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宁海中学
摘要:作业的设计与完成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文章研究过程中结合现代化教学理念与初中数学教学特征,在分析学生学习需求的基础上进行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策略探究,希望能够提升课后作业的有效性,切实提升数学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
引言: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教师应当正确认知学生的差异性,通过分层作业设计的方式优化作业布置效果,真正的以因材施教的作业设计理念满足学生的学习与个性化发展需求。
一、掌握真实学情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分层
学生在基础知识掌握、学习能力、知识经验、个人喜好等多个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为更好的促进所有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对学生的真实学情加以掌握,明确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等内容上的具体情况,然后利用分层的方法对不同的学生个体进行层次化划分。目前来说,分层教学法认为可以将学生分为ABC三个不同的层次等级,教师在进行课后作业设计时可以根据三个等级进行具体细化。分层作业设计的C层学生为学困生,作业设计以基础知识巩固和相关概念、定义掌握为主;B层为中间段的学生,分层作业设计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可以熟练的掌握数学知识和一定的解题技能,并能够对简单和中等难度的问题进行分析解决;A层则是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通过作业进行针对性的强化训练,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数学思维得到更好的培养。
开展具体的分层作业设计过程中,教师讲述完某一单元的教学内容后,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加以反馈,根据学生的层次进行完善性作业设计。作业设计的题目类型可以按照三种方式划分,即:基础巩固练习题、综合训练题、针对性强化题目,C层次的学生需要进行基础巩固练习题作业完成;B层次的学生需要进行综合训练题作业完成;A层次的学生需要进行针对性强化题目作业的完成。通过这样的分层作业设计,能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完成教学目标,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还有着拔高强化训练的作用,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积极性都能够得到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分层是开展作业分层设计的首要保障,只有科学的学生分层才能够提升分层作业设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增强学生分层的科学性,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观察、学生谈话、测验成绩等多种方式进行完善,确保能够掌握真实的学情。
二、结合学生个体差异进行分层作业设计
虽然传统教学模式在当前教学形势下显得陈旧,但为加深学生的知识理解与掌握效果,仍需要进行必要的习题练习,让学生在知识实践运用中提升学习能力。这种情况下,教师需要加强对分层作业设计的重视,在进行具体的作业设计时需要注重学困生的学习需求,通过科学丰富的题型题量设计让学困生可以很好的加强对基础知识技能的掌握。根据实际教学经验不难发现,部分教师为简化作业设计流程,一般都是为学生直接布置教材中的习题,缺少对作业设计的深度探究与学情分析,这种作业设计方式存在不合理性,教师应当予以改变。
初中数学教材中所设计的练习题具有较高的统一性特征,对于学困生和中间段学生具有一定的强化作用,但整体难度相对较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进行教材习题练习一定程度上是在浪费学习时间,难以满足其个性化学习需求。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后作业设计时,应当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差异化分析,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不同难度的作业。这种分层作业设计不仅能够强化学困生与中间段学生的基础知识技能掌握效果,为其奠定坚实的数学基础,还能够有效的帮助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突破既有局限,促进自主探究能力与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当教师完成教学内容后,在加强知识巩固的同时还要进行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观察能力培养,通过不同的作业层次设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提出了以下几种分层作业设计方式:
基础题目——用于训练中等生或学困生:
1.结合数字规律进行填数3 4 6 9 13 18 ( )
2.元旦假期期间,张强一家到泰山旅游,共用5天时间,5天日期之和为17,求张强的回家日期?
巩固题目——用于训练中等生和优等生:
1.根据算式规律,填写第15个算式:5×0+1=1 5×1+2=7 5×2+3=13 5×3+4=19......5×15+16=( )
2.宋明将一张纸对折一次后发现纸的厚度增加了2倍,再次对着厚度变成单张纸的4倍,那么对着101次后,纸的厚度是最初的几倍?
探究题目——用于训练优等生:
已知,马小强、张佳、秦宇三个人的出生地分别在黑龙江、四川和济南,工作分别为歌手、演员和司机,根据下列条件:(1),马小强不是歌手和演员;(2)张佳不是演员和司机;(3)秦宇不是歌手和司机;(4)演员和司机出生地不在四川;(5)歌手和司机出生地不再黑龙江,请推理出三人的职业和出生地。
三、根据作业完成时间进行习题数量设计
要根据学生完成规定数学作业所用平均时间进行作业数量多少的分层设计。学习好的学生知识掌握比较牢固而且他们思维敏捷、反应快、变通能力强作业花费时间少并且在同样时间内能完成较多数量习题。教师可以对学习成绩较好的A层学生设计量少质高。有一定难度的作业,有助于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对于学习成绩-般或较差的B层学生的作业量可以设计难度较低、题量较大的数学作业这样能对B层学生加强和巩固基础知识训练使他们尽快提高数学学习成绩。例如在讲浙教版初中数学“探索勾股定理”时本节主要是围绕勾股定理“a2 +62 =c”"展开的教学内容,主要目的是为了教给学生如何使用这个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在解答这类习题时题目类型比较多并且难度也不一样,但并不是说教师只有用“题海战术”才能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教师要结合学生对勾股定理公式的理解、掌握程度,以及学生能否灵活变通运用勾股定理来判断作业数量的多少对于A、B两个层级(层组)的学生教师布置的作业量也应有所不同。对于一般学生教师应多布置侧重于基础训练的题型和较多的作业数量以此来充分巩固训练所学知识对于学习好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量少而题型精的有代表性、有挑战性和探究性的题目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能力。
四、分层小组成员间的相互作业设计
限于教师个人的时间精力,不可能每次的分层作业设计都是完美无缺。为了充分调动和发挥分层小组的作用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分层的小组中提倡学生之间互助设计作业,互相出题,互相考查训练对方。这样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设计出更接近学生实际水平和能力的作业教师只要把不同小组学生设计的数学作业进行筛选、修改、补充就能形成完美且最能体现分层思想的作业来。通过学生互助设计课后作业能促进学生共同进步和提高。例如在学习初中数学有理数混合运算时本节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帮助学生认识有理数正确的运算顺序,以及能够进行正确运算。教师在进行作业分层设计时所要考虑的细节内容较多如有理数计算过程的把握、计算能力把握、学生思维能力差异等,因此,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在小组进行互相出题、互相考查对方,或一人出题考查整个小组。在小组训练中教师要让学生把自己最易犯错的知识点进行互助出题训练教师把学生设计的习题进行收集和汇总进行“再加工”就能设计出符合要求的分层作业。
结语:课后作业的设计对于学生的知识巩固与深化掌握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应当立足于现代化教学理念和学生学情,开展科学的分层作业设计,使全体学生都可以在作业完成中实现学习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迁. 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初探[J]. 数码设计(上), 2019, 000(008):76-77.
[2]宾江进. 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运用[J].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2):169-169.
[3]杨乾林.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作业分层设计[J]. 教育现代化, 2019, 000(006):181.
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十三五”规划课题 《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与评价研究》课题立项号JSTY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