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龙华区民治中学教育集团民顺小学 518000
摘要:什么是细节?百度百科是这样说的:起关键作用的小事。我们总说,细节决定成败,每一件细小的事情都有可能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就好比一条铁链,由无数节铁环组成,每一节铁环都至关重要,哪一节断了,整条铁链就没用了。那么,教育的细节是不是也同理? 如果忽视了其一,师生之间的铁链就会出现问题?所以如何通过教育的细节与学生相识、相交,是每一位老师都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细节;沟通;习惯
从教五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从一个新教师慢慢成长,我虽不再是那个从校园出来带着理论知识摸索过河的懵懂青年,可面对一张张可爱的脸庞,却也还是时常搞不懂这些可爱的孩子们在想什么?做什么?通过拜读了朱永通老师的《教育的细节》,我期望能在其中解开许多教学中遇见的疑惑。
在“头发上的教育学”这章中,我就有许多共鸣,先生讲了一个发生在山东的案例:“在山东乐陵某高中新生入学上,班主任贾老师发现有一个女生夏果喜欢打扮得花枝招展,圆圆的脸上半遮着蓬松的披肩发,飘逸的秀发中还有两缕别样的颜色,耳垂上挂着又大又圆的耳环,其着装大胆,还抹着浓烈的香水。”一般在校园里看到这样的孩子,老师们肯定是严厉批评甚至是马上通知家长吧,我好奇地翻看着书本,想知道贾老师是怎么做的。刚开始,贾老师特意开了一个主题班会,强调了校园纪律,可班会课后,夏果还是我行我素,没有改变。这天,趁这个同学送作业到办公室,贾老师“逮”住了她,并笑着对她说:“你看我今天烫染的发型好看吗?”夏果有些不好意思但又很开心地说:“老师,你烫发确实很好看,显得你特别年轻。”“是吗?那我太高兴了,看来我可以和你比美了。”听到这,女生笑了。贾老师带着欣赏的眼光看了看她的头发,说:“夏果,你染的发真漂亮,显得你特别成熟,和我差不多年纪了。”夏果笑得更厉害了。“笑什么?你不信?说真的,我们这个年龄烫发染发,是为了遮盖年龄,因为我们没了青春。而你们正好相反,十七八岁,多青春的年龄啊!不用刻意修饰,自然就很美,一修饰,反而掩盖了青春,显得你比实际年龄大。”听到这,夏果不笑了。贾老师趁热打铁,进一步说道:“像你们这个年龄烫发、染发、戴耳饰,不光显得你们年龄大,还显得特别俗气,没了清纯,没了秀气,没了文化味。”夏果脸红了:“老师,我回去一定重新整理。”“好吧,记住,千万别再跟我这个老太婆比美了。”
读完这个案例,我深受震撼,教育中沟通有多重要,就有多难,因为师生之间由于理解力、人生阅历等差异,构成了双方信息的不对称,所以,要把一个矛盾的问题引向统一的认识,有时候真的比登天还难。贾老师巧妙地找到了“比美”这个重要的中介,师生之间有了沟通的基础。同时,贾老师在沟通中自然亲切的风格,既照顾了学生的情绪,又引导学生“看到”“什么是真正的美”。
在人的成长成长过程中,头发的问题,究其实质,也许是对美的渴慕,对他人赞赏的期待......它们扎根于人性深处的本能之中,无论年龄大小。而如何看待和处理学生诸如此类的问题,其背后隐藏着一个教师的教育立场和信念。而那些在我的音乐课堂上有时候故意把声音唱得特别古怪,有时候拍节奏故意拍在桌子上吸引着老师和同学们注意的孩子,我是不是也可以,不要着急着用批评的眼光看过去,或许,他只是想让大家听到他的声音,或许,他是想告诉老师“这首歌我学会了,这个节奏我想试试用桌子能拍出什么效果......”不要轻易把你批评的话说出口,学会去和学生“比美”,我相信,没有学生不爱能够认同自己又接地气的老师。
而在“一厘米之变”这章中,我也深受启发。习惯性地叫错学生的名字、习惯性认为优生各方面皆优,差生各方面皆差......教育改革悠悠万难,细思量,都止步于“习惯性无意识”。怎么让忙碌的老师们,能在忙碌的工作中,觉察到一个个看似很小的教育行为,可以点滴累积并逐步成为难解的大问题,从而有意识地克服观念性的“习惯无意识”,努力去改变自己?先生用“一厘米主权”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柏林墙倒塌前两年,东德的卫兵射杀了一名企图越墙逃往西德的青年。在统一后的柏林法庭上,卫兵受到审判。被告律师辩称,他只是在执行命令,而没有选择的权利,所以罪不在他。但是法官说:“作为警察,不执行上级命令是有罪的,然而,打不准是无罪的。作为一个心智健全的人,此时此刻,你有把枪口抬高一厘米的主权,这难道不是是你应自动承担的良心义务?”
一厘米,意味着瞬间可以拯救一条在这个世界只活一次的生命,一厘米,细微到可以忽略不计,但恰恰是它,往往使很多事情的因果发生了惊人的变化。那么在教育上,坚持一厘米之变,一厘米一厘米地努力去改变。小如一厘米的改变,如果它挑战了习以为常的教育行为中反教育的“习惯无意识”,积少成多,就能引发更多更大的改变。对学生而言,看到老师大方问声好,在校园内看到地面的垃圾能够主动拾起扔掉......对老师而言,不去区别看待所谓的优生差生,和孩子们沟通时学会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思考......一系列的行为都是“一厘米”,但是它总能慢慢地变成学校独一无二的文化标识,它们是提升教育品质的基石,也是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的一种方式。
书中还有太多太多值得我学习的观点、案例......我把书放下,细细回味。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那么,从今天起,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我们不妨试着戴上放大镜,以爱为起点,从细节出发,在细节中去观察、去聆听、去沟通、去行动......如果把孩子们比喻成花儿,那么,作为园丁的我相信,总有一天,花儿会在这一个又一个小细节的滋润中慢慢柔软、慢慢成长、慢慢充满爱与希望!
参考文献:[1]杨虹萍. 成长,就是每天前进一厘米[J]. 班主任之友:小学版, 2018(3):4-4.
[2]谢云. 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承担[J]. 教师博览:原创版, 2012(7):3-3.
[3]曾清源. 三月三享 十里春风——桔里轩读书俱乐部成长有感[J]. 师道, 2018(5):2-2.
[4]舒曼. 别忽视身边的细节[J]. 人生十六七, 2015(11):1-1.
[5]许小兰. 从“一厘米之变”做教育——读《教育的细节》[J]. 小学教学:语文版, 2018(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