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楚州中学 223200
摘要:现如今,在新课改推进之下,教育机制全面改革创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也使得高中体育教学被再次重视起来。高中生课业繁重,学习压力大,体育锻炼更成为了学生纾解压力的合理方式之一。因此,高中体育教学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必不可少。本文就新课改下高中体育教学的思路与方法创新进行探讨,望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体育;思路与方法
引言:当代的素质教育,是以学生身心健康为基本的双重教育,让学生在形成健全人格、提升自身素质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学习能力。在新课改实施过程中,高中体育教学已初具成效,但仍然存在现有教学与新的理念无法融合的现象,这就需要体育教师对现有教学进行创新。体育教师要在实际课程当中,改变策略,让每个学生都能完全参与到课堂当中,体验到体育课堂的乐趣,从而达到教学与锻炼相结合的目的。
新课改下高中体育教学思路的创新策略
高中是学生学习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升学的最关键阶段,大多数教师都会忽视体育课堂对于学生的重要意义,占用体育课的时间去完成其他学科知识传授。高中体育教学思路的不完善,也导致了高中学校里相关领导对于体育课程的不关注,因此,高中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不仅需要班主任具备良好的体育教学意识,需要校方领导的重点关注,更需要体育老师根据新课改的指导方向,将课堂形式进行创新改良,明确教学目标,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
“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
由于个人身体素质、健康情况、体育常识的掌握等方面各不相同,学生在进行体育课程的学习效果也会各有差异。教师要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意识到这种差异的存在,遵循“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为每位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使他们在体育课程中找到乐趣,为完成目标产生巨大的成就感[1]。
“与时俱进”的指导思想
高中体育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意识到指导思想要“与时俱进”,教学方向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改变,摒弃传统的思维模式,根据目前社会上对体育人才的需求进行相应活动的训练,不再单一地进行跑步、跳绳等运动,尝试一些新的教学内容,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提高实效性。
新课改下高中体育教学方法的创新策略
如今的高中体育课堂大多生硬刻板,教师在实施教学活动时,还是会采用“理论灌输—教师动作示范—学生自由练习”的教学模式,教师单方面的讲解使得学生失去学习热情,降低了学习的积极性。在新课改下,教师要进行课堂模式创新,借助先进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体育学习进行指导,如游戏任务法、分组练习法、情境教学等,来实现课堂效率的提升,为学生创建优质的体育课堂[2]。
教学模式的创新
新颖的教学模式是创新体育教学方法的基础。以新课改为基准的教学方向,应该充分体现在对高中生的新要求上,充分发挥高中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浓厚兴趣,进而使得高中生形成良好的锻炼意识,具备强健的体魄。由此可见,高中体育课堂须具备轻松的课堂氛围,教师以积极的态度开展教学,学生在教师的影响之下意识到科学锻炼的重要性,从而产生学习的积极性。体育教师要以身作则,对学生产生正向的影响,在帮助学生放松身心、强身健体的同时,引导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教育方式的创新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新课改之下的体育教学也应该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进行教育方式的创新,如在指导学生进行接力比赛的过程当中,可以运用媒体设备播放鼓舞人心的音乐,增加学生在运动中的动力和热情;在受外在因素无法进行室外活动时,运用多媒体教学,带领学生看一部传扬体育精神的励志电影,培养其体育素养的形成。合理运用科学设备能够将抽象枯燥的知识理念变得具象,可以让高中生可以更好地吸收知识重点,很大程度上提升课堂质量[3]。
教学平台的创新
合理的体育锻炼能够帮助学生缓解紧张的神经,疲劳的身心,进一步提升学习效率。新课改背景下,体育课程教学平台也应当进行创新,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引入微课线上教育平台,这种平台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入手,使得体育教学更加深入人心。遵循体育课堂也能够在线上进行课堂创新的思想,不断地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体育教学的正向改革,是当今教育发展的首要任务。在新课改背景之下的高中体育教学,应该对文化教育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合理的处理体育教育与文化教育之间的关系,改变思维模式,创新教学方式会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良好身体素质的养成。引导其重视体育教育,做到劳逸结合,能够更好地帮助高中生度过人生中的关键时期,激发其对体育课堂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使其成为身心得以全面发展的新时代模范。
参考文献
[1]田穗,刘林生. 探究高校体育创新教育实施路径[J]. 智库时代,2019(45):70+77.
[2]胡秉娇,晁岳刚,孟焕,陈磊,黄春艳. “健康中国”视域下青少年体育创新发展研究[J]. 青少年体育,2019(09):106-107+101.
[3]刘少辉. 新课改下中学体育创新教学探究[J]. 西部素质教育,2017,3(02):221.