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应用于小儿哮喘护理的临床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12
/ 2

健康教育应用于小儿哮喘护理的临床价值分析

吴福兰 通讯作者项冬华

龙岩市第一医院 福建 龙岩 364000

【摘要】目的:探究小儿哮喘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19年2月-2020年2月时段内小儿哮喘患儿100例,以护理方式的差异性予以分组,实施常规护理50例(归入对照组),开展健康教育50例(归入研究组),对比2组两组肺功能指标、哮喘发作情况及再入院次数。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肺功能指标均更优(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哮喘急性发作次数及再入院次数均更低(P<0.05)。结论:小儿哮喘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缓解哮喘发作刺次数,有效控制病情,同时促进患儿肺功能改善,提高家长满意度。

关键词:健康教育;小儿哮喘;应用效果;护理干预

哮喘属于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类型之一,是因多种细胞共同参与引起的气道粘膜炎性反应,可逆性气道高反应性、气道梗阻性疾病[1]。该病多发生于儿童群体,以咳嗽、喘息、胸闷不适、气促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反复发作,对患儿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影响。对于该病目前临床尚无彻底根治的方法,以药物治疗为主,为进一步保障临床疗效,在治疗的同时还需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通过强化健康教育,对患儿及家长情绪、认知等予以纠正和正性强化,有助于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规避及消除危险因素,从而更好的控制病情,优化临床疗效,促进患儿早期康复。本次研究以入2019年2月-2020年2月时段内小儿哮喘患儿100例为样本对象,评估健康教育的临床价值,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2019年2月-2020年2月时段内小儿哮喘患儿100例,以护理方式的差异性予以分。研究组50例,男女比29:21;年龄最小3岁,最大12岁,均值(5.52±2.23)岁;病程2个月-4年,均值(2.36±1.62)年。对照组50例,男女比30:20;年龄最小4岁,最大11岁,均值(5.74±3.38)岁;病程3个月-3.5年,均值(2.59±1.78)年。两组基线资料均保持一致在研究范围中(P>0.05)。

纳入标准[2]:①参照《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16年版)》,纳入患儿均与临床诊断标准相符,经临床肺功能检测、炎性介质检测及运动试验等诊断确诊;②事先告知患儿家长研究内容及其中风险性,取得配合;③获取医院伦理委员会支持。排除:①心肝肾功能器质性病变者;②并发其他呼吸道感染疾病者;③意识、认知、精神严重障碍者;④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疾病者;⑤临床资料残缺、无法配合完成研究及中途脱离研究者。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含病情严密监测,指导用药、饮食,提供舒适病房环境,严格消毒,开展常规健康教育等。

研究组强化健康教育,具体措施如下:1)建立健康教育护理小组,对患儿实际病情、诱发因素、家庭、身体状态等进行综合评估,并调查家长疾病认知程度,制定针对性健康教育方案。2)健康教育形式,开展多样化、内容及形式丰富的健康宣教,根据患儿及家长差异性实施健康宣教。①利用思维导图理念,制作疾病知识彩色图谱,并在其中融入卡通动画、图片等,对患儿及家长进行系统讲解,增强其疾病认知。②制作视频、动画,建立患者家长群,利用微信、QQ、公众号等向患儿及家长推送哮喘相关知识,并鼓励在微信群内积极交流,积极解答患儿家长的疑难问题,并给予患儿个性化、动态健康指导。3)健康教育内容:①心理疏导,加强护患沟通,关注患儿情绪变化,家长可通过亲子游戏等方式分散患儿注意力,放松身心,保持情绪乐观。同时对家长不良情绪予以疏导,取得其配合。②用药指导,为患儿家长介绍各种药物类型、用法及用量、常见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由家长监督患儿用药,保障用药有效性。③控制过敏原,指导家长掌握哮喘诱因及过敏原,日常生活中尽量规避。④从饮食、运动、环境等方面给予家长指导。4)教育频率,入院-出院,出院后定期随访,预防疾病复发。

1.3观察指标

肺功能指标:使用肺功能仪测定1s最大呼气容积(FEV1)指标、呼气峰流速(PEF)[3]

观察2组哮喘急性发作次数及再入院次数。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4.0统计分析软件,计量资料以604b06b83ef6b_html_52253bf52f86a548.gif ±s表示,采用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肺功能指标

研究组较对照组肺功能指标均更优(P<0.05)。详见表1:

表1 肺功能指标对比(604b06b83ef6b_html_96df7794958a6bef.gif ,%)

组别

PEF

FEV1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对照组(n=50)

71.41±5.32

75.71±5.83

73.22±7.13

79.49±6.39

研究组(n=50)

71.36±5.43

86.25±6.78

73.26±7.25

87.79±6.32

t

0.046

8.334

0.027

6.531

P

0.963

<0.001

0.977

<0.001

2.2哮喘急性发作次数、再入院次数

研究组较对照组哮喘急性发作次数及再入院次数均更低(P<0.05)。详见表2:

表2 哮喘急性发作次数、再入院次数对比(604b06b83ef6b_html_96df7794958a6bef.gif,次

组别

哮喘急性发作次数

再入院次数

对照组(n=50)

8.42±2.06

2.81±1.16

研究组(n=50)

4.25±1.17

1.83±0.57

t

12.446

5.361

P

<0.001

<0.001

3讨论

小儿哮喘是由肥大细胞、嗜酸性细胞、肺泡巨噬细胞等共同参与引起的慢性气道炎症,会损伤患儿肺功能,在与刺激因素接触时可引起急性发作。对于该病其发病机制临床尚未明确,临床普遍认为其发生与变态反应、慢性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等因素有关。小儿为哮喘高发群体,如治疗不及时,不仅影响患儿正常生活及学习,同时会损伤其肺功能,严重时致使患儿丧失体力活动能力。因此应给予患儿及时治疗,同时配合有效护理干预,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保障治疗效果,改善病情,预防疾病复发[4]

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新型护理模式,主要是通过普及健康教育模式及护理方法,从而对患者行为及生活习惯加以约束,降低临床危险发生风险[5]。本次研究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肺功能指标均更优(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哮喘急性发作次数及再入院次数均更低(P<0.05)。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强化健康教育手段,一方面增强患儿家长对疾病知识的认知,提升其护理的能力,提高家长对护理工作的配合度,另一方面从患儿饮食、运动、用药、生活等方面加强指导,避免疾病危险因素,优化护理效果,从而促进患儿病情康复,同时有效预防疾病复发[6]

综上所述,在小儿哮喘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有助于控制患儿病情,降低疾病发作次数,控制病情,同时有效改善患儿肺功能,提高患儿预后,故推荐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庞世玉.强化健康教育应用于小儿哮喘护理中的意义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33):4860-4862.

[2]李冬.健康教育应用于小儿哮喘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22):264-265.

[3]李学梅.健康教育应用于小儿哮喘患者护理的效果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9,10(12):54-55.

[4]陈阳,李秀龙.健康教育应用于小儿哮喘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09):1194-1196.

[5]刘艳红,李静,张兰萍.健康教育应用于小儿哮喘护理中的临床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18):135+137.

[6]郭萍.健康教育应用于小儿哮喘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J].现代养生,2018,34(04):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