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东方红幼儿园
【摘要】本文根据幼儿园经常出现的所谓“特殊幼儿”,展开一系列的的日常矫正教育,从幼儿的感触觉、专注力、自理能力等方面探索矫正的方法,立于幼儿特殊时期发展的需要,探索出多种改善幼儿感觉统合的日常教育方法
【关键词】“特殊幼儿”、日常教育 、 矫正方法
【正文】
说起特殊特殊幼儿大家不免把目光转向那些不能交流,不能自理,甚至会出现大吵大闹等行为的儿童,然而我们又怎能忽略幼儿园里那些乱跑乱闹甚至不合群乱打人的孩子。这样一群孩子与常人无异,但其行为又会让老师感到尤为头疼,甚至无计可施,我们也姑且叫他们有一点正常的特殊幼儿吧。
随着社会的发展,老人、保姆看孩子已经成为幼儿教养的主流,母亲生完孩子忙于工作,幼儿早期教育的重任落到了老一辈的肩上,而老一辈的教养方式又怎样用一个“惯”字来概括,本来就有着隔辈亲传统的历史,吃穿不愁又比较富足的社会条件下,孩子的教养无疑出现一些偏差,孩子不会爬,却先学会了走路;孩子走路怕摔,天天搂在怀里;怕孩子吃东西嚼不碎,天天吃流食;水果更是打成汁、切成块。由于后天的阻隔,幼儿先天具有的本领被一次次的不可以,不能、不行拒绝,从而丧失了感、触的机会,身体机能得不到发展,因此出现了这样一批“特殊幼儿”。
当特殊幼儿走进幼儿园的大门,开始他们的集体生活时,不同的问题就会暴露出来,不会坐板凳、吃饭挑食、乱跑、注意力不集中、活动中不会听指令等等,久而久之就成了老师、家长口中的皮孩子。但是揭开皮孩子的面纱,我们会看到层层面纱下隐藏的本质,暴露的问题。在责任的驱使下,老师探索出多种针对性的日常行为矫正方法,针对幼儿的特殊需要,创设感统模拟区,改善幼儿触觉发育不良、情绪控制难、专注力差等一系列问题。
一、以“刺”为基,唤醒触觉皮肤
触觉不良的幼儿往往害怕拥挤,拒绝排队,不喜欢与人拉手,总是在在队伍的最后面;胆小,害羞,缺乏自信,很少会主动与人交流;常拒绝理发、洗头或洗脸;挑食偏食,吃东西细嚼慢咽,而且特别慢。我们班有一名小女生语言发展比较慢,吐字不清晰,而且特别不喜欢站队,每次站队都在队伍的最后面,及时把她拉到前面来,她也是自己想办法溜到最后面去,而且从来不喜欢与别人拉手。幼儿出现的这些现象,都明显地暴露出感统方面出现的问题。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
本着因材施教的目标,我对孩子进行了一系列的个别干预。区域活动的时候鼓励幼儿在区域里剥玉米粒、戴面纱表演小魔仙的游戏、玩大龙球按钉钉板等,给予孩子全身的触觉刺激,唤醒幼儿的触觉皮肤。
户外游戏时,带着孩子赤脚走石子路,开始孩子非常抵触,石子路踩下去特别难受,我就鼓励孩子循序渐进的完成,开始我们走5只小脚丫的长度,慢慢地走过小木桥,再后来走到水池水车旁;经过近一个月的赤脚走路,幼儿对石子路不再抵触,慢慢也带着其他的孩子玩起了赤脚走路的游戏,就这样我们赤脚走石子路成为了班级的一个活动,幼儿乐此不彼,而且能够让幼儿在享受自然的同时,获得触觉的刺激,提高幼儿的触觉水平。
在经历了近半年的有意识触觉干预之后,孩子慢慢地能与别人拉手了,在活动时也不自己躲在一边了,而且能够主动与教师交流自己身边发生的事了。
以“动”制动,“序”以发展
班里有三四个小男生,常常不守秩序,用时髦的话说特别有个性,集体教学活动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状况,跪在板凳上,跑到区角里,更甚至在站队的过程中,自己跑到院子里。幼儿的我行我素,让带班教师特别苦恼,整天提心吊胆,生怕孩子在某个地方磕伤碰伤。
这几名幼儿的情况表现出来的是前庭觉发育不是很好多造成的,针对幼儿的情况我们发明了一些以“动”制动的方法,简单一点说就是让孩子通过动来牵制其他不良行为的发生。,逐渐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秩序感。
