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区 第八中学 753000
教材分析:
《马说》是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第28课。这篇文章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通过写马来喻人。以千里马不遇伯乐喻贤才难遇明主,讽刺了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教材入选这篇文章,意在让学生学习名家名篇,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引发学生的思考:当代千里马是否也要依赖于伯乐?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2.能正确疏通文意,并积累文言词汇
3.理解文章中作者所抒发的情感及托物寓意的写法。
教学重点:
理解文意,积累文言词汇
理解文章中作者所抒发的情感及托物寓意的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中作者所抒发的情感及托物寓意的写法。
教学方法:读—译---议---点拨---练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过两篇关于“说”的文章,同学们知道吗?对,有《爱莲说》、《捕蛇者说》,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篇关于“说” 的 文章,就是韩愈的《马说》。
二.解题:请同学们说说对文章题目的理解?(学生理解后,教师多媒体展示)
点拨:“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与看法,跟现在的议论文、杂文相似。是一些文人志士对事对物有感而发,宣泄心中郁闷,托物寓意的一种体裁。“马说”即谈马、论马。
(设计意图:主要是和学生一起回顾前面学习的两篇关于“说”的文章,让学生知道“说”这种文体的特点,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准备。)
三.简介作者(学生介绍后教师归纳并用多媒体展示)
韩愈 (768~824),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学家。世称“韩昌黎”。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唐宋八大家之一,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他的作品都收集在《昌黎先生集》。
四.预习检测(多媒体展示试题,学生口头回答)
(设计意图:我之所以布置这样的预习题目,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利用网络搜集资料的能力,为本节课的学习做铺垫,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读准下列加下划线字的音: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 骈死于槽枥之间( )( )
一食或尽粟一石( )( ) 才美不外见 ( )
其真无马邪( )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2.划出些列句子停顿的节奏线: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
五.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朗读的能力,通过读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停顿的节奏线;读出感情
1.学生自由朗读 2.教师范读 3.指明学生再读 4.齐读
六.疏通文意(学生前后桌四人合作完成)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1.学生结合注释与工具书口头翻译。
2.不理解的可以做个记号
3.教师解答疑难
七.学习检测一:(多媒体展示试题,学生口头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检测掌握学生对文意的理解情况,帮助学生积累文言词汇。)
1.一词多义:
一食或尽粟一石 ( )
食 食马者 ( )
策 策之不以其道 ( ) 以 不以千里称也 ( )
执策而临之曰 ( ) 策之不以其道 ( )
2.翻译下列句子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
3.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才美不外见
食之不能尽其材
八.写作背景:(多媒体展示)
韩愈初登仕途时,很不得志。他曾三次上书宰相求任用。很可惜有“忧天下之心”的他终未被任用。当时奸佞(nìng)当权,政治黑暗,有才能之士不受重视,所以他有“伯乐不常有”之叹,对埋没人才强烈不满,并对此加以揭露和抨击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写作背景,让学生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及作者当时的处境,来理解文章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作者写作的真正目的,为理解下面的问题铺路搭桥。)
九.问题探究(多媒体展示试题,学生回答后,教师点拨)
(设计意图:这两个问题在内容上是逐层深入,环环相扣,把作者蕴含文中所要表达的感情逐层的给揭示出来,让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1.课文题目是“马说”,那作者在文中都谈了关于马的那些问题?结合课文内容具体说说。
要点提示:千里马和伯乐的关系
千里马的遭遇
千里马被埋没的真正原因
.作者对此发出的慨叹
2.怎样理解作者发出的“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这个感慨?
课堂检测:(设计意图:1.检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掌握程度2.突破难点,突出重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一、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回答下列问题
1.文中“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案:对千里马命运的惋惜,对食马者的强烈谴责.
2.本文中哪句话点明了中心?
答案:“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 也”这个结句,点明了中心。
3.文中作者所说的伯乐”、“千里马” “食马者”、“分别指什么?
答案:伯乐即善于识别人才的人。千里马即人才。
食马者:不识别人才,埋没人才的人
二、填空:
1.作者借千里马难遇到伯乐,最终被埋没,揭露 封建统治者无视人才、摧残人才、埋没人才的现象,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mèn)之情。 (这就是托物寓意的写法。)
2.有人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如果《马说》中的一句话说就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拓展:(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的实际,让学生懂得一个人才,不要坐等伯乐来发现自己,立足现在充实自我,抓住时机表现自我。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
在封建社会竞争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韩愈只能将出仕的机会寄托在伯乐身上,如果你是千里马,在当今这个社会你会怎么做?
(学生畅所欲言)
老师寄语:同学们,社会为你们搭建了一个大舞台,等待你们去施展才华,只要你们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立足现在充实自我,抓住时机表现自我,相信大家都可以成为一匹真正的千里马!
作业布置:背诵课文
板 书
伯乐——善于识别人才的人 托物寓意(写法)
马说
韩愈 千里马——人才
怀才不遇
食马者——不识别人才,埋没人才的人
壮志难酬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