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世界的样子——探究哲学视角下的人文与理性思维的认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22
/ 2

真实世界的样子——探究哲学视角下的人文与理性思维的认知

姜际龙 王玉春

合肥市第十中学 安徽省合肥市 230001

摘要:本文是基于物理教学实践中人文渗透的科普讲座,探讨在物理视角下如何观察世界,同时从人文方面进行相互的印证,更深刻的理解物理理论,通过对主观对客观的影响、虚实相生的宇宙观以及微观与宏观的对立与统一,三个方面探究科学的研究方法,人文与理性视角的世界描述以及物理学对世界的描述,促进学生的人文和科学思维的融合。

关键词:物理、人文融合

引言:我们生活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你的脑海里很自然的浮现出了现实的场景,你可能立即就感受到春天的百花,夏天的凉风,秋天的明月还有冬天的雪花......。这些印象依靠什么获得?当然是依赖视觉、触觉等感官的感知,在大脑中进行加工,经验就不知不觉的出现在实际的观察中,影响了观察的可靠性,因此我们先来探讨影响观察的因素?探究科学的观察方法。

一、主观对客观的影响

1影响观察的因素

(1)视错觉的干扰

60582571696a8_html_6da672f6761cb0d3.png

我们观察世界,视觉是最依赖的感官之一,但视觉并非绝对的可靠,比如上图中竖直红色的直线(左图)和水平黑色直线(右图),在脑海中呈现的情况并不同实际情况相符,直线表现为曲线,这是因为我们看到的东西,都经过了大脑的处理,很容易收到外界的干扰,从神经学的角度看,认知是观察者和被观察者之间的碰撞,而“纯粹的观察者并不存在”,当然,现在人类已经不容易让视错觉欺骗了,因为我们可以引入实验来验证。

(2)消极的思维定式

印度流传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有名的上师在讲经的时候,附近的一只猫总是进殿里来,很是打扰那些弟子。于是只要讲经开始,上师就命人将猫栓到殿外的柱子上,上师去世之后,猫还是会在讲经时被栓在柱子上。再之后,猫也去世了,于是上师忠诚的弟子们又找来一只猫,依然在讲经的时候栓在柱子上。几个世纪之后,上师的弟子们认真的记录下了“讲经时将猫栓在柱子上”这一宗教仪式的重要性。

2客观描述的方法

影响观察可靠性的因素有很多,上面只是举了两个例子,如何消除视错觉及思维定式等因素对观察影响,应该采取科学实验的方法,合乎逻辑,可以重复呈现以及不同角度的验证,科学思维就是在比较、控制及操纵中进行。

思维的方式也不能一成不变,例如习惯的垂直思考方式中,也应该适当的引入水平思考,这样才能破除视错觉及消极的思维定式等因素的影响。

二、虚实相生的宇宙观

佛强调宇宙是虚空的,中国的诸子百家中也有这样的世界观,如《道德经》记载: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无和虚空的论调并非不够客观。在某种程度上这些观点与自然科学的发现相契合,比如太阳系和原子内部的情景,充满了虚空的禅味。

60582571696a8_html_735ab761cad169e7.png

现代物理学研究表明,组成物质的原子,99.99%的质量都集中在极小极小的原子核上,如同田径场上,在操场的中心放上一颗樱桃(樱桃相当于原子核),电子只是散落在操场上的细小纸屑,原子的内部世界是不是处于虚空的状态。就连我们的太阳系,也像是一个放大了的原子核,太阳占99.87%,行星类似于电子,与太阳之间的空间也是十分空旷,世界岂不是处于虚空之中。

三、微观与宏观的对立与统一

对未知世界的认识是科学家们孜孜不倦的追求,越探究越迷人,充满魅力,下面就从物理学的视角对世界的描述。

1先贤时代

希腊的先贤亚里士多对运动的研究全面,但缺乏科学的方法,不够准确,但做出了很可贵的尝试。德谟克利特采用“思想的锤子”,砸出了物质的最小组成——原子,当然原子的内涵与现代科学的认识相差很多,直至今天我们仍然在寻找物质的最小组成。普通物质的研究,尚能进行,但对于光的认识,先贤们似乎显得力不从心,至少实际的经验很难把一束光砸碎,但先贤们仍然提出颇受争议的“微粒说”。

2牛顿和他的时代

经历伽利略、胡克、莱布尼茨等巨匠的努力,天才牛顿第一次把人类拉到了理性的一边,他建立的物理帝国很好描述当时已是的世界,统一了地上和天上的现象,牛顿的理论很好的符合因果律,与传统的哲学思想非常契合,这也埋下爱因斯坦对新生量子力学的恐惧,经典理论的因果律具体反映为,过去(初始条件)的因决定现在的果(现在的位置和速度可以通过运动学方程计算),现在又将是未来的因,世界像钟表一样运转但建立在“钟表理论”的基础上的世界,世界的运转如此的精准,但经典理论也透露出人类万物的悲凉,精准的运行,也意味着万物都是被动的参与历史。

3孤胆英雄爱因斯坦

1905年是人类史上不平凡的一年,爱因斯坦五次出剑,统一宏观世界的规律,对于天文学尺度上的观察,给出了很好的的解释及预言。但对于微观现象的解释上,爱因斯坦和普朗克一样突破了传统,引入了能量子的概念,利用不连续的假设很好的解释了一些微观现象。这样“不羁”却吓坏了老派绅士普朗克,抛弃了自己的理论,终止于自己的思维定式。

爱因斯坦最终也因为因果律哲学争论站到了新生量子理论的对立面,与波尔三次论战。

4量子社团哥本哈根解释

哥本哈根学派,在波尔的号召下,聚集了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年轻科学家,他们突破思维定式以及传统的哲学观,在微观领域建立起了以互补原理、概率解释及测不准原理三大理论为支柱的量子理论,对于微观粒子之间表现出的“心有灵犀”,给世界本身蒙上了一层阴影,毕竟对于光速不可超越及因果律的思想根深蒂固的人们,对于量子理论给出的充满“灵异”解释,难以接受。

结束语:

世界的样子是怎样的,越追问越探究越迷人。关于过去我们能不能探知宇宙大爆炸的起点的那一刻,关于未来,我们能不能从万有理论,真正的了解万物依赖的世界,看清世界的样子。

参考书目

1】本文是人文精神在物理教学中渗透的实践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

2】《邀你共进量子早餐》【西】索尼娅.费尔兰德斯.比达尔,【西】弗兰塞斯克.米拉列斯著王晋炜译

3】《迷人的物理学》【美】艾萨克.迈克菲著,谢晓婵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