聂鲁达之后最伟大的天才”“马尔克斯获得诺贝尔奖之后的第一部作品。马尔克斯摆脱了魔幻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深入研究十九世纪传统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这部小说以阿里萨和费尔米纳之间持续了半个世纪的爱情作为主线,不失时机地将其他多种爱情磨练成珠,穿缀于这条主线上。“野心勃勃”的马尔克斯恨不能将人世间的种种爱情“一网打尽”。这里有阿莫乌尔隐蔽的爱情,但却“不止一次体验到了刹那间爆发的幸福”;有阿里萨那石破天惊的宣言:“我对死亡感到的唯一痛苦是没能为爱而死”;有乌尔比诺和林奇小姐之间羞涩而大胆的爱。

死亡在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泄界里几乎就是爱情的同意语:它们共同摆脱了生命的含混不清的常态,呈现了生命的本质和人的不可遏止的创造性,表达了人对不可抗拒的命运的抗争:“我永远不会老的。”这就是热爱生活到了丧失理智地步的阿莫乌尔到七十岁就自杀的不可变更的宣言,它把一个被动的事实转变为-种主动的选择,一种爱的誓言。的确,在马尔克斯的世界里,死亡荒诞地、不可思议地来临仍然是令人痛苦的,但更有意义的是,对于死亡的体验最终转化为一种给人抚慰的幽默和生命内蕴的充满激情的张扬。显然,死亡在马尔克斯的世界里,并不是一种抽象的存在,它表现在岁月所加于人的痕迹.之中:蹒跚的步态,上楼梯的速度,满是皱纹的皮肤...正是对于时间流逝的日益清醒的感觉,促使阿里萨第一次理智地考虑到死亡的现实:只有抓住现实的爱情,才能超越死亡的现实。

笔者将对作品中出现的不同的爱情与死亡主题进行分析,探究其背后的深层原因,剖析隐藏在不幸爱情面具下的社会孤独感。

一、爱情的誓言

马尔克斯说过:“世界上没有比爱更艰难的事情了。小说中的费尔米纳容貌美丽、自负而又自尊,被称为“戴王冠的仙女”。她是幸运的,因为阿里萨和乌尔比诺两个男人都追求她,崇拜她,都是在第一次见面时就爱上了她。在阿里萨狂热的激情席卷之下,费尔米纳也狂热起来。内向羞怯而纯洁真挚的阿里萨因为“私生子”的卑贱社会地位和贫困生活而遭到恋人父亲的阻挠,二人感情受到重创。费尔米纳也轻易地将阿里萨送入到爱情旋涡里达五十年之久。阿里萨中了爱情的魔咒,他的社会孤独感被无限放大:在半个世纪的漫长光阴里,阿里萨那偌大的心房里装着的只是“戴王冠的仙女”费尔米纳,他固执地以为他最终能与她结合;可是,对阿里萨来说,难以实现的爱情又并非牢笼,他的意志在爱情的苦海中自由戏耍,甚至没有顾及到可能沉没的危险。

费尔米纳与乌尔比诺之间又是另一类的爱情,如溪水般平静、迟缓却偶有跌宕。在“爱情”与“婚姻”的叠合.交错中,马尔克斯认为,“夫妻生活的症结在于学会控制反感。”不过,费尔米纳与乌尔比诺并没有把马尔克斯的谨慎告诫放在心上,两人的爱情虽被安排在这个模式下,但并没有进入自觉状态,远未达到马尔克斯所希望的那种境界。费尔米纳拒绝阿里萨而嫁给乌尔比诺是其势利父亲干预的结果,也是她自身没有意识到什么是真正爱情所导致的。乌尔比诺医生是一个终生被家庭观念和社会地位禁锢的可怜人。他从不过问妻子的感受,任费尔米纳在苦闷压抑中煎熬。而他与林奇小姐的偷情更说明了费尔米纳与乌尔比诺之间的爱情不幸之所在一社会孤独感存在于不理解。