旋转陀螺改善幼儿前庭发展,旋转陀螺是在带孩子户外拓展的时候发明的一个游戏,幼儿特别喜欢。就是幼儿以自身为中心进行顺逆时针的旋转练习,以此来激发幼儿旋转的兴趣,刺激前庭。每天进行的时间不固定,幼儿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时间大约30-50分钟。
线上小士兵,发展幼儿平衡能力。平衡能力有很大一部分幼儿是比较差的,所以线上小士兵适合于大部分的平衡能力较差的幼儿,我们是以幼儿园的跑道线为起始点,通过旋转、蹲起,头顶物等多个动作辅助完成,由地面逐渐过度到有一定高度的平衡凳上,班里的几名个性小男孩一般都是我们活动的带领着,让他们在运动中解决发育过程中出现的失衡状况。
推地雷提高幼儿颈部及肘部力量,促进身体的协调发展。推地雷其实就是幼儿一个趴地推球的游戏,这是幼儿特别喜欢的,有时候几个小男生一起通过比赛的形式完成,幼儿兴趣特别浓厚。这个游戏是在日常拍球过程中孩子们发明的。班里这几个小男生特别不喜欢拍球,当班里所有的小朋友拍球的时候,他们不是在人群中穿来穿去,就是满院子跑,突然有一天他们趴在地上,相互滚球玩,坚持了很久。我通过咨询专业人员了解到这个游戏可以刺激幼儿颈部肘部的力量,于是就让孩子们取个名字,以后可以经常玩一玩,孩子们就去了推地雷这样的名称。在兴趣的驱使下,孩子们对球不抵触了,有时一天能完成几百个,最终对拍球也不是很抵触了。
爱动是我们所说的“特殊幼儿”的典型特点,我们的方法就是让孩子始终有事干,让孩子在动的状态中逐步调整自己,慢慢内化于心,逐渐向秩序化发展。
“静”以养心,专“注”提升
专注力不够好,又是这些 小朋友的又一个特征。培养幼儿的专注力首先得让孩子静下来。我们几个孩子对某一种活动有着独特的兴趣,有的喜欢画画,有的喜欢拼装积木。当然也有的小朋友什么也不喜欢干,3分钟热度,坚持不下来。于是区域里的游戏沙盘就成了孩子最热衷的玩具,我们沙盘里是孩子们用彩泥捏的各种各样的动物、人物、植物等,也有我们捡来的树叶、树枝等,他们能够30-40分钟不离开这里,做出不同的造型。我们通过孩子们的建构可以大致了解孩子们的心理活动,从而进行进一步的指导。当然更多的是孩子在玩的过程中,触感、想象力等得到提高,其专注力也在提升。
四、日常“自主”,自理自立
当孩子的感统出现失调状态的时候,其自理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因此我们班级通过推行一系列幼儿自主活动,推动幼儿自理能力的发展,逐渐实现幼儿独立完成自己的事情。
以自主进餐为例,幼儿用餐过程中存在挑食、卫生习惯差、进餐吵闹等问题,于是我班进行了“自主自助”的用餐活动实践。对特殊幼儿用餐的有序性、主动性等内容进行了探索,并通过环境的创设、进餐过程激励措施、习惯的养成以及自理互助能力的培养等有效方法,让幼儿的自理能力得到了提高。通过让几名自理能力比较差的幼儿进行分餐、擦桌子、收碗等活动,孩子有了责任意识,挑食的习惯得到了改善,从等着喂,要我吃,满身汤汁,到自己吃,自清洁,收碗勺等转变,让我们看到了激发孩子自主的参与意识,对于特殊幼儿的矫正是特别关键的一环。
五、师“引”理论,家园齐动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参与,教师是引导者,家长更是参与者维护者,只有家园形成合力,孩子的行为才能得到更好的指导,其各方面的发展才能更加均衡,因此家园良性互动也是推动孩子健康发展的有效方法。
幼儿的成长就像一次冒险旅行,在成长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状况,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耐心细致地帮助幼儿度过成长过程中的每一道坎,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资料:周兢主编《学前特殊儿童教育》2016版年5月第1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