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大冈镇第一幼儿园 224043
摘要:为了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探究习惯,教师应当采取科学的对策对其进行教育指导,这样才能够锻炼他们的耐心,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使其在教学活动中自觉形成良好的探究习惯,进而促进我国幼儿园教育事业的健康稳固发展,从而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關键词:幼儿教育;科学探究;有效策略
幼儿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很容易受到外界新鲜事物的吸引,同时他们也天生喜欢对大自然进行探索。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幼儿教育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帮助幼儿形成科学的探究精神,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仍旧存在着一些问题。所以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了几点可行的对策,希望以此来培养幼儿形成科学的探究精神。
寻找差异,分析原因
我们先对幼儿进行了分析,寻找幼儿之间的科学探索方面存在的差异。我们发现,大致有以下三种类型。
热情型:有的幼儿对科学探索活动有着很浓厚的兴趣,在活动中他们总是最为活跃,对于操作活动是屡试不厌,往往也是他们最能发现“秘密”,将活动推向高潮。同时,他们也会对老师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在他们的生活中充满了“为什么”“怎么会这样”“让我来试试行吗”,在小组活动中往往处于主动地位。
温和型:这类幼儿对科学性探索活动有一定的选择性,对于符合他们兴趣的活动就会主动参与。如果教师在活动中采用的方法策略很新颖,准备的探索操作的材料很丰富,会引起了他们参与的欲望。而如果不是他们感兴趣的活动,则显得比较被动。
被动型:此类幼儿在活动中始终处于被动状态,他们对任何活动都显得漠不关心,在群体中、小组活动中始终处于一种弱势状态,常常以一个观众的角色参与活动。让老师不能确定他们究竟掌握了哪些、又知道了哪些。
我们对幼儿存在的差异原因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以下几个原因。
个性差异:幼儿的个性有着很多的差异,有的幼儿做事情缺乏认真耐心的品质,往往不能成功就会半途而废;有的幼儿个性比较温和,缺乏自己对事物的观点和判断。
能力差异:能力上的差异有很多,动手能力的差异、表达能力的差异、交往能力的差异等都是导致幼儿对科学活动是否愿意参与的重要因素。往往能力强的幼儿相对来说他愿意参与,愿意去探索。而能力差的幼儿就相对被动一些。
兴趣的差异:幼儿的兴趣可谓五花八门,有的幼儿喜欢唱歌跳舞,有的幼儿喜欢摆弄娃娃。在区域活动時,我们往往发现有很多的幼儿偏区,喜欢每天在一个区域活动。这也是导致对科学活动能力差异的原因之一。
构建合理探究框架
科学探究习惯的养成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实现的,需要长期积累才能实现,为了进一步帮助幼儿形成科学探究习惯,教师还应当构建合理探究框架,使他们快速掌握各个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首先,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组织人员,教师在整个科学探究过程中起着十分关键性作用,这就需要通过科学的方法引导幼儿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框架,这是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科学探究习惯的重要内容,需要予以高度重视并加强教育指导。而探究框架的构件也要循序渐进展开,只有做好基础的教育指导工作,才能够为后续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夯实基础,让每一个幼儿都可以从探究中收获知识,且享受探究所带来的乐趣,这对其综合能力的提升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设立有效课堂疑问
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而幼儿则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而这种方式直接削弱了其学习积极性,也不能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这对于幼儿科学探究习惯的养成十分不利。因此,幼儿园教师日常教学中还应当结合幼儿实际状况,设立有效课堂疑问,疑问的提出能够调动幼儿的课堂参与度,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并激发其探究欲望。当然,也要确保课堂疑问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应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只有这样,才能够获得最理想化的教学效果。
教师在幼儿回答时要耐心听讲,要待其阐述结束之后,针对实际状况给予鼓励,适当的鼓励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对其科学探究精神的养成具有促进作用,切不可用语言来挖苦他们,以免影响其身心健康。教师也可以通过支架式教学方式,来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这种方式被大量地运用在教学中,且已经获得了令人称赞的成绩和效果。所谓“支架式教学”,是指在幼儿产生认知冲突的过程中,通过对其进行示范教育指导,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进一步推动科学探究活动顺利有序进行,且让幼儿树立一个正确的学习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探究能力。
积极给予科学评价
评价作为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的科学性与否,直接关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幼儿的自尊心比较强,很容易因不当的评价而丧失学习自信心。所以,幼儿园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针对不同幼儿给予不同的评价,而评价也应当具备积极向上的特点,这样才能够确保其身心健康发展,这对科学探究精神的养成也具有促进作用。
教师还要适当给幼儿鼓励和刺激,使他们由被动参与向主动参与转变,这样所获得的教学效果更加显著。课堂评价也要具备全面性,不仅要对幼儿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展开评价,也要对其在探究过程中的学习态度、与他人合作交流状况进行评价,只有从多角度进行评价,才能够发挥评价的作用和价值,让每一个幼儿通过评价了解自身的实际状况,进一步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久而久之,幼儿自然而然就会形成一个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
集体科学活动中的“做科学”
现在幼儿园一般的集体科学活动,都是让孩子直面真实的科学,在探索的过程中理解科学。我们老师都会创设一个合理的科学环境,提供孩子自己动手、动脑,主动去探索的机会,从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之在直接观察、亲自操作的科学探究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这种“做科学”的活动不仅给了孩子探索的机会,更是培养了孩子各方面的能力。
综上所述,要想帮助幼儿形成科学的探究精神,教师应当站在他们的角度上去思考问题,并采取科学合理的对策来加强教育指导,也要从多角度来刺激幼儿的探究欲望,使他们能够踊跃参与到相关科学探究活动中来,这对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教师也要给予适当的鼓励和表扬,从而实现提高幼儿学习品质和科学探究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姜旭.幼儿科学探究精神养成的教学策略[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20(3):24.
[2]麦铭忠.在微耕活动中培育幼儿的科学探究精神[J].教育观察,2019(6):72.
[3]郑丽雅.培养大班幼儿科学探究精神的策略[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