二、死亡的告白

大多数的死亡发生在战争和瘟疫中,也有为爱而死的。小说开篇就描写了阿莫乌尔利用氢化金气体自杀的事件。乌尔比诺医生的好朋友阿莫乌尔在圣灵节自杀后才敢在遗书中向世人透露自己隐秘的爱情。在末尾篇记载了阿里萨最后一个情人阿美利卡。 维库尼亚的死亡。在得知阿里萨和费尔米纳在一起的消息后,幼小无助的阿美利卡•维库尼亚没有留任何遗书自杀了。她选择了最绝望的生命形式结束了自己不幸的爱情。另外, 还具体描写了主人公之一乌尔比诺医生之死,可以说全篇都贯穿了死亡的意象。相对其他人的死,作者对主人公乌尔比诺医生的死亡描述花费了最多笔墨。作者正是通过对医生的死亡描述让读者更深刻了解他的内心世界。死是生的证明,没有比害怕死更害怕生活的人。乌尔比诺医生的一生都活在自己虚构的幻象里,从不认为世界上还有比他的生活更值得过的。他的踌躇满志,自信无比都来自于他的家族。正是这样,他的骨子里是懦弱、胆怯的。费尔米纳在跟他蜜月旅行回家后,掉进了婆婆和小姑的牢笼中。当她向丈夫求救时,乌尔比诺医生却任由妻子受婆婆的刁难,用婆婆即将不久于人世来搪塞她,甘心屈服于家族礼教之下。终于费尔米纳发现她竟嫁给了一个懦夫。最终发现他的怯懦的是阿里萨,阿里萨一直以来都敬畏着他的情敌。当他得知乌尔比诺医生的死讯及临死时面带恐惧的表情时,他发现情敌原来在生命的至关重要时刻是回避的,回避着爱,回避着激情,回避着死亡。他所有的自信都是为了包裹那骨子里的怯懦,以抵制他所恐惧的生命形式。乌尔比诺医生永远生活在合乎规范的“幸福”之中,却无法回避自己永远受挫的爱情命运。

三、爱情与死亡背后的社会孤独感

小说所描述的时代背景是加勒比海城市的世俗风貌,危及哥伦比亚的三大灾难:战争、霍乱、人为的破坏。时间跨度从19世纪80年代一直延续到20世纪30年代。战争和霍乱威胁着拉美人民的生命,而人为的破坏加剧了人与自然的对立,人的社会孤独感使人与人之间缺乏理解信任,心理距离加大。人们如无垠的野草,产生了孤独感,不敢面对社会,也无力改变社会。这种社会孤独感的根源在于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环境。社会孤独感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与生存方式可以联系的表层心理感受,主要由外在环境直接引起。如与亲人分离后的重聚,相思恋人的结合等等。随着外界环境的好转,这种社会孤独感就会随之烟消云散。另一种是与生存意识相结合的深层内心体验。它长久地居于人们的心理深处,所处环境的改变也不能轻易地消除这种孤独感。即便是在车水马龙中或在蜜月旅行中或是天伦之乐中这种孤独感都丝毫不会散去。

这段漫长的爱情故事让我们倾听到一声叹息,这叹息声是书中人物对爱情的私语,也隐藏着他们探求生命价值的欲望。爱情和死亡都是人生越出常轨的深刻形式,他们之间建立了一种宿命般的关系。小说名为《霍乱时期的爱情》正是因为霍乱是死亡的象征,而“爱情和死亡离得很近”。爱情不仅与霍乱相似,而且在这部小说里,你找不到一例不是因为爱情的死亡。然而,乌尔比诺医生作为一位一丝不苟、无可挑剔、声望显赫的绅士,他永远生活在合乎规范的“幸福”之中。他的全部不幸就隐藏在他根本无法想像和理解“越出常轨”的含义:“无法回避,苦巴旦杏的气味总是使他想起爱情受挫的命运”。“霍乱时期的爱情”就是“超越了爱”的爱情,是无法用任何其他事物一幻想期待、憧憬、回忆、抒情...来替代或描述的“千真万确的现实”!

参考文献:.

[1]张国培.加西亚.马尔克斯研究资料[ 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 :64.

[ 2] 拉盖尔。张“罗德格斯.美洲文学之声[ M.纽约:海茵勒出版公司, 1988 :434

[3|朱景冬.另具一格的爱情小说——评 霍乱时期的爱情[小国外文学,1990(3/4): 121-131

[4] 加西亚.马尔克斯.霍乱时期的爱情[ M.纪明荟,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8: L

[5]张宁.爱的悖论一 解读霍乱时期的爱情[ J.郑州大学学报,1993(6);:53-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