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重庆市渝中区中山三路 400014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在国家大力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中医思维培养问题得到普遍关注与重视。目前中医思维研究主要体现在中医思维特点、中医思维方法、中医思维模型等方面的研究,对中医思维培养的核心要素具体探讨较少。
关键词:中医本科实习生;多元性临床实践教学;轮转模式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千百年来中医药维护着祖辈们的健康。中医药如何发展?中医人才如何培养?一直以来得到业界的关注。从口口传播到书本继承,有师承有科班,但在临床实践中尚缺乏理论和实践有效结合的模式。目前中医的临床实习教育仍然沿用传统模式,尚缺乏科学有效的实习和教学管理模式,培养出的学生理论与实践脱离,在临床中技能较差,中医辨证思维普遍不强。
1培养中医护理专业学生中医临床思维的重要性
中医临床思维是指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医者根据自身掌握的中医理论和实践经验,在判断和分析疾病本质、发病规律,制订治疗、预防疾病的原则及处方用药过程中所表现的思维活动。中医临床思维是开展中医临床护理的必要前提与基础,是护士将中医临床护理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桥梁,因此培养正确的中医临床思维方法是中医临床护理学的教学任务之一。中医临床护理学是高等中医院校护理专业开设的具有中医特色的必修课程、特色课程。目前大多院校中医护理学教育存在以下不足:一是教育模式较为陈旧,多采用“统一教材、统一大纲”的教育模式;二是教学内容多以理论知识为主,注重课程的系统化和知识的结构化,忽略学生中医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忽略学生沟通技巧和获取信息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的书本知识与临床实践能力存在严重脱节现象;三是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多采用填鸭式的理论教学方法,灌输有余,启发不足,没有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缺乏有效的中医临床思维训练;四是缺乏临床实践,在课程设置方面只安排实训课或病例讨论课,或在西医医院实习,没有在实践中接触中医临床护理,不能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有效地结合,缺乏对中医护理疗效的认识和信心。以上因素均导致护生的中医临床思维能力较低,不善于发现及解决临床问题。中医临床思维是中医护理岗位胜任力的核心能力之一,是确定护理诊断、制定护理方案的关键。高等护理教育标准对护理专业学生技能的要求之一就是具备初步运用评判性思维和临床决策的能力,以保证安全有效的临床实践,因此作为中医护理学的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学生中医临床思维方式的培养,让学生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并转化为临床能力。
2中医本科实习生多元性临床实践教学轮转模式的探索与构建
2.1培养自主学习能力—阐释方药、疾病走向动态的把控能力
疾病走向动态的把控能力《黄帝内经》就提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孙思邈在此基础上提出“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这是对医生关于疾病走向动态把控能力的要求。门诊跟诊过程中,老师不仅是给学生讲解使用书本中的方剂,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对该方剂进行加减应用。老师无法在课堂上讲解传授这种能力给学生,只有在跟诊过程中,详细询问病人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动态观察、要求学生记录每一个病人每一次就诊的症状、体征,分析其中的变化原因。临床中遇到的疾病转变远比书中记载的复杂得多,所以在跟诊过程中学生需要病人的种种变化总结疾病病机变化的一般规律以及特殊性,逐渐培养自己对疾病走向动态的把控能力。
2.2强化中医学的基本理论
要提高中医临床思维能力,不仅要有扎实的中医学的理论,还要研究中医的经典著作以及经典医案,从中建立有效的中医临床思维,因此在教学中宜强化中医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并结合中医的经典著作培养中医护理临证思维。如在讲授感冒病桂枝汤的用药护理时,结合《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的第7条经文,曰:“产后风,续之数十日不解,头微痛,恶寒,时时有热,心下满,干呕,汗出,虽久,阳旦证续在者,可与阳旦汤……上五味,㕮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以问题为导向的启发式教学法分析该条文,指出桂枝汤的适应证,以及用药护理的煎煮和服用方法,并提出饮食护理的禁忌。通过夯实中医理论,为提高中医思维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2.3早临床在门诊,律勤跟诊讲规律
中医特色之一即“以人为本”,不仅要治病,更要治人。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当好医生的第一步就是要学会如何与病人沟通,以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有效信息,通过这些信息我们可以得出初步诊断和治疗思路。中医通过“四诊”———望、闻、问、切收集病史,部分病人会对一些病史等进行隐瞒,故医生需要根据收集到的信息进行辨别,然后进行针对性提问,进一步挖掘可能隐藏的有效信息,即展开能力。我国目前对住院患者通常采取“西医为主,中医为辅”治疗模式,住院部更注重西医诊疗技能的培养,门诊才能更好的开展中医特色诊疗,所以早临床的内涵应在于早门诊。在学完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后,学生即可跟师门诊,且应规律跟诊,必须在规律的跟诊中,才能逐渐形成固化思考模式,频繁更换犹如走马观花,不利于思维的形成。
2.4实习前培训及临床带教宣传模块的构建
多元化临床实践教学轮转模式不仅要为了培养中医全科人才的培养需要,更是充分考虑到不同专业方向中医专科人才培养的方向性,更加优化了高等中医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为增加学生对不同专业方向的知晓度,在实习前培训中邀请不同专业临床教师对各个不同专业方向进行解读,告知学生不同专业方向所需积累的相关知识与技能,更依照不同专业方向发展需求设立多种实习轮转方案。并且,基于多数实习或教学医院内存在多个同专业方向临床科室,为让学生充分了解这些不同专业方向临床科室之间的不同特点和各自的带教优势,方便学生依据自身需求选择,在相关教学管理平台上设立临床带教科室宣传模块,由学生在充分了解过相关信息后,自行选择轮转科室。此外,相同临床科室带教老师较多,各自的带教能力和带教特点不同,为充分体现对学生在临床实践教学环节的人文关怀,在相关教学管理平台上同时设立临床带教老师的宣传展示,由学生依据带教老师的宣传资料,并结合以往学长的经验,自行申报临床带教老师,以充分调动学生在后期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学习积极性。
结语
临床实践教学是中医高等教育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是医学生走出校园步入社会的最后一个阶段,其核心在于将学生所掌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临床操作能力和中医临床思维能力,临床实践教学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中医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多元化临床实践教学轮转模式的设计与构建不仅贯穿于整个临床实践教学全过程,包含了实习前的岗前培训和临床带教宣传,也涵盖了实习之后的多层次评教;而且,紧紧围绕临床实践教学大纲要求,配合使用学生自我择科的轮转方式,既不违背中医人才培养方案,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者,还充分考虑了中医临床思维模式的构建,利用并行的方式使中医思维模式构建贯穿于整个临床实践教学的全过程。
参考文献
[1]徐娟,李军.影响医学生临床实习质量的因素及措施探讨[J].中国医院管理,2009,29(9):63-64.
[2]石荣艳,李芳,韩梅.PBL教学模式应用于康复科实习康复治疗师培训中的临床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32):24-26.
[3]佟淑平,杜闻博.医学本科生临床实习期间实行混合式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智慧健康,2018,4(32):